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我们发现,从以蝌蚪为中心的图腾及性器官奇特地混杂的称呼情况看,居住在诸暨地域的古越部落,创造了相对合理的蝌蚪图腾在百越文化中处于相对核心的地位,也贯穿和突显了华夏民族创世神话中,从盘古开天到女娲造人的主流传说,源自其国土中的江淮“田鸡”是超级无敌的母亲,“蝌蚪”是生生不息的后代,这个人类原始而自然的原创,在不知不觉中升华为女娲祟拜这与古籍中所记诸稽古帝曾是吴越、百越、秦楚、汉韩、历寒、徐和、九黎、三苗、陶唐与有虞等古国巨族既华夏百姓的发源地是一致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良渚遗址和夏朝文明?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良渚遗址和夏朝文明(诸稽国创造的原始崇拜)

良渚遗址和夏朝文明

本文摘要:

我们发现,从以蝌蚪为中心的图腾及性器官奇特地混杂的称呼情况看,居住在诸暨地域的古越部落,创造了相对合理的蝌蚪图腾在百越文化中处于相对核心的地位,也贯穿和突显了华夏民族创世神话中,从盘古开天到女娲造人的主流传说,源自其国土中的江淮。“田鸡”是超级无敌的母亲,“蝌蚪”是生生不息的后代,这个人类原始而自然的原创,在不知不觉中升华为女娲祟拜。这与古籍中所记诸稽古帝曾是吴越、百越、秦楚、汉韩、历寒、徐和、九黎、三苗、陶唐与有虞等古国巨族既华夏百姓的发源地是一致的。

这个看上去很单薄很平易的线索,实际上已排他性地证明了:以良渚既诸暨为中心的炎帝诸稽国与有虞氏陶唐国,是华夏民族史前文明阶段不可否认的超级中心。既没有良渚这种5000年以上文明遗址的主证、又没有“诸稽”这种史前华夏主流帝王的氏源,更无“田鸡”这种能关联到国母女娲的图腾等证据体系凝结在一城的“中原起源说”与“文明西来说”,还想继续以华夏主流或国族源头的论述来自诩的企图,其苍白和仓促是显而易见的。希望不要能惊全世界的声音,还是喚不醒那个装睡的人。

一、“良渚、诸稽与诸暨”义函的国别、时序与出处

良渚是诸稽国的首都,诸稽曾有别名诸暨、疏虏、暨阳、诸全州等,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西濒浦江。这个诸稽古国的首都就是2019年7月5日成功在联合国入遗的良渚古城。诸稽古国与古域中又有会稽、余暨、余杭(良渚)和余姚等重要城邦与村镇。诸稽国的有效国土,曾缘及今苏浙皖、沪闽粤、赣湘鄂全部或大部地区。诸稽国后期将首都迁离良渚后,曾长期以临淮的扶桑为都,影响又兼及豫晋陕等地。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复国的根据地,秦王政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以诸暨为代表的史前大会稽地区,既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宁绍-杭嘉湖平源最早的文明之源,更是人类早期最大的城市,与同时期史前文明最为发达的国家。2019年7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3届年会,以良渚与环太湖为文明核心,以会稽郡与古扬州为国土范畴的良渚诸稽国,以5300年的绝对值为最早时间,确认良渚城是一个早期国家的圣城与首都。

1、良渚:诸稽国、诸暨邑与会稽郡”的圣城

诸稽既诸暨加会稽,其中诸稽比诸暨大很多,诸稽比诸暨早很多,会稽是诸稽与诸暨所有遗产遗址的核心。诸稽的得名,相传因上古神农氏(距今约7000年前-5000年前)末帝的大臣诸稽,食采于此,遂以诸稽名其地。由于事涉“诸稽、会稽与诸暨”义函的出处和先后,“诸暨”与“诸稽”仍有区别是显然的。历史上,诸稽封炎帝方国在先,诸暨为越国之都随后,会稽为二者之遗址之所最晚。

江琦波《诸暨地名的历史文化解读》说:关于“诸暨”的由来因时代久远而众说纷纭,仅《诸暨县志》就载有多种说法,据《诸暨县志》载,诸暨名称的由来以“诸山暨浦”说及“诸侯毕及”说 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诸暨封邑”说似较合理。诸稽是上古时人祝融之后,史载祝融之后封有八姓,其中封为彭姓者有诸稽大彭及豕韦各建为国。诸稽受封于浙,建立了诸稽国,但因诸稽“僻居夷狄,故莫之数矣”。

乾隆年间《诸暨县志》 载:“诸暨者,诸暨国之地也”。宋《路史》将诸暨载入《国名记》中。以上“二国”,实为《国语/吴语疏》“诸稽之裔,以国为民”之误。清代诸稽籍考据学家郭凤沼认为“诸暨”即“诸稽”,暨、稽声近,同音假借。“暨”姓出自帝颛顼曾孙吴回之子陆终六子中的第三子篯铿的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刘廷阳《良渚文化玉琮纹饰刍议》认为:良渚玉琮上的图腾就是蟾蜍或蛙,也就是诸稽所映示的“田鸡”。这就明确指出了诸稽国的图腾文化来自女娲文化。女娲文化源于原始母系社会女性崇拜观念的遗传,宣扬了多子多福与传宗接代等人类最原始的天地之间以人为大的朴素思想。女娲的称号有娲皇、灵娲、帝娲、风皇、女阴、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阴皇、阴帝、帝女等, 史记女娲氏,其后有风、凤、女等姓,是古代传说中的大地之母 。

诸暨的前身,是江南女娲后代所建的王国,其国的文字“蝌蚪文”也叫“鸟虫书”,就是江南先民早于甲骨文的文字,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中多处出现。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一个高达128 米的陡壁上,很久前就被发现有人工锲凿的日纹、虫纹和蝌蚪文。传说是大禹治水留下的记录,专家认为此蝌蚪文是一种象形文字。

洪荒之世,史前诸部大抵都有蛙类崇拜的影子。诸夏先祖的女娲信仰,最初便源于蛙崇拜。“圭”、“娲”上古音近,而“蛙”和“娲”在当代汉语中仍同音。同时,古人以三足乌为日之精,兔子、蛤蟆是月之精。俨俨然连图腾的专利权都已进入了极端保护,诸夏内外的蛙类崇拜故此秩序井然。

