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1)

知秋九月

师恩长存

生命如歌,岁月如斯

春华秋实见证你们的奉献与辛勤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平凡的岗位上有你们发光的身影

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在此,语文报社全体人员向辛勤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2020年是人类百年一遇的危机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1732万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开展了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验。广大教师化危为机,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主动求变,推进了教育教学方式革命性变革;知难而进,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全国2.8亿学生不负光阴,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保证了今年秋季开学的正常教学进度和秩序。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贡献。

2020年是中国人民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数百万乡村教师、15年累计95万特岗教师、2年累计近9万支教教师常年坚守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的地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当地孩子带去阳光、信心和希望,为他们改变命运、摆脱贫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向你们致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2)

“教”,不是“孝 文”

看到“教”这个汉字,大部分中国人自然想起孝 文,这看上去似乎挺对—— 孝是百善之首,把它作为教育的核心似乎符合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文更是我们对传统教育中,背诗练字的最好理解。

但,事实上教的左边并不是孝,右边也并不是文。

我们先来看看从甲骨文开始,“教”字的演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3)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孝”字的演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4)

我们上下对比就可以发现,在楷书之前,教的左边都不是“孝”字,也就是说到了以楷书为主的隋唐,“教”字的左边才被写成孝。

甚至在这之后,“教”字依然有很多的异体写法是和孝无关的,比如下面这个“教”的异体字“敎”,其实更能体现蕴含的古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5)

“孝”是子女奉养父母,从下面金文的孝字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下面是“子”,上面是“老”,意义简单明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6)

那“教”的左边既然不是孝,意思也和子女孝顺老人没关系,它到底是什么呢?

通过更像古字的异体字“敎”我们可以看到,左边下面也是“子”,而上面是2个x,这不是给小朋友判作业的意思,而是对应甲骨文中的这个样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7)

那这个奇怪的xx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爻”,也就是八卦中的卦象。但这里说的不是八卦,而是爻的本意,也就是一根根的小短木棍,古代算数用的“算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8)

所以教,也就是敎的左边并不是表示孝顺,而是表示给小朋友上数学课。这才是我们中华文明对于“教”的定义。

教的左边不是孝,右边其实更不是文。“文”字上面是点,而这个是撇,汉字中一笔一划的差异都有着天壤之别,看着像文的字,意思和文也完全没关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9)

这是什么字呢,其实看看金文的教就知道了:这是“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10)

攴的本意是“轻轻的敲击、击打”,引申义为“戒尺”。就是老师对于学生担负有教导训诫之责任,需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管教,用戒尺轻轻的击打来惩戒。

“攴”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在甲骨文和小篆中,攴的样子是下面这个样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11)

下面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12)

”是甲骨文中的“右”,画的就是一只右手,而上面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13)

”则是一个小鞭子,也就是右手拿着小鞭子,引申为轻轻的击打。

所以“教”是什么?

教不是什么又文又孝的空洞道德经,“教”是一个右手拿着戒尺,督促孩子用算筹认真做题的数学老师,他既慈爱又严格,发现不好好学习的小朋友,就会轻轻打两下表示惩罚。

教师节既然说了“教”,我们再简单聊一下“师”和“节”吧:如果说把教分成孝 文还是常见的错误,那把师强说成“辨”和“币”就是生把简化字硬凹了。

“辨”的中间是一把刀,而“师”的真正写法是“師”,左边其实是“”,这是简化字丢失原意的问题。而右边也不是“币”而是“帀”,这个就是纯粹的眼神不好,把横看成了撇。

那我们看看“师”字的演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14)

甲骨文和金文的样子差不多,左边的“”(duī),意思同“堆”,是小土堆的意思;右边的“帀”(zā),意思同“匝”,就是环绕了一圈的意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15)

不同的学者对如何解读甲骨文里小土堆和环绕之间的关系有一些不同的理解,不过比较常见的解释是:一群士兵把国土环绕保护起来,就是师。

师的本意不是老师,而是很多的士兵(当然现在也还在用)。根据《周礼》: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也就是两千五百人为一师。

因为师有众人的意思,之后才逐渐演化为教导众人,为众人敬仰尊重的“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所以“师”不是思辨中的刀子嘴,也不是教你如何赚钱币的人。师是教导万民的人,是受万众敬仰的对象。

那“节”呢?繁体主要用的是竹字头的“節”,简化改成草字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16)

“節”从竹,音即,就是竹节,竹子下面的“即”在甲骨文中的样子就是一个人跪坐在餐具之前,即将吃饭的样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17)

而加上竹字头的意思,则表示制作餐具的一段竹子(从竹节到竹节才能成为容器)。从而进一步引申为“一段”的意思,即时间的一段,靠时节、节令、节日来间隔。

教师节的由来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形容教师的成语

先圣先师 良师益友 一字之师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良工心苦 春风化雨 循循善诱

德才兼备 教导有方 桃李满门 诲人不倦

默默无闻 鞠躬尽瘁 孜孜不倦 呕心沥血

赞美教师的诗句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3.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6.闻道谿阴山水好,师行一一遍经过。——张籍《送僧往金州》7.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刘商《酬问师》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讴歌教师的警句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2.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5.假定美德即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苏格拉底6.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的种子。——居里夫人7.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正因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小塞涅卡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世界各地的教师节

1. 韩国教师节是5月15日,韩国保持着东方儒家文明尊师重教的传统,将教师节安排在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月份——5月的最中间,教师节旨在提倡尊重教师权利、鼓舞教师士气、提高教师的地位。2. 泰国教师节是每年1月16日。这天全国学校放假,隆重庆祝。各地的庆祝仪式上,向当年退休和刚参加工作的教师颁发奖状并献花。3. 日本不设立教师节,但在日本,教师是“双高族”———地位高、收入高。日本的教育法规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为特殊公务员,待遇高于一般公务员。4. 新加坡教师节是9月1日。这天新加坡所有的学校放假一天。9月1日仍是一个需要到学校的日子,但是教师们在这一天将被学生们送来的礼物、鲜花、贺卡包围。5. 朝鲜教师节叫“教育节”,是每年的9月5日。教师被誉为“培育祖国未来的革命家”,受到格外优待。餐厅、公共汽车上设有教师专座,街上有教师理发店、教师商店,买火车票时教师无须排队,在领取政府配给的物品时也是教师优先。6. 葡萄牙教师节是每年的5月18日。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

特别致

值此教师节之际,

诚祝天下所有教师,

节日快乐,桃李芳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每一位师者(致敬最可爱的人)(18)

声 明|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人民教育、镇西茶馆、景苑showtime、旬阳县第三幼儿园、一小时爸爸、江苏家长,本文观点不代表官方。

编 辑|小 清

校 对|智 齿

责 编|鹃 子

副主编|温 鹃 常 璐

主 编|李大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