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许多方面都给人以适当的指导,从内心思想到具体的与人交往、处事方式以及各种生活规范皆有涉及,我们都应该学习下我们祖先早以探明的这些道理,我们是一群有着深厚文化根基的中国人,中国人最不应该遇事茫茫然不知所措,因为我们早以脱离了蒙昧的状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语第十二章价值和感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第十二章价值和感悟(文光读论语第十章总结)

论语第十二章价值和感悟

《论语》在许多方面都给人以适当的指导,从内心思想到具体的与人交往、处事方式以及各种生活规范皆有涉及,我们都应该学习下我们祖先早以探明的这些道理,我们是一群有着深厚文化根基的中国人,中国人最不应该遇事茫茫然不知所措,因为我们早以脱离了蒙昧的状态。

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在家乡普通人面前,孔子从不逞显自己的才能,在普通人面前不逞能,恭敬谦逊,仅凭这一点恐怕就少有人做到。我们多数人呢!都是在与身份地位和自己相当,或不如自己的人面前时侃侃而谈,显着自己很厉害,一旦遇到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便不知如何交流了,这都是小人姿态,要克服,要改正。为什么不敢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自如畅谈呢?因为自己内心有担忧,有顾忌,或有求于他,或怕得罪于他。自己若是一个光明君子,所思所做都符合天理正道,又有何顾虑呢?有此症状的人,这便是一处很好的修心修行的地方。

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ín)如也。君在,踧(cù)踖(jí)如也,与与如也。

在家乡是为了不逞能,修炼内心品质,在朝廷则是为了保身,之前多次说过孔子主张明哲保身,并不主张刚直应对,讲的道理一定都是正理,可国君若不用,那就不再发言了,不再侍奉了。在之前讲“子张学干禄”这句时曾说过,“不能活下去,那所谓的治国平天下就都是妄谈”今天这段也是同样的道理。

3.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这段话很形象地展现出了孔子侍奉国君时的状态。总结而言就是,重视国君交代的任务,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之前说过孔子在朝拜国君时,别人都拜一次,孔子坚持按照周礼拜两次。孔子的做法是要保持传统的纯朴心态,匡正礼仪思想,别人不顾礼仪,慢待国君,自己一定要纠正世风,为大家做示范,同时也是修身修己的锻炼之举。认真负责。从孔子的举动可以看出孔子将国事看成头等大事,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也是一种复礼的示范。有始有终。送宾客回程,一定要亲眼看到对方已经走远,确定对方不会回来了,然后还要必须将情况回禀给君主,这还是对君主的尊重。同时,这也是认真负责做事靠谱的一种示范,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4.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儒家弟子,将孔子的各种举动都记录了下来,使得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还能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非常不容易。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学习,到底学什么呢?你若认准他,觉得他好,就学习他的全部,这种精神,我们现代人就欠缺许多了。

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这段是讲,孔子手拿代表国君的玉圭时的表现。同样体现出了孔子复礼的思想,即使国君不在面前,也一样对国君尊重,儒家是修心之学,在这也有体现。关于这段,有人说是孔子出使齐国时的表现,也有人说是孔子教授学生礼仪时的表现,无论怎样,其中心主旨都在于强调内心要尊重,修心,而不是做样子。

6.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这段是讲孔子的穿着,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穿着也非常重视,简而言之,在家时穿的实用朴素,有事外出,例如上朝一定要庄重讲究。我们现代人好像觉得这没什么,可孔子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人,为人师表,从内到外,都是学生的榜样,即使到现代,我们在穿着上的安排,也不过如此。

7.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这段话是记录孔子斋戒之前的习惯。斋戒是古人在祭祀之前所做沐浴之类的准备工作。这里的“齐”就是斋戒的意思,斋戒前要准备好布制的浴衣,布制很朴素,祭祀一定要心诚,孔子的习惯大概是匡正内心的举动。饮食也要变,不能像平时那样由着喜好什么都吃。居住也要改变,这里有说孔子在斋戒之前要独居,不和妻子同房,可见凡是动摇内心的举动统统都要克制。儒家《大学》里讲“君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孔子这些举动大概就是“正心”之举吧!

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撒姜食,不多食。

这段话是介绍孔子的饮食习惯,要知道孔夫子活到了古稀之年,在当时的条件下绝对是高寿了,孔子的长寿和他良好的饮食习惯绝对有关。儒家非常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保重自己的身体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给父母一个好的交代,是一种孝道的执行。孔子之所以被称为万世师表,正因为孔子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值得学习。

9.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这段话还是讲饮食的道理。在古代,祭祀的食物,通常需要摆放一至两天,然后给大家分食了,像这样的肉,当然是尽快吃掉为好,否则很容易因腐烂变质而没法食用了。 家里的祭祀因为是自己管理的,当然放心了,可以多放一段时间了,但是在孔子这同样有限度,不能超过三天。其实,普通的鲜肉如果放在常温环境下,一天就会开始腐烂,像古代缺乏冷藏方法的时期,两三天的限度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标准了,只是古人局限于观察手段,没办法准确预知肉何时开始变质。这里孔子的做法,已经是古时普通人最科学的做法了。可以想象,当时的人就算只是跟孔子学习吃饭,至少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古人求学与于人,不是只学他的专业技能,而是全方位的学习他,这样能全方位教好你的人才称得上是“师”啊!