从《旧约》所载的那场匪夷所思的蛙灾之中,可以一窥埃及宗教中的蛙之女神荷奎特的痕迹。大致来看,各部族所传颂的蛙神大致都是女性形象,其执掌不外乎多子、丰产一类,或许这和蟾蜍大腹便便的样子不无关系。春风甫起,江河池沼中便布满这种幽雅的小生灵。对先祖来说,蛙类崇拜所寄托的,大抵是人类自身存续的朴素愿望吧。

据《中国地名辞源》载“诸暨市,越语地名,‘诸’意为‘主’、‘王’,‘暨’意为‘蝌蚪’,合起来意即‘蛙主’,或‘蝌蚪之王’,“蛙主与蝌蚪”是古越人的江南方国的帝王或国君的图腾。江南人所说的“田鸡”,就是“蟾蜍或蛙”。已存诸暨最早文字形式是春秋青铜器铭文中的“者旨”两字,笔画之增损也;诸暨之于诸稽,文字之通假也。另,据《中国地名辞源》载“诸暨市,越语地名,‘诸’意为‘主’、‘王’,‘暨’意为‘蝌蚪’,合起来意即‘蛙主’,或‘蝌蚪之王’,反映了古越人的一种图腾崇拜,得名于古越人的部落名称”。也是古越人的江南方国的帝王或国君的图腾。

2、仙居蝌蚪文,华夏早期的神秘文字

诸暨的前身,是江南女娲后代所建的王国,其国的文字“蝌蚪文”也叫“鸟虫书”,就是江南先民早于甲骨文的文字,在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等遗址中多处出现。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一个高达128 米的陡壁上,1500年前前就被发现有人工锲凿的日纹、虫纹和蝌蚪文。传说是大禹治水留下的记录,专家认为此蝌蚪文是一种象形文字。

洪荒之世,史前诸部大抵都有蛙类崇拜的影子。诸夏先祖的女娲信仰,最初便源于蛙崇拜与性崇拜。“圭”、“娲”上古音近,而“蛙”和“娲”在当代汉语中仍同音。同时,古人以三足乌为日之精,兔子、蛤蟆是月之精的思路,俨俨然连图腾的专利权都已进入了极端保护,诸夏内外的蛙类崇拜故此秩序井然。

从《旧约》所载的那场匪夷所思的蛙灾之中,可以一窥埃及宗教中的蛙之女神荷奎特的痕迹。大致来看,各部族所传颂的蛙神大致都是女性形象,其执掌不外乎多子、丰产一类,或许这和蟾蜍大腹便便的样子不无关系。春风甫起,江河池沼中便布满这种幽雅的小生灵。对先祖来说,蛙类崇拜所寄托的,大抵是人类自身存续的朴素愿望吧。

神农氏因嘉禾而造“穗书”,少昊氏作“鸾凤书”,黄帝(十一代,约)见卿云而作“云书”,高阳氏作“蝌蚪文”,高辛氏作“仙人书”等等。最著名的是仓颉造字,《淮南子·本经训》里记载“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的是仓颉书是最晚的,前面的鬼神书等才会吃醋到嗥啕大哭。蝌蚪文,也叫“蝌蚪书”、“蝌蚪篆”和“鸟虫书”,为史前至今江南与华南书体的一种,因头粗尾细形似蝌蚪而得名。

蝌蚪名称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指是先秦时期的古文。这些文字都属于古文。古文,是上古时代或史前时代的文字,也是古代南方的劳动人民陆续造成的古文字的总称。所谓鸟虫书就是在字的笔画中常有虫、鱼、鸟等动物的触角、鱼头、翅膀、鸟头之类等附件。鸟虫书曾是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前中国古文字中的六书(即六种字体)之一,被用来写在传达命令的旗帜上,由于笔画复杂,难于模仿,所以有保密的作用。汉代以后,鸟虫书主要出现在印章中,好象己变成了十足的美术字了。

蝌蚪文

蝌蚪文由于其头粗尾细形似蝌蚪而得名,并且是鸟虫书的一种,公元281年(西晋太康二年),河南省汲县一个叫“不准”的人盗掘战国时期卫国襄王室的一座墓地中出土的几十车用竹简写成的汲冢家书中,著名的《穆天子传》就是用蝌蚪文写成的,这说明蝌蚪文并非只是一种美术字,它曾经是一种同小篆、隶书一样功能的文字,因其造字年代的过于久远,且其读写方式似乎还蕴含着太多使今人难以释读的曲折和奥妙。本文认为:“蛙主与蝌蚪”是古越人的江南方国的帝王或国君的图腾。

从“蛙主”,或“蝌蚪之王”所造的文字就是“蝌蚪文”的逻辑言,我们认为:不能只因为由于不同学科间壁垒的隔阂,使蝌蚪王国的蝌蚪文在悬崖绝壁上的遗世之作,变奏成天方夜潭的怪论。他们也许并非想否认或无力否认蝌蚪之王和诸稽国君的存在,但他们真的会在这种一不留神的游戏中毁了自己的学养与造诣。神秘蝌蚪文,出现在蛙主或蛙王的帝国,彰显的是对女娲文化既西王母文化、九尾狐文化既西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样一说,其他人也就无秘可神了。

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已发现神秘的、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号共八种。既为《仓颉书》、《夏禹书》、贵州的“红岩天书”、“夜郎天书”、四川出土的“巴蜀符号”、云南发现的“东巴文字”、南岳衡山的《岣嵝碑》文和浙江仙居的蝌蚪文。除了这8种文字之外,研究人员还陆续发现了四川凉山地区的沙巴文,湘西地区的女书等神秘文字。贵州与云南一带的远古文字中,在学界被认可被入典的只少有爨文体系中的彝文,彝文又称“韪书”、“倮倮文”、“夷文"等爨文分支。

在上述十处神秘的史前文字中,从发现的时代看,仙居的蝌蚪文最早,在南朝孙说著的我国第一部地方志《临海记》中就称韦羌山“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二十四史中的《宋书·州郡志》亦称“天姥山(韦羌山别名)与括苍山相连,石壁上有刊字科斗形,高不可识”。在这十处神秘的史前文字中,以释读难度论,亦惟此蝌蚪文为最。其它九种文字或存于书,或现于出土器物,或写于木石,或刻于石碑,或镌于石壁,均属有目共睹之字。而惟独蝌蚪文扑朔迷离,至今还未见其篆文摹本。

