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出塞诗句,这首诗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

它们是曾经秦汉时期的皓月和边疆,那些守卫边疆与敌人激战的征人还未曾归来。若是昔日的龙城飞将李广还在人世,那他绝不会容许匈奴南下牧马越过阴山。

从先秦时期到晚清的这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大国气度在晚清时期被大大削弱。曾经的开元盛世,变成了晚清时对西方列强的奴颜卑地。

外蒙古在清朝地位(外蒙古就属于大清的疆土)(1)

可惜的是,晚清的政府越发腐败无能,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抛弃大量国土,以至于社会动、人心惶惶,在这些被列强瓜分的国土当中,就有我们今天要提到的外蒙古。

外蒙古自从元朝之后,便逐渐由中原大地掌控,在过去的几百年之中,外蒙古一直是中华大地的一部分。直到18世纪开始,外蒙古渐渐地从我国独立了出去。

那么,在这一段时期之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丢掉外蒙古的人又是谁?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

导火索的起源追溯

大约在1689年,清朝和沙俄之间的《尼布楚条约》签署之后,清朝、沙俄两国之间的部分边界达成了共识,但仍有一少部分的边界尚未有明确的文字规定。

外蒙古在清朝地位(外蒙古就属于大清的疆土)(2)

由于当时的边界划分不明,清俄之间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清朝境内犯法的人会私逃到俄国,一些俄国传教士利用边界非法进入清朝等等。

当时,清政府与俄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和平的状态下进行了一系列商讨谈判,最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不过,《布连斯奇条约》不仅仅包含边境地区的划分,还附加了其他的条约。、

如清朝、沙俄两国缔结商贸条约、东正教传教士可以获得在京居住权、清朝不能在鄂尔齐斯河取得据点。以我们现在的角度看待当时签订的这份条约,不难发现,沙俄在当时便有意向中国渗透自己的势力。

他们为了自己日后的利益,在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逐渐渗透到外蒙等内陆地区。但是,这个条约在当时确实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比如,使清朝北部边疆地区的贸易更加活跃、暂时减缓了沙俄对外蒙的侵略步伐。

外蒙古在清朝地位(外蒙古就属于大清的疆土)(3)

也正因如此,清政府放松了对沙俄的警惕,以至于俄国在外蒙地区慢慢渗透,最终逐步控制了外蒙。所以等到清政府真正看清了俄国的面貌之时,已经为时尚晚。

最终,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却连守卫自己的疆土都无法做到,真是令人悲叹啊。不过,除了清政府的大意之外,它自身的衰败与腐朽,也是丧失外蒙的重要原因。

落后的清政府

在清朝的发展过程中,他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积攒了巨额的国家财富,经济实力在当时的国际上可谓举足轻重。那么,清朝的衰败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我们要谈一谈清朝的军事实力,说到清朝的军队,我们就要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八旗制度,它是清朝特有的一种军事组织形式,将国内的人民分为了旗人与平民。

外蒙古在清朝地位(外蒙古就属于大清的疆土)(4)

当时的旗人,他们每月钱粮都由朝廷统一供给,可以简单地看作是当时的“公务员”。不过,旗人的身份往往是终身制,旗人不许务农和经商,因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清军的重要成员。

但清朝后期,八旗逐渐腐化,由旗人组成的绿营虽然是清军的主力,却也腐化得最为严重。当时绿营中的很多士兵,整日沉浸在奢靡的生活当中,身体素质衰退严重,这也导致清军总体实力不断衰退。

另一方面,清末的海禁政策也进一步加速了清政府的衰退,由于担心外国人会通过海路到达清朝,进而实施侵略,所以清朝严格限制中外交流。

这样的海禁政策,也使得清朝的科技实力、军事装备等逐步落后于西方各国。除了技术落后以外,当时清军的作战制度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

外蒙古在清朝地位(外蒙古就属于大清的疆土)(5)

由于前线的将领在指挥作战过程中,还需要向后方请示,所以作战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延误战机。最终,导致清末的许多战争都以清政府的落败而告终,许多次的战败,也印证了清政府在逐渐腐朽衰败。

煽风点火之人无力改变的事实

清朝最终结束于辛亥革命,而在近代社会动荡的这段时间,沙俄想方设法让外蒙独立于中国之外。曾经,俄国的十月革命后,沙俄政府被推翻,布尔什维党建立的新政府将外蒙重新归还给我国。

但由于此时的中国依旧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难以拿出更多精力来管理外蒙古的相关事务,所以1921年外蒙在苏联的“支持”之下宣布独立,当时的国民政府根本就无能为力。

此后,随着日本侵华战争逐步扩大,我国将主要精力放在抗击外敌之上,外蒙古的问题也就被搁置了。

外蒙古在清朝地位(外蒙古就属于大清的疆土)(6)

直到1945年,战胜国签署《雅尔塔协定》,外蒙古被其他大国条约的形式独立于我国之外,我国因实力弱小毫无发言权。

自此之后,外蒙古便彻底从我国的领土中独立出去。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曾多次尝试将外蒙重新纳入我国的版图之中,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因阻碍重重未能实现。

更何况,当时的西方列强对我国的澳门、香港等地区施加压力,阻碍他们回归祖国,所以当时的新中国也是分身乏术。另一方面,外蒙古也以独立的身份同他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所以外蒙古的独立已成事实。

最终,我国只好尊重外蒙古独立的现实。总的来说,外蒙古的丢失与清政府的落后、腐朽后很大的关系,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落后就要挨打。

外蒙古在清朝地位(外蒙古就属于大清的疆土)(7)

清朝曾经是一个国土面积辽阔的大国,但当它衰落以后,却连自身的领土都无法保全,过去丧失的领土也无法挽回,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从这件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正是如此,所以我们更应该从清末的腐朽落后的教训中吸取了很多经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拥有保卫领土的能力。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