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论语》

道不可以忘,怨不可以记。这样,情绪经常保留在积极层面,你心的器量便是海量,能真正走向宽容的境界。宽容是心灵上的一种默契和认知,它需要器量,宽容是心胸的宽阔,正谓“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价值发生碰撞在所难免,在凡民之间有的因鸡毛蒜皮小事发生冲突,有的竟致酿成悲剧,事后才后悔不已。

心语: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没有什么不可商量的,该妥协的就妥协,该退让的就退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交往也是宽容艺术的恰当运用。

珍藏岁月名言名句(沉淀千年的四句智慧名言)(1)

二、和而不同,要懂得包容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同自然不用合了,不同才需要合,但合不是融合,而是结合,二者区别在于融合后为一体,而结合才是真正的合而不同。合而不同,表示一种接受,即我的观点虽不同于你,但认同你提出不同看法的权利,从而彼此相“合”,而不至于互相诋辱,甚至大打出手。就像水与油同时“合”于一个杯子中,相互“礼让”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但并不相融。

悟语:我和你关系好,敬重你的人品,但不代表我一定要同意你的主张。我反对你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这,才是君子。

珍藏岁月名言名句(沉淀千年的四句智慧名言)(2)

三、内圣外王以刚强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

“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内圣”就是自己的修养要高,那么怎样提高修养呢?就是以君子为榜样来要求自己。但是,仅仅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是不够的,还必须强调“外王”。“外王”就是所谓的“事功”,即不仅要有内心高明的修养,还要把它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并做出成绩来。

悟语:人首先应是培养自己的品德;然后还要“立言”,就是说你的话能够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但只有立德、立言还不行,还要立功,就是要做出成绩来。

珍藏岁月名言名句(沉淀千年的四句智慧名言)(3)

四、懂知行合一,方可有得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就是要多搜集资料,直接去考察一下;然后“慎思之”——慎重地思考;还要“明辨之”,即辨析清楚;最后“笃行之”,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去。“笃”就是实在的意思,要很坚定,实事求是地去做。儒家荀子有一句话叫“学止于行而至矣”。行,就是做学问的最高点了。朱熹也讲过一句话,“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悟语:你学问再广博,如果不能把握知识的要领,那做这学问也是没用的。但是你能够把握它的精神要点,又不如你去实实在在地做。“知”必须要落实到“行”,落实到“行”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的文章:

马云的经典语录

李嘉诚的经典名言

七个故事告诉你,成功者的逆向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