《蛮书·名类篇》。书中说,西爨为白蛮,东爨为乌蛮,即今天的彝族。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诸葛亮平南中(相当于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云南、贵州两省),“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晏、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由此可知,“爨”原是当时的一种大姓。“爨”由姓氏变为族名,最早见于樊绰的《天启滇志》卷三十《爨夷条》:“有夷经,皆爨字,状类蝌蚪”。《蛮书·名类篇》。书中说,西爨为白蛮,东爨为乌蛮,即今天的彝族。

据统计,现仍流传和广泛遗存的彝文文献载体形制主要有岩书、布书、皮书、纸书、瓦书、木犊、竹简、骨刻、木刻、金石铭刻、印肇等,其中以云南红河州3000多年前以二进制图符组成的彝文岩书、西汉时代的云南昭通彝文铜印(堂琅印)、蜀汉时期的贵州“妥阿哲纪功碑”、南宋开庆己午年(公元1259年1的“拦龙河碑纪”等尤为知名。今天,全世界的诺苏彝人约有170多万人。西汉时期,诺苏彝人一部分便已经“耕田有邑聚”,也有一部分过着"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的游牧生活。

2006年,在广西自治区平果县马头镇那厘社区甘桑屯发现了石刻古文字,经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初步认定,甘桑石刻文是古骆越人的刻画文。经过碳十四测定,甘桑石刻文的历史长达3600多年。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世人,吸引了国内外考证家纷至沓来。2012年2月,经自治区文物局批准,由自治区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主持,百色市右江民族博物馆、平果县博物馆协助,共同对甘桑石刻字符遗址进行试掘。经过三年多的科学发掘,出土大量各个朝代的陶瓷器残片,少量的夹砂绳纹陶片、斜刃石锛、穿孔蚌器、铜钱等遗物。

3、如果神秘蝌蚪文,没有出现在蛙主帝国就无秘可神了

原始岩画组合画面中的彝文岩书(状类蝌蚪),和良渚与三星堆二进制、宜意译与直译的主流图符文字同源,我们至今仍不能确定,史学界与考古界一帮人到处宣布说良渚与三星堆没文字所言为何。他们真的不知道一个会绕弯很烧脑的二进制文字究竟是怎样的衍源与来历吗?以他们在国际级平台与国家级团队的视野,他们真的不知道良渚和三星堆皆有文字吗?以上综述的十多种图符、图腾既国文等三位一体或更高维一体的可看图说事的可读可解的文字言,中国的文字在4000多年前的初始版《山海经》中即已出现。

据《万历志》和《光绪志》载:东晋义熙年间,一位姓周的廷尉曾“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以后郡守阮录和北宋县令陈襄亦“携众以观”,终因崖高路险.“云雨晦瞑”,未得结果,扫兴而归。陈襄还留待感叹道:“去年曾览韦羌图,云有仙人古篆书。干尺石岩无路到.不知蝌蚪字何如”。总之,莫奈其何。也许,还是那句牛人的名言透出真相:“你大吼一声可以惊动全世界,但是你偏喚不醒在你身边装睡的人”。

根据1985年和1994年由当地文管部门拍到的照片看,蝌蚪崖崖面平整如削,长约40米,宽约50米,成极规则的长方形,面积近2000 平方米。绝壁的崖面石质坚硬,布满了一个个凸出的半球,半球高出崖壁平面约5厘米,直径7—12厘米不等。在每个半球边缘,均有一条约2厘米深的圆形小沟。半球之间相隔约15厘米,纵横排列有序、似有日、月、虫纹及海洋生物图案的痕迹。

探险结果披露报端后.国内外学者引起很大兴趣。但结论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这是少数民族古畲族留下的文字;有的把它与9000年前生活在仙居的下汤人联系起来,认为是先民的遗迹;当地老百姓一直相传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有的则持否定态度.认为蝌蚪文根本不存在.是子虚乌有的事。

学者何振明认为:严格地说,蝌蚪文是去卢文(前身)的一种变体,是当时记载以天文学为主的自然科学的一种笔记文字。蝌蚪文或去卢文都源于甲骨文,它们是甲骨文的分支或源头。周文王时候,甲骨文被转换为许多种文字,其中包括去卢文、蝌蚪文,并流传到民间,转换文字的目的就是想使甲骨文中包含的信息更好地保存下去。

佉卢文字大约和印度的婆罗米文字的出现时间相近,但婆罗米文字在印度和东南亚的许多文字中派生,而佉卢文没有什么后继文字,或者只是被婆罗米文字取代。通过丝绸之路向中亚和中国西部流传。婆罗米文是书体通称,是古印度书写系统之一。婆罗米、又作婆罗迷、梵天书、梵寐书、胡书(?)等术语,“梵书”一词始见于《普曜经》。在中国南方、蒙古、新疆与西藏等地蝌蚪文与鸟虫书的影响下,千百年来,在印度次大陆婆罗米书体不断地传播与衍化,又不断形成若干个亚系与分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品3.2万件(号),其中一级品288件(2014年10月数据)。有丝毛棉麻织物 (包括锦、绮、绫、罗、纱、缦、绢、印染、刺绣等大量汉唐丝织品,毯、毡、绦带、刺绣等古代毛织品),多种文字 (汉文、回鹘文、 佉卢文、吐火罗文、梵文、古和田文、吐蕃文、阿拉伯文、粟特文等) 书写的文书、简牍,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物具有斯基泰文化特征的青铜器。此外,还有部分古生物化石和古尸标本等。其中1980年在罗布泊北铁板河墓葬出土的铁板河女尸,是世界著名的古尸之一。距今3800年,有楼兰美女的雅称。

自从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蝌蚪文字就被禁止流传了,于是西汉时有大批文书被集中到楼兰一带,那些文书里的主要文字就是去卢文或蝌蚪文。被禁止流传的蝌蚪文文书后来陆续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到民间,有的甚至转换成佛教的石窟造像,以哑示语的方式把文书中的信息保存下来,淡竹乡蝌蚪崖上的长方形框也许就是那时候刻上去的,何振明先生的解释尽管闻所未闻,但是毕竟圆满解决了我对淡竹乡蝌蚪崖的疑惑。

4、良渚琮王上剞劂的“神王图腾”就是“田鸡”或“鸡鸡”

