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饮食也是其中非常明显的一个剧情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将通过解读剧中的一些片段,了解一下当时的饮食文化。

由于剧中有关饮食的素材较多,故将分为几个篇章进行介绍。

一、八阿哥府上的冰镇西瓜

雍正王朝吃白面(漫谈剧中的饮食文化)(1)

话说胤禛、十三阿哥在江南冒着酷暑筹款赈灾的时候,八爷党几个成员却在八爷府上悠哉地吃着冰镇西瓜。

或许不少读者会产生疑问,那个年代尚且没有冰箱等制冷设备,何以在炎热的夏天获得冰块。

其实,这还要源自于今天早已经销声匿迹的一个行业——采冰业。

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在使用冰块消暑降温、冷藏保鲜。

为了满足对冰块的需求使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采冰业这个行当。

在寒冬腊月,会有专人在冻结的河流湖泊中,将冰块采集来,并收存在特制的冰窖中,冰窖一般是设在地下。到了夏天,这些冰块就可以取来使用。

到了清代,采冰这个行业更是上升到了政府层面,专门由工部的都水司负责。

除了冬天采集冰块之外,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发明了用硝石制冰的化学方法。

原来,古代的匠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偶然间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于是硝石制冰也成为了古代制冰的常用手段。

不过,无论是冬天冰块的采集、保存,还是硝石制冰,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很高。故炎热的夏天,冰块是只有皇室、官员、富商才能享用得起。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有了这些天然冰块的供应,像八阿哥这些王室贵族,自然可以在炎热的夏天享受各种冰镇的食物。

这个片段中有个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那就是八阿哥并没有触碰摆在面前的冰镇西瓜,只是招呼老九、老十尽情享用。

为什么呢?

在后面剧情中,八阿哥和胤禛对话时候,道出了原委:原来八阿哥长期患有胃病。

有胃病的人,是比较忌讳冷的食物的。

所以,在面对冰镇西瓜的时候,八阿哥是欲拿又止。

剧中的这个剧情处理可谓细致入微。

二、康熙所说“桂顺斋”的萨其玛

剧中康熙和太子胤礽以及上书房几位大臣聊天时候,无意中提到一种美食,那就是天津桂顺斋进贡朝廷的点心:萨其玛。

康熙称这是用真狗奶子加蜂蜜制作而成,比宫廷里的更好吃。

那么,桂顺斋的萨其玛有什么来历呢?

首先,咱们来科普一下“桂顺斋”这个字号。

雍正王朝吃白面(漫谈剧中的饮食文化)(2)

根据笔者所查阅的资料,天津的“桂顺斋”糕点字号始创于1924年,到今天也不到100年历史。也就是说,在康熙年间,是不可能有“桂顺斋”字号的萨其玛。

因此,这明显是剧中的一个硬伤。

不过,不排除电视剧的主创人员为了宣传、弘扬国内这些具有一定年份的老字号,因此在剧中植入了这个“桂顺斋”字号。

那么,康熙所说的制作萨其玛所用的“真狗奶子”又是什么食材呢?

关于这个食材,笔者曾经查阅了一些资料,对于“真狗奶子”大体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指枸杞。

“狗奶子”是民间人们对枸杞的俗称。

在制作萨其玛的时候,其外表通常会用葡萄干进行点缀,很少用枸杞。因为枸杞要比葡萄干珍贵得多。故而康熙称“真狗奶子”制作的萨其玛比常规萨其玛好吃,

二种是指产自东北的一种名为蓝靛果的小甜果,因其外形而得名“狗奶子”。

雍正王朝吃白面(漫谈剧中的饮食文化)(3)

蓝靛果主要产自东北长白山地区,味道甘甜,当地人经常食用它,或者用于糕点的制作。

萨其玛原本就是满族特有的一种糕点,因此使用产自关外的蓝靛果制作,会更显其正宗、地道。

三、佟国维所说的“奶子”

雍正王朝吃白面(漫谈剧中的饮食文化)(4)

在议举新太子期间,上书房首辅大臣为了拉拢张廷玉,曾经亲手端了一碗被他称之为“奶子”的饮品,劝张廷玉也来一碗。

结果,被张廷玉以喝不惯那个味道为由,礼貌地拒绝了。

那么,佟国维所说的“奶子”究竟是什么饮品呢?

佟国维所说的“奶子”,全称是“奶子茶”,是一种满族的传统茶饮,是在煮好的茶水中,加入牛奶、羊奶或者马奶,调制而成。为了增加其口感,里面还会加入糖或者盐。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煮好的茶水中,加入牛奶,再放点盐后,会是一种什么味道。

也难怪张廷玉会果断推辞,说“喝不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