10.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这段讲儒家如何进食。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这样会避免由于分心导致的食物误入气管的危险,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同时专心对待食物,也有助于咀嚼消化,还有助于分辨食物原本的滋味,从而意识到食物可能有的异样。睡觉时不说话,可以静心凝神,有助于自己调节睡眠状态,快速入眠,保证休息质量。下一句“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里的“瓜”通“必”必须、一定的意思,“齐”字以前说过是斋戒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吃饭之前,要简单祭祀一下,并秉持斋戒的心态去吃。为什么要这样呢?是要对祖先的功绩,心存敬意,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吃到这么多美味的食物,都是历代祖先探索实验,辛苦总结下来的成果,所以要做下祭祀,充满敬意地去吃,以示不忘前人艰辛。

11.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这段话,是讲孔子平时对人对事的礼貌。体现出来就是一个“敬”字,无论对人对事,不庄重没有敬意就不行。比如,坐位不正,坐了则必然身姿不端,这不仅仅是形象问题,更是态度问题,所以不正的位置,孔子不坐。

傩(nuó),指迎神驱鬼的仪式。孔子在乡人举行这种仪式的时候,为什么要站在家里台阶东面呢?因为东边是家中主人所立之地,相当于自家之门,因为乡人要驱鬼,所以孔子在家中站岗,以免仪式惊动了家中的祖先,这是对祖先的一种敬意。

拜受托者,是因为自己不能亲身前往,但自己内心就当是亲身面见朋友,这也是一种敬意,无论对方知不知道,自己内心做到了就够了。我们今天有人总说生活要有仪式感,在我看来,孔子不仅有仪式感,而且境界已经远超过了所谓的仪式感,孔子的风范就是如此。

12.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如果你在生活中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那么今天这段话,孔子就教你了。别人好意送来关心,如果不想接受可能会得罪别人,那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呢?很简单,就是直接说明,这是最好的方式了。如果你不直接说明,而是假意接受,等到事后,别人问起那药怎么样?又该如何回答呢?君子至诚无息,这是修养,也是行事的方法。直接了当,才能光明正大,避免出现小人之态。

13.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我们今天重视人命,感觉是理所当然,可是要知道,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那个还处于奴隶制时代的社会中就产生了这样的思想,这是不容易的。马是那个年代极为贵重的财产,相当于今天的车。孔子丝毫没有关心马的安危,而是想着人,无私之心,人本思想,都得到了展现,孔子之所以能够超越历史局限性,全凭着一颗仁心。我们学习儒家,重点也要放在这培养仁心上面,要时时体会,事事磨练,躬行仁德说不定我们也可以突破局限,做出一番事迹。

14.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这段话,还是讲孔子对于国君的礼节与处事的恭敬态度。赐予的熟物,一定要先尝一尝,是表达重视国君所赐,尊敬国君。赐予的生食,是荣誉带回家中,不能自己先吃,要先祭祀一下祖先,以示得到国家重视光宗耀祖了,这在孔子看来是莫大的荣耀。赐予活的动物,要豢养起来,君主所赐,孔子舍不得宰杀,当年鲁国国君赐给孔子一条鲤鱼,孔子非常高兴,便以鲤鱼为名给儿子取了名叫孔鲤。所以国君赐的活物,舍不得宰杀,要养着时时看到,以示不忘君恩。在宴会上先吃,替国君品一下食物是否有问题,既是尊敬也是对国君安全的负责,时刻将国事,公事放在心上。如今时代,我们很难对人做到孔子那样的尊敬状态了,但是尊敬之心不能丢失,生活中还是要时刻注意对人的态度。

15.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孔子生病了不能起床,但是对于国君的礼仪却绝不怠慢,虽然不能像健康人一样,穿戴整齐官服再面君,但是内心要保持健康时的态度。孔子生病仍不忘礼,我们生病时又是什么状态呢?儒家讲慎独,就是无论有人没人,在家还是在外自己都是一样的状态,绝不失礼。我们许多人都不用看生病时的状态,只要遭受一点不顺心,回家心态就崩了,礼仪规矩全都不要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正是说明以前的状态都是装的,这是修心的大忌讳,不要装,要改变思想彻底转换内心。

16.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这段话,很多人不理解,现代人已经很少有这种精神了,有事情需要自己前去,就马上行动,不做任何犹豫,为什么不等交通工具备好呢?不是不等,而是家里其他人马上准备,再跟上。孔子能做到君命来临,马上行动,我们今天没有君命了,但是有使命啊有任务啊!任务来临我们能不能做到孔子这样的行动力呢?如果不能,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了。