刘廷阳《良渚文化玉琮纹饰刍议》认为:良渚玉琮之王上镌刻的“神王图腾”就是“蟾蜍或蛙”,也就是“诸稽”二字所映示的“田鸡”。江南人所说的“田鸡”,就是“蟾蜍或蛙”,而蝌蚪级的“蟾蜍或蛙”就是诸稽(鸡)。在以南京为中心广及整个南京城市带的二十多星江淮城市与更多乡镇,把青蛙叫田鸡早已是世代共识。

古越时期萧山居住越族部落的图腾是“青蛙”,诸暨越族的图腾是“蝌蚪”,而嵊州等广大地域的江南人至今还称“人”为“囊(音)”,这“囊”,也许就是指蝌蚪卵,虽然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直接的资料来证明“囊”就是卵,并且常用来拟人。但是,如上所述,在以南京为中心广及整个南京城市带的二十多个江淮城市与更多乡镇,把“精囊”叫“卵子”也早已是家家同样人人如此的共识。人类所谓的根文化在被中原人讲来讲去七扯八拉了3000年后,还是不得不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返回到5000年前江淮或祖先的裤裆里。

于是,说它就是古越嵊州部落和江淮史前的图腾,确是没有任何争议了。卵→蝌蚪→青蛙→田鸡→鸡鸡(生殖器),如果这些都是远古时期江淮流域古越部落的史前图腾,那么,从浦阳江的下游到上游的史前三角部落区的图腾,正好是青蛙演变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卵(嵊州)→蝌蚪(仙居)→青蛙(诸暨)。

这也是嵊州称“人”为“囊”,仙居发现了人类最早的蝌蚪文,杭州一带有青蛙为图腾的供奉习俗等出处的终极注解。此外,鸡鸡还是华夏族史前先民“祖”字的文书与“祖”先的图腾。这些古越的古俗汇同了以南京为中心的古吴古俗后终于形成了完美的历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的寻根。“诸稽”既“鸡鸡”和“祖先”既“鸡鸡”,无论是在形式逻辑还是在客观真理的层面,都能做到从外表到内里的统一。

据《地名知识》(1985.2)《诸暨古越蝌蚪图腾的文化意义》认为:古越时期诸暨的图腾崇拜是蝌蚪。杭州大学(1952-1998)地理系胡鸿钫说,他在萧山(1964-1965)搞四清时,曾见过当地寺庙里有青蛙供奉在中堂。所谓图腾,西人说源自印第安语,意谓某某家族的远祖亲戚,后指那些不同地域人们认为对自己来源、生存、繁衍起决定作用的对象,比如,祖先或祖神,中国人公认的祖先图腾为龙凤,是全人类图腾学的根。

2015年10月5日《诸暨日报》的《古诸暨的图腾是蝌蚪!居然还和生殖有关》文认为:蝌蚪既然是图腾,那么就必然与部落人本身的繁育、生存等密切相关。在诸暨女性性器官读音为“喔麻”(音),如果以诸暨为中心,向东西扩展,从浙江的西部向东走,从临安、桐庐、萧山、诸暨、绍兴、新昌、天台、临海直至海边的三门,询问一下当地农民蝌蚪方言的读音,可以发现在这广大的古越之地上,蝌蚪与女性生殖器的称呼是具有完全一样的语汇的。

诸暨与绍兴、新昌、嵊州,更为甚者是在有些非典型县市,男女生殖器称呼之间的俗语正好是颠倒的。这种存在于图腾与男女生殖器称呼之间的混杂情况,首先可资说明的是,古越时期诸暨先民对于蝌蚪的图腾崇拜是可信的,因为它直接与赤裸的男女性器官相通,即与人本身的生育相通;其次,这一崇拜及其变形在古越地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浦阳江流域从下游到源地对青蛙不同阶段的崇拜,就可说明当时古越时期百越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着互相但又并非及时和通畅的交流。

我们发现,以蝌蚪为中心的,图腾及性器官奇特地混杂的称呼情况看,居住在诸暨地域的古越部落相对合理的蝌蚪图腾在百越文化中处于相对核心的地位,也贯穿和突显了华夏民族创世神话中,从盘古开天到女娲造人的主流传说,源自其国土中的江淮。甶鸡是超级无敌的母亲,蝌蚪是生生不息的后代。综上所述,与古籍所记诸稽古帝曾是吴越、百越、秦楚、汉韩、历寒、徐和、九黎、三苗、陶唐与有虞等古国巨族的发源地是一致的。

这个看上去很单薄很平易的线索,实际上已排他性地证明了:以良渚既诸暨为中心的炎帝诸稽国与有虞氏陶唐国,是华夏民族史前文明阶段不可否认的超级中心。既没有良渚这种5000年以上文明遗址主证、又没有诸稽这种史前华夏主流帝王氏源,更无甶鸡这种能关联到国母娲的图腾等证据体系凝结在一城的“中原起源说”与“文明西来说”,还想以华夏主流或国族源头的论述来自诩的企图,其苍白和仓促是显而易见的。

二、语言学与民俗学中的“诸稽”既“鸡鸡”

虽然我们在本文的上一段落在“诸稽”既“鸡鸡”和“祖先”既“鸡鸡”的主题上,无论是在形式逻辑还是在客观真理的层面,都能做到从外表到内里的统一。但是,我们同样也不可以忽略,在“诸稽”既“鸡鸡”和“祖先”既“鸡鸡”外,还有更加丰富的称谓,对各种由“诸稽”既“鸡鸡”文化衍伸出来的“次生与“亚系”,多有一些饶有兴味的表达,与充分学术化的演绎。例如良渚与诸稽的“田鸡”,与芜湖和句容的“鸠鸡”还有多学科内在的联系。

在本文中,我们之所以能口气坚定地把会跳的“田鸡”与会飞的“鸠鸡”同框于“鸡鸡”,也是因为江淮民俗和民间戏谑中,“鸡鸡”从来都有“可跳”与“可飞”的涵义。也许,会有对民俗和俚戏不屑的学者,因生疏市井与厘俗的深刻与奥妙,因而欲以难登大堂为名,拒其于历史考证与自由心证的斋堂文化之外。悲夫其忘本崇洋舍本求末之学,在中国是万万难以得到真相,因而他们半个世纪的“考古”,方向方面的成绩比零分还要不及。

据作品《老赵的日记/诸稽与居就》介绍:“17世纪4O年代,沙俄文书官瓦西里·波雅尔科夫在黑龙江流域见到的“居奇尔人”,就是良渚早期的“诸稽”人。尧、舜时期,诸稽和不韦,属于与彭祖(大彭)族群有联盟关系的部落城邦。汉代辽东的居就县境内的室伪(韦)山和室伪(韦)水,和后来的蒲河、蒲石河、婆猪江等地名,均可证彭祖(彭字音转为蒲、婆)、诸稽(音转为居就)、不韦(音转为室伪)集体东移的历史”。

