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凉州木偶戏《黑虎坐台》在武威市天祝县的大草原上上演,为“六月六”传统赛马大会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但许多观众对木偶戏并不了解,对《黑虎坐台》的剧目更是不知所云。

凉州木偶戏,是武威市凉州区的一项省级(2017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省级传承人是马登岐老人。老人率领的戏班既能表演木偶戏,也能表演皮影戏。

凉州木偶戏自清代由陕西传入凉州,属杖头木偶。杖头木偶是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杖头木偶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就杖头木偶的偶型而言,有大中小三种,分布地域不同,各有特色。

凉州木偶戏和皮影戏有相通的地方,都属于“偶戏”或者“傀儡戏”。木偶戏由人举着表演,所以叫“掫偶子”,掫的意思就是“托、举”。凉州俗语“掫偶子当住大戏唱”,比喻小题大做。凉州方言中的“皮偶人子”指牲畜皮(驴皮或者牛皮)做的偶人,投影到幕布上观看即皮影戏,凉州也叫皮影子。凉州方言中有句歇后语“西瓜皮刻偶人子哩——绿眉绿眼的”,其中“绿眉绿眼”意思是六亲不认。还有俗语“宁看牛皮打架(皮影戏),不看尻子里说话(木偶戏)”,意思是皮影戏比上木偶戏要有趣。但皮影戏显而易见的限制是需要照明条件,适合在昏暗的场所表演。

凉州木偶戏全集播放 非遗文化凉州木偶戏黑虎坐台(1)

凉州木偶戏《黑虎坐台》剧照

《黑虎坐台》是马登岐戏班表演的一场精品木偶戏,时间长度为10多分钟,讲述的是赵公明和三霄仙子的故事。

根据《封神演义》中的内容,赵公明在峨眉山罗浮洞修行,受到商朝太师闻仲的邀请来与姜子牙等为敌。赵公明骑着黑虎,手持双鞭,骁勇善战,还拥有定海珠、缚龙索等厉害法宝。在遭遇挫折后,赵公明从三个妹妹三霄仙子处借来了金蛟剪。三霄仙子是云霄、碧霄、琼霄三姐妹,骑乘青鸾、花翎、鸿鹄等神鸟,拥有混元金斗、金蛟剪等法宝,在三仙岛修行。

后来,赵公明被散仙陆压的“钉头七箭书”所灭杀,三霄仙子便下山为兄长报仇。三霄仙子摆下了“九曲黄河大阵”,威力无穷,但无奈天意难违,在原始天尊和老子等师长的降维打击之下,难免阵破身亡。

最终封神榜封神,赵公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率领四位部下迎祥纳福,追逃捕亡。四位部下是招宝天尊萧讳升,纳珍天尊曹讳宝,招财使者陈讳九公,利市仙官姚讳少司。这个赵公明,正是民间所说的“财神”。

而三霄仙子也被封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三霄娘娘执掌混元金斗,主管人世间的投生转世。

木偶戏《黑虎坐台》演绎的是赵公明和三霄仙子生死别离的场景。赵公明自述了与西岐将领大战的经历,表达了深深的不甘和难舍,三霄仙子则表达了对兄长的依恋和报仇的决心。兄妹四人哭诉一番,赵公明无奈还是离开“黑虎玄坛”在“引魂幡”的指引之下,奔赴“封神台”。

原来,《黑虎坐台》讲述的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其实是赵公明骑着黑虎坐的“黑虎玄台”。

其唱词如下:

三霄(云霄,碧霄,琼霄):

申道兄洞中把信传,我兄长西岐把命丧。

姐妹三人忙把西岐下,要与兄长报仇怨!

赵公明:

半空中雷声响银光闪闪,罢了,三霄妹,三妹妹,三霄妹呀!

云头上打坐着黑虎玄坛。

缠海鞭拨云头望下观看,我一见三霄妹十指相连。

太师闻(仲)下西岐排兵布阵,兵不胜罗浮洞来把兄搬。

兄下山随带着宝贝三件,定海珠罩火袍缠海铁鞭。

头一阵杀周兵亡魂丧胆,第二阵兄战败十二大仙,

第三阵杀子牙闻风逃窜。

周营里众门人都是神仙,

杨二郎他凭的七十二变,李哪吒他凭的乾坤宝圈,

雷震子展双翅空中鏖战,龙须虎抓石头扳倒泰山。

金蛟箭把燃灯梅鹿剪断。

三霄妹呀,三妹妹,七箭书将为兄祭死歧山。

白昼间多受些风吹日炼,到晚来炼尸台白骨悬天。

三霄妹若念起同胞生养,下西歧与为兄大报仇冤。

正讲话引魂幡空中招展,放大声哭奔在封神台前。

罢了三霄妹,三霄妹,三妹妹啊!

三霄:

我一见大兄长走得远,不由叫人操心间。

我在此间莫久站,要与兄长报仇怨!

凉州木偶戏全集播放 非遗文化凉州木偶戏黑虎坐台(2)

三霄仙子

作者简介:赵大泰,武威人,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硕士,挚爱凉州文化,致力于凉州贤孝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文章转载自“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