17.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今天这段话讲述了一种情景,有朋友离家出游,到自己这地方时不幸去世了,没有人管怎么办?孔子的态度是自己主动给他送葬,“殡”字在古语中本就有宾客的意思,朋友虽然去世,但自己依然要像其活着那样,对他恭敬,为其送行,只不过是葬礼的送行了。人在生活中就是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情况,对于任何情况,我们都不必纠结慌张,只需依礼而行,尽心则已。今天这段话也体现出了《论语》一种用处,那便是生活中的许多情况,我们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合理的应对方法。

18.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这段话讲孔子对于朋友所赠礼物的态度。之前讲过孔子的弟子子路对于朋友的态度,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大概也是儒家对于朋友的态度,简而言之为,不吝啬财物,乐于分享。对于自己的财物是乐于分享,那么反过来,对于朋友的财物也不为重,这种只重感情,轻视财物的态度,今天在孔子身上也得以展现。既然如此,为何孔子却还很重视朋友送给自己的祭肉呢?这是因为祭肉是关乎祭祀的礼仪用品,自己虽然不重视财物,但绝不能不重视“礼”。礼代表着一种生活精神内在感情,之前讲过儒家主修心,因而孔子看重祭肉,这也是一种看重感情的行为。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是更看重财物,还是更看重感情呢?

19.寝不尸,居不容。

这段话讲孔子睡觉时状态,闲居在家时的状态。总结而言就是在家不必内心拘谨,家应该是温馨放松的环境,如果一个人回到家里,也要像在外面一样处处拘谨,这是不人道的要求,只要不违背礼,在家应该是自然状态才对。这段也反应了儒家真实的理想状态,就是不偏不倚,该什么状态就是什么状态,不要以各种不良心理,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如果家里气氛不温馨,令人不放松了,那就要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20.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今天这段话所说的道理,《论语》之前就已经提到了,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今天这段话只是着重了说关系近的人,其实无论关系近还是远,对人都不能失礼,《论语》中曾多次提到人与人之间,要懂得分寸的道理。无论对什么人,哪怕对方是盲人,根本看不见你的行为,你也要对其有礼。对人有礼,不是为了他能对我如何,而只是为了保持自己心中有敬,是修己的行为,儒家学说,多是在讲对内对己的道理。

21.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这段话是孔子驾车出行时的礼仪表现。看到别人办丧事,孔子俯身对其人表示哀悼。看到为政府做公事的人,孔子俯身对其人表示尊敬。之前说过儒家学说多是讲修己修心的道理,所以凡事都要向内看。对有丧事的人表示哀悼,这是在修习自己对于生死的敬畏心,一个人对于生死若无敬畏,这人也很难有什么仁心。对于政府公事人员尊敬,是修习自己对于公事、对于集体的敬畏心,政府的基本职能便是为人民全体做事,即使是古代政府,它同样也能体现这样的职能。如果人们对为大家服务的人都没有尊敬感,那以后谁还愿意秉公办事呢?修心的意义,有时也不仅仅在于修己,这也是一种修正风气,修正社会的方法,以自己影响他人,他人再影响他人,由此最终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方法。

22.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这段话是讲孔子对待别人热情招待,以及出现恶劣天气时的表现。别人拿出丰盛的菜肴招待自己,足以见到别人对于自己的重视,那么自己也应该郑重起来,也要做出适当回应,这是起码的礼貌,也是告诉对方自己收到了他给予的敬意。遭遇恶劣天气,也要重视起来,不要不当回事,要知道天灾对于人而言非常危险。恶劣天气,虽然不一定有灾害,但是却不能不重视。天气有变,要思考哪些地方会受到影响,自己有没有准备不足之处,这不仅仅是防范灾害,也是对于上天警示的回应,是一种对于上天的尊敬。人需要对于上天或者说是自然界心存敬畏。

23.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这段话讲孔子的驾车安全规范,驾车安全,我们中国人至少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开始讲了。孔子时期的车虽然是牲畜动力,但是安全问题一样不容小觑,古人一旦跌撞骨折可没有今天这么好的治疗条件,往往直接伤及性命或落下残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古人更重视驾车安全。“必正立,执绥。”我们现代的人坐车,仍总有坐姿不正以及不系安全带的情况出现。“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我们现代的人驾车或乘坐别人开的车,仍总有不集中精神目视前方,左顾右盼的情况,司机如果这样,危险不言而喻,乘车人士如果这样,也会出现干扰司机,影响其正常驾驶的情况出现。一样的道理,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懂得了,我们今天的人仍需要学习古人,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

24.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和子路出行看到野鸡,野鸡见到有人便迅速神色警惕起来,孔子夸奖野鸡警惕的很是时候,在别人靠近之前就意识到了危险。孔子是想告诫弟子,人生在世要学会预兆先机,养成谨慎察觉的好习惯,生活中危险时刻存在,这连野兽都懂得道理,人更应该懂得。

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探讨,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论语》一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