1、蘧蒢亦作“蘧篨”、“蘧除”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1)古代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常清既死,陈尸蘧蒢”。(2)身有残疾不能俯视的人。《国语.晋语》:“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僬侥不可使举,侏儒不可使援,蒙瞍不可使视,嚚瘖不可使言,聋聩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3)谄谀献媚的人。王充《论衡·累害》:“蘧蒢多佞”。(4)本文作者综合认为其亦有氏族特质与姓氏图腾的代言价值:会稽山蘧蒢弹跃(蛙),诸暨河委迤龙行(蛇)。

2、居诸又作居蠩

(1)指日月和阴阳。《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孔颖达疏:“居、诸者,语助也”。(2)《初学记》一‘居蠩’下注引《春秋元命苞》曰:‘月之为言阙也,两设蟾蜍与兔者,阴阳双居,明阳制阴,阴之倚阳。(3)指来往。韩愈《符读书城南》诗:“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4)指蟾蜍,闻一多《诗新台鸿字说》五:“居诸者何?蟾蜍也。(5)指时空。本文综合多方释义曰:历山志国史,良渚人居诸。

3、良渚(诸稽)匊鼁(鸠鹚)句容(具曲),苏浙皖一国之证

(1)詹诸。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匊,鼀、詹诸也。其鸣詹诸。其皮鼀鼀。其行

。释鱼作鼁、蟾蜍。注:鼀,蟾蜍,即“癞蛤蟆”。(2)虾蟆。《考工记》梓人文。脰、项也。郑曰。脰鸣、鼁黾属。按鼃黾与口鼀别而属也。故下文受之以虾蟆。虾蟆、又名“虾蟇”、“妖蟇”、“妖蟆”等。(3)蛙类。青蛙、石蛙、蟾蜍。

本文认为:“匊鼁”或“具曲”的音译,与“鸠鹚”间的差异无几。何况在浙江良渚至江苏句容,再到安徽的芜湖之间,各仅200左右公里,但跨了吴、楚、越三个地方语系,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与差异。

由“匊鼁”至“具曲”的异同等,我们深刻了解到了诸稽国以跨苏浙沪皖三省一市的奥秘:不但是同样的来自女娲,也崇拜与传承着同样的“鸡鸡”,之所以本文能口气肯定地把会跳的“田鸡”与会飞的“鸠鸡”同框于“鸡鸡”,也是因为江淮民俗和民间戏谑中,“鸡鸡”从来都有“可跳”与“可飞”的涵义。

4、蟾蜍又作詹蜍

(1)《 康熙字典》言:蟾蜍,即“癞蛤蟆”。闻一多《诗经通议·邶风》引《易林·渐之睽》曰:“设罟捕鱼,反得詹诸”。(2)《月里蟾蜍》引明·屈大均《梦江南》词说:“有梦花中为蛱蝶,无情月里作蟾蜍,不寄数行书”。(3)《姮娥叛夫》隋·薛道衡《豫章行》诗言“当学织女嫁牵牛,莫作姮娥叛夫婿”。注:“姮”同“嫦”。(4)《有黄枚筮》清·钱谦益《效欧阳詹玩月》诗道:“常仪占侯良漫意,有黄枚筮果是非”。注:“常仪”同“常羲”。

5、蟾蠩,又作詹诸、蟾诸、詹兔

(1)《字汇·言部》载:“诸,詹诸,虾蟆也。詹诸,《尚书大传》卷二:“济中詹诸,孟诸灵龟”。(2)《淮南子·说林训》说:“月照天下,蚀于詹诸”。汉·高诱注:“詹诸,月中虾蟇,食月,故曰食于詹诸”。(3)《文选·〈古诗十九首〉诗一七》讲:“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唐·李善注:“《春秋元命苞》曰:‘月之为言阙也。两说以詹诸与兔,然‘詹’与‘占’同,古字通’”。“诸”与“兔”音近,通。蟾蠩,《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演孔图》言:“蟾蠩,月精也”。

6、蟾诸《尔雅》说:“鼀,蟾诸”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二《虫》之四《蟾蜍》条下释名云:“蟾蜍,《说文》作‘詹诸’。(2)瞻诸,清·朱起凤《辞通》卷三“蟾蜍”条下收有“瞻诸”之异目。(3)《楚辞·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洪兴祖补注:“菟,与兔同。其中顾菟二字,指的便是蟾蜍”。

7、蟾蜍兰,豕首草的别名

(1)《周礼·地官·掌染草》“以春秋敛染草之物” 唐贾公彦疏:“豕首,一名蟾蠩兰,今江东呼豨首,可以煼蚕蛹”。(3)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天名精》(释名)引苏恭曰:“天名精,即活鹿草也。(4)《别录》:一名天蔓菁,南人名为地菘,叶与蔓菁、菘菜相类,故有此名。其味甘辛,故有姜称…香气似兰,故又名蟾蜍兰”。(5)马蔺,又叫马莲、马兰、马兰花、旱蒲、蠡实、荔草、剧草、豕首、三坚、马韭。属于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

8、天名精的别名

(1)麦句姜、豕首、豨首、豨莶虾、蟆蓝、鹤虱、蟾蠩兰。(2)火杴(豨莶的别名)。菊科,多年生草本。根、叶、果实均可入药。(3)《周礼·地官·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汉 郑玄注:“染草,茅搜、橐芦、豕首、紫茢之属”。(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天名精》:“天名精乃天蔓精之讹也。其气如豕彘,故有豕首、彘颅之名”。(5)豕首既猪头。《楚辞·大招》:“豕首纵目,被发鬤只”。王逸注:“豕,猪也;首,头也…言西方有神,其状猪头,从目(纵目)”,即指大彭后豖韦也。

本文作者高度认同诸稽国历史上的称谓,由于受太湖东西、江淮南北和更多徙地方言与写作习惯的影响,其专用名词的变化至少比十种还多,据本文作者与南京同事唐善存总结,除“诸稽、诸暨、居就和居奇尔”外,至少还有“顾菟=鼓造=詹诸=蟾蜍=蝌蚪=蘧篨=居诸=居蠩=匊鼁=活东=帝鸿=泗洪”等。在陈述这些看上去不眼熟听上去不生份的专有名称后,本文作者还专门考证了这些名称的出处与本意。

