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洗稿原创文案是什么意思洗稿还标榜原创度?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洗稿原创文案是什么意思?洗稿还标榜原创度

洗稿原创文案是什么意思洗稿还标榜原创度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

记者调查发现,饱受诟病的“洗稿”生意链目前在市面上依然大量存在,“人工 机器”的双轨“洗稿”模式,使诸多原创文章被“拆解拿走”。而部分商家还明目张胆地声称,原创度可达80%。(据1月13日澎湃新闻)

所谓“洗稿”,是自媒体平台上常见的一种剽窃行为。将别人原创的文章拿过来,调整文字顺序,删减替换个别词语,逃避平台的机器审查,标上自己的“原创”,就开始大喇喇地圈流量赚钱。自从有了自媒体平台,自从写字创作开始直接与流量和钱挂钩,“洗稿”这门生意就一直有,而且越来越红火。看上去,这么洗了一遍,好像比起全盘抄袭,还算是付出了点劳动量。但如此投机取巧,偷偷摸摸,让被偷窃者维权更加困难,其实比照抄更加恶心和无耻。

很多辛辛苦苦写原创稿的人,都被“洗稿”所困扰,但由于认定难,维权难,只能徒叹奈何。2018年,微信大V六神磊磊曾曝光周冲公众号对其作品《郭襄与张三丰:你的风陵渡,我的铁罗汉》一文进行“洗稿”,引发轩然大波,最终因缺乏相应的法律界定,平台无法认定“洗稿”,无果而终。之后,“洗稿”在自媒体平台越来越盛行,严重污染创作风气,并且形成了生产链。从前,或许还需要手动改稿,现在已经直接软件洗稿了,不少所谓的工作室,公开招募写手,培训“洗稿”技巧,机器 人工规避平台“查重”,将精确到百分比的原创度作为卖点,以精准剽窃逃过审核为荣,将“无耻”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毫无疑问,最深受“洗稿”之害的,当然是老老实实码字的原创者,自己付出心血写出来的作品,被人改头换面,当成敛财工具,该有多么冤屈和心痛,创作的尊严受到打击,经济权益也实实在在地受到损害。但是,除了原作者外,平台和读者也并不能置身事外,如果任由“洗稿”这种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持续侵蚀原创内容,平台的创作生态会持续恶化,久而久之,优秀的创作者灰了心,读者也难以再阅读到优质好看的作品了。这也是为什么,“剑网2018”专项行动中就明确将“自媒体通过‘洗稿’方式抄袭剽窃、篡改删减原创作品的侵权行为”列入整治范畴中。

“洗稿”成为顽疾,病灶其实很清楚,就是量太大,认定难,即便认定了,违法成本也很低。所以大家才会将希望寄托在今年6月将实施的新《著作权法》上,希望“提高法定赔偿额”和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够对各种显性、隐性的抄袭侵权行为,予以震慑。但纸上的法律再严厉,也必须要有严格的执法,才能发挥效力。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加大力度,降低原创作者的维权成本,震慑“洗稿”者的嚣张气焰。

而在日常的监管上,平台需要切实负起责任,不能因为拿到兜里都是流量,就对“洗稿”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既然洗稿能用软件 人工,识别为什么不能技术升级,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能不能摘除行业毒瘤,其实就看平台的决心,很多时候,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打击“洗稿”的无耻行径,舆论也是重要的武器。此前,在百位编剧联名抵制抄袭者之后,郭敬明、于正相继为多年前的抄袭行为道歉,可见,大力弘扬正气,才能驱散歪风。从事自媒体创作,有志于以优质原创赢得受众的人们,可以联合起来,形成行业自律规范,唾弃并抵制所有抄袭、“洗稿”的行为,扭转“流量至上”的错误观念。既是为自己争取更规范清净的创作环境,也是为行业葆有持续进步的正向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