三、从居蠩(诸稽)到匊鼁(具曲),从太湖的良渚到江淮的扶桑

关于虞代既有虞氏的积年,徐鸿修根据《韩非子·显学》中“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的记述,推断出“虞代积年约在公元前3300~公元前2100年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中国夏代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准此,虞代积年也相应前置为公元前3600~公元前2070年。“虞”系有虞氏的部族族称,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虞字乃由“吴”字所衍。“虞”与“吴”通,为江淮下游与太湖东西流域各白.的地方口音所定为国名。

1、从诸稽-诸暨-会稽,至余暨-余杭-余姚,到当涂-滁县-徐国

1991年7月10日《北京晚报》刊载的佛光文称当年辛末年农历4月26日为炎帝5210年诞辰的载述,这几乎与学术界认证的良渚文明的发端完全吻合。从良渚创世,到大禹立夏的1200多年,从中华姓氏学、氏族世系学与百姓谱牒学的原则计:应为35世多一点,因为炎黄交替时,两帝帝系应该有1-5世是平行交错的。大禹立夏约百年后,始有越之国,此前应该还有“陶唐虞”和“吴”既“虞”的记载。

在越国建立之前,诸暨乃为诸稽国之域。据1941年版《辞海-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载公元前2068年,禹远孙少康封庶子无馀于越,自此始有越国之设。诸暨郭凤沼《诸暨青梅词》云:“诸暨即诸稽,为得其实。盖大彭、豕韦,近在王室,迭为商伯。《路史》于‘高阳氏后’载:‘沂之承有蔇亭,即古暨国,彭姓,其派者为诸暨,有概浦、诸山,隶越’。及商灭诸稽,而夏后氏后并有其地,以至于允常,此实录也”。

诸暨暨诸稽,古称与古域中又有会稽、余暨、余杭(良渚)和余姚等。“余”,“有多、次、其他、无穷”等义函,表示是诸稽国的国土边界在隐约接续和次第加入的状态。而这些国土的中心诸稽的意思,就是“蝌蚪之王”,现在的“余姚”,意为“余暨”的加固与延伸。从而证明了,余暨、仙居、余姚和余杭的史前部族都是以诸暨为中心的。

良,在吴越语系中的释义一般会被认为大;《荀子·非十二子》“其容良”。良鱼,大鱼;良枣,大枣的别名;良器,大器;比喻杰出的人才。良渚,大都。“渚”通“都”。《诗·召南·江有汜》“江有渚”;《传》“水岐成渚”。二典之义融合后可以理解为“汊江间的半岛”或“太湖与长江间的小型水城”。

董楚平认为“余”古音储,而储、涂音近,与除同音。“是知余古音涂”。杭州湾的“余杭、余暨、余姚”是为若木流放的“三涂”或“涂山”。江南左言,“三涂”暨“涂山”。“当涂、滁县、徐国”或为彭祖后世封赐之地。徐国,大彭国之都,从当年的会稽吴兴,后来迁至今江苏的泗洪与盱眙之间,安徽的滁州与当涂左右毗邻之,最终迁徙到朝日韩和通古斯,又通过通斯走向了爱斯基摩与阿拉斯加及以远。也就是说,良渚文化早在数千年就已走向世界。

现在的“余姚”,意为“余暨”的延伸。从而证明了,余暨、仙居、余姚和余杭的史前都是以诸暨为中心的。据《姓考》、《姓氏考略》等的记载:“大彭之后封于暨,子孙因地命氏” 。这里的“大彭”是指篯铿,也就是老彭之族。因其封地在彭,今江苏徐州又名彭城,也就是国祚八百多岁的彭祖。因“概”、“既”、“暨”三字通假,因此彭祖后裔子孙中有概氏、暨氏、既氏和源于余暨、余姚、余杭的夫余氏等。

夫余也称扶余,后来全族大多去了以韩朝二国和我国东北为核心的通古斯各地。余暨、余姚、余杭合称三涂,写作嵞或涂、徐、滁和蜍等,后世多徙于淮河与长江中下游之间的“南巢(巢燧的早期)、顺山(有虞的早期)、古桑(扶桑的早期)、南谯(朝韩的早期)、历阳(大和的早期)、蛾嵋(巴蜀的早期)、棠邑(陶唐的早期)、半汤(殷商的早期)、不周(周稷的早期)与中兾(冀豫的早期)”。

如果说淮河与长江中下游之间的史前文明的爆发期(迄今8300年前-迄今4500年),成型了华夏民族陶唐虞和夏商周的史前格局。那么,江淮流域与太湖地区20000年-11000年的江西万年多处、浙江浦江两处、江苏苏州三山岛等11000年以上,河南舞阳贾湖、湖南湘西多处、浙江萧山跨湖桥、江苏泗洪顺山集、甘肃天水大地湾等8000年以上遗址内的创世先民,则可以被定格为整个华夏民族在远古时代的文明初曙。

而以河南濮阳裴李岗、浙江余姚河姆渡、江苏高邮龙虬庄/淮安青莲岗、安徽蚌埠双墩、湖南高庙/彭头山等多处7000年以上、江苏南京多处6000年以上、山东淄博后李官村、内蒙古红山/兴隆洼、湖北荆门屈家岭、安徽含山凌家滩、浙江杭州良渚、江苏苏北蒋庄等数百处5000年以上的史前文化遗址,再结合四川川西宝墩、湖北天门石家河、陕西神木石峁、山西襄汾陶寺等为代表的数十处4500年左右的遗址,就是人类史前文明和华夏史前文明遗址中最密集地呈现于一条河流两岸的主流源头的壮景。

2、诸暨既诸稽,是末世炎帝噎鸣既祝融的后代

神农氏统治经历了七十世,(一说十七世)到黄帝部落崛起的时候才衰落下去了。按照绳文、孔子和世本一世三十年计算,那么神农氏统治的时期大约为两千年(如果是十七个世代则大约是五百年)黄帝的时代,在距今大约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两千年,大约就可以推断出神农氏统治开始于距今大约七千年以前至五千年前,既公元前5000--3000年。

与炎帝神农不止一代不止一人一样,诸稽也非止一代非只一人,早期的诸稽帝王,被传为天上的天神。《淮南子·墬形训》说:“诸稽、摄提,条风之所生也”。高诱注:“诸稽、摄提,天神之名也”。条风是东方的天神,天神活着的时候就是帝王。生者为祖逝者为神,是华夏神道家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人姓氏文化、宗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点。《淮南子·墬形训》说:“东方曰条风”。正合诸暨所在的浙江地处华东地区。

诸稽是黄帝时期的祝融之后,史载祝融之后封有八姓,其中封为彭姓者有诸稽、大彭及豕韦各建为国。诸稽受封于浙,建立了诸稽国。后来,因诸稽十二个兄弟联邦“僻居夷狄,故莫之数矣”。因为大彭和豕韦的先民与吐火罗人的江南方国走的很近,后来就被迫西迁了。就在这个东进、南下、西迁与北上的过程,诸稽国的历代帝王们又衍生出多个有自已姓氏的方国,专业上也可以叫做城市联盟与部落集群。

在西迁的过程,他们沿途联合了长江流域的史前氏族,一直从长江上溯到闽赣与川陕,向西南迁徙到南亚、东南亚、海湾地区和太平洋诸岛;向西北迁徙到西亚、北非、南欧与中东;西北迁徙到新疆、西藏、印巴与阿富汗;正北迁徙到蒙古、通古斯、艾斯基摩、阿拉斯加和南北美等地。甚至繁衍孽生了传承有序世系明晰、且其种群在欧美大亚非都很兴旺的《圣经》家族。

说到诸稽国帝王的世系,《世本·帝系》言:“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母,蜀山氏之子,名昌濮(朴涂始祖)。颛顼娶于胜濆氏之子,谓女禄(吐火罗祖母),是生老童。颛顼生僻,儒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祝融)及黎(吴回)”。

“老童生重黎及吴回,生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吐火罗祖母,首代鬼谷子王倪之远孙),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昆山);其二曰惠连(惠山),是为参胡;其三曰篯铿(诸暨),是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为郐(会稽)人;其五曰晏(淹城)安,是为曹(凓阳)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宣城)姓”。

据《氏族典》载:“籛字铿,封于彭,是为彭祖,以养性事尧,历夏、商两朝,寿七百六十七年。夏封其元孙哲于韦,是为豕韦,而秃、暨、诸、(会)稽、舟、人,皆出彭姓也”。

豖韦迁于夏朝,其后代所建的暨国、诸国、稽国,皆灭于商朝。而秃国、舟国、人国,则皆灭于周朝。籛铿的直系后代裔孙叫籛谬,公元852~932年,字具美,小字婆留;钱塘临安人(今浙江临安),在五代十国时期建立了著名的吴越国。《释滞篇》里说彭祖为大夫八百年,然后西适流沙。

关于彭祖,《太平广记》说:“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吴越国历百年后而入于北宋王朝。其作为篯铿既彭祖的后裔,在篯、彭、祖的原生姓下,又分别衍生出钱氏、芊氏、彭氏、祖氏、秃氏、舟氏、韦氏、豕韦氏、伯氏、霸氏、览氏、寿氏、名氏、诸氏、诸稽氏、暨氏、周氏(后周赐暨佐时为周)、既氏等。

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之句时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汉代史学家韦昭在《国语·郑语》注中说:“彭祖,大彭也”。可见彭祖寿八百指的是大彭氏这个国家存在了八百余年,《竹书纪年》:“(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 。

彭祖的后裔子孙在商王朝时期为伯爵,世代称彭伯,被封在暨地,即今浙江省诸暨市,与江苏张家港市暨阳区至江苏省江阴市莫乡城一带,和江苏省常熟市、扬州市及徐州市等地,其后裔子孙均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暨氏,彭姓暨氏既稽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后世所到之地,都有彭墩、彭蠡、 彭泽、彭山、彭城、彭水、彭阳、彭湖、彭祖、大彭、彭侯、彭武与彭夷等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与文化学的符号流存。

3、良渚(诸稽)、匊鼁(句容)与鸠鹚(芜湖):始末、出处与襄证

战国楚奇人鹖冠子(约前300-前240年)在他的名著《王鈇》中说:“泰上成鸠之道,一族用之万八千岁” 。陆佃解:“ 成鸠,盖天皇之别号也”。《成鸠氏》之国的地望,涵盖了先楚与吴越的全境,颇合今次对良渚诸稽国遗址的地域勘测与国土展望。“成鸠”,是“容成氏”与“鸠鹚氏”相邻两国的“王”的图腾、意指今江苏句容(容成、成山、成己、成纪)和安徽芜湖(鸠鹚、鸠城、鹚山)两地间。此成鸠氏与容成氏虽近,但仅凭此显然还不能说是良渚的“神王”一系。

《姓氏词典》引《新纂氏族笺释》注曰:“容姓出自大容氏”。大容氏部落后世派生出容成氏。《庄子·胠箧》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把容成氏在华夏远古氏族中的排位序于各姓之首,可见“成氏”与“容氏”,的确有直出于盘古的可能,可惜到此时如果说句容与良渚“如一”的渊源或证据还是不够。

容成氏鬼臾区开创了人类最系统的道家养生论述。《列子•周穆王》说:“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三年不告。老成子请其过而求退。尹文先生揖而进之于室。老成子归,用尹文先生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终身不箸其术,故世莫传焉”。

这一段话说的是容成氏既鬼谷子家族“飞者走,走者飞”的独门秘术“王倪飞步”连大名鼎鼎的老聃同志都没那么容易学会,而其后世老成子最终即使成功练成,终因其“终身不箸其术,故世莫传焉”,如果不是一九七三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女经》与《黄帝内经》的原型《十问》,和家族秘传的《王子乔丹道导引图》,本文作者“鬼谷神功”之“王耿十操”的“固本归中”的第一操“王倪飞步”就再也见不到啦!

成氏家族从九头氏-大皇氏-大庭氏-魁隗氏-大騩氏-大容氏-有容氏-容成氏-祝融氏—祝庸氏—庸成氏—容城氏—鬼容氏—鬼臾氏-鬼方氏—鬼国氏—愧汭氏—妫满—鬼谷子—鬼侯-田和—王建—王氏的传承、转变与发展。在中国,鬼氏全部暗藏在“隗、槐、夔、魏、危、怀、九、孙、子、公”等姓之中。《日本姓名词典》中则有:鬼、鬼王、鬼神、鬼首、百鬼、鬼川、鬼山、鬼田、鬼岳、鬼城、鬼冢、鬼宅、鬼泽、鬼武、鬼村、鬼怒川、鬼无里…等。

容成氏与鬼谷子同祖,容成氏与鬼谷氏有魁隗、大騩、猰貐、畏怀、槐鬼、鬼臾、容成、鬼愧、归虁(牛)、九首、九头、盘瓠、黎氓、皋涂、猃狨、犬封、汪罔、封胡、方良、苗蛮、吴戎、苗蒙、姒夒(猱)、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白狄、犬戎、赤狄、鬼方、九国、长狄、怀戎、桃槐、莫槐、大夏、赤城、中山等,和“虞、虢、晋、隗、霍、杨、魏、芮和倗”等“怀姓九宗”。

在镇江的“莲花塘”或“莲花洞”,曾经发生过一个令中国的史学界和考古界兴奋不已的大事。使“莲花洞”的遗址与文物,映证了被学界《鹖冠子》《王鈇》中“泰上成鸠之道,一族用之万八千岁”的史录。宋陆佃认为:“成鸠(氏),盖天皇(氏)之别号也”。《乩仙天地判说》言:“…盘古氏,初天皇氏也。…荆湖南以十月十六日为生辰。荆湖,既丹阳湖。《成鸠氏》之国的地望涵盖了先楚国境,颇合今次对良渚遗址的地域勘测。

“鸠兹”是安徽省芜湖市的图腾。因湖沼草丛中鸠鸟云集,从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左传襄公三年》说:“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衡山系当涂东北的横山。鸠兹城则位于数里外苏皖边区的水阳江南。《杜注》曰:“鸠兹,吴邑,在丹阳(苏浙皖边区)芜湖县东,今皋夷也”。皋夷,地在皋陶之后的“尧墟”,虽与良渚所在的“舜族”是亲戚,但毕竟还不是“系出同门”的同姓。其地望从江苏南京的江宁与六合,到安徽的卢江与六安。

从居蠩(诸稽)既匊鼁(具曲)言:如果良渚的统治者是田鸡诸稽氏的话,则具曲(句容)的统治者非鸠鹚匊鼁氏莫属。对于良渚诸稽国国体与公民的本体与结构关系,《鹖冠子》认为:“道凡四稽(维):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四曰命。权人(公民)有五至(等):一曰伯己(王侯),二曰什己(仕人),三曰若己(官佐),四曰厮役(公差),五曰徒隶(民工)”。这就是近两千年前的学者对成鸠氏或《鹖冠子》中阶级或阶层的通释与注解,这也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古罗马法》有版权的出处。

对于良渚诸稽国国家与地方的政权与辖隶关系,《鹖冠子》认为:“五家为伍,伍为之长,十伍为里(组),里置有司(公所),四里为扁(村),扁为之长,十扁为乡,乡置师,五乡为县,县有啬夫(县长)治焉,十县为郡(市),有大夫(市长)守焉,命曰官属。…郡四十五日报柱国(总督),柱国六十日以闻天子(总统)”。载述的多好啊,职称贴切、分工合理、出入有序、规制井然,还能说良渚诸稽国是部落联盟吗?

结 论

江南的良渚(诸稽)、匊鼁(句容)与鸠鹚(芜湖),淮南的南巢(凌家滩)临淮(顺山集)和青丘(青莲岗),这些从5600年前开始爆发,一直漫延到8300年前的著名遗址,加上南京城北阴阳营、高淳薛城、江宁昝缪、浦口营盘山和溧水回峰山等6300年至11000年的遗址,再加上良渚周边的跨湖桥、河姆渡与浦江上山等7000年至11000的优秀遗址,正是一个冠绝全球的史前文明的城邦集群的结构。

此外,从长江中上游的湖北荆州(5500万年)、到中下游的安徽潜山(6100万年)、再到下游的江苏溧阳(4500万年),和江淮下游的江苏泗洪(1800万年),还是全球最早、世界唯一的灵长类家园蕴育群。此外,在黄河流域的山西垣曲和河南渑池出土的任村上河猴(5000万年),也光荣地加入了这个只能创始人、猴、猿的灵长类俱乐部。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倪喜军认为,与上河曙猿时代上相近的是江苏溧阳的中华曙猿,任村上河的克氏假猿比1995年在垣曲寨里发现的世纪曙猿早500万年左右。他甚至认为,曙猿的理论起源时间更早,应该在5000万年之前,新的化石发现会证明这一点。上述在中国两河出现的灵长目群体,它们在荆州猿出世600万年后的3900万年前,又在利比亚撒哈拉沙漠被今天的科学家所发现,并被西方人庄严地宣布为全人类最早的祖先。这不但是明火执杖的鸠占鹊巢,还是恣意妄为的指鹿为马。

所以,考古学界、历史学界与人类学界非止一人的学者们,顶着自已人热捧“文明西来说”和“中原起源论”狂轰烂炸的压力,提出了不同的见解。2001年,学者林河率先在《中国巫傩史》中喊出了“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长江,而不是黄河”的口号。2005年至2010年,本文作者在南京农业大学论坛上系统发表了“东风西渐”和“肇于太湖与江淮”的论述体系,2016年,本文作者作为第一召集人在长沙筹办了“人类的人种、文明、姓氏与宗教肇于长江”的论坛。随后,本文作者又将“肇于长江”进一步变更为“肇于江淮”。

这些早期的努力,为良渚以联合国入遗为依据,向全人类展现了“人类文明东风西渐”和“华夏文明肇于太湖与江淮”的厚重证据链,形成了舆论的导向、作出了前期的舖垫。而本文作者与林河等人的工作,终于有幸成为这一伟大事业的辛勤开创者。我们今天之所以写出这个系例的文论,就是要在《良渚诸稽国的国别、帝系、地望与百姓》等历史学界、考古学界与人类学界避之不及的难言之隐的话题上,给同行一点提示或言启迪。

本人认为:我们必须奠基好一门以《山海经》为正史对照的《良渚学》为主体框架的大百科全书级的新显学,否则前期的所有努力只是为自己挖了一个坑。因为你不可以一边说自已民族的文明历史是5300年,一边在4070年至5300年之间的1000多年的空白地带上,象埃及学从前第一王朝至第30多个王朝那样,除了信口开河之外,至今还在写“不知是什么”的白卷。任何人都不敢想象,21世纪的人类考古学、历史学与人类学,还是可笑的“地心说”时代,因为有资格说话的人,还在搞“文明西来”和“中原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