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1)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2)

11月14日,ELLEMEN电影英雄盛典开始前,工作人员来回奔走,表演嘉宾穿着休闲在台上彩排,乐队在旁调试设备,媒体同行准备着一会儿去艺人房间的采访报道。作为专门为幕后英雄开办的盛典,嘉宾状态倒很放松。能让幕后的电影人放松,这是对他们努力工作的另一种褒奖吧。

这种宴会演员没有直接宣传需求,却给聊天创造了一个舒服的环境,与张颂文聊完,我给朋友说,好久没有遇到这么有趣的人了。朋友回,也好久没有人跟我聊梦想了。


张颂文是谁?

他因出演《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官员老唐的角色,突然被观众熟识,他轻描淡写的说:“其实每一次表演都是我的普通工作,突破是别人的定义。”

他零四年因为免费指导全组演员演戏,口口相传,后来林志玲、钟汉良等明星都接受过他的表演指导。他说:“天下学生皆是学生,要传道授业,不需要看明星这个外壳来做评估。”

这次聊天让我看到这些闪光点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人。好演员都是生活家,是最近做演员的片单和采访最大的感受。

现在谁还会真正的热爱生活呢?

也许,看完张颂文的故事,你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的方向?


*以下内容为张颂文自述


1、

我爸是机关领导

在他们吃饭的包间当服务员,他没认我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3)

当时张颂文工作的韶关迎宾馆旧照,07年已拆除

我五岁上的小学,职业高中也只需要两年,我比同龄人早三年出来工作。在学校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说白了就是服务员。

我做过三年的服务员,后来当上了经理。

我爸是机关干部,我做服务员的酒店是他们公务经常吃饭的地方。特别记得有一次,我服务他们那个包间,给他们倒水。我爸和同事在吃饭,他的同事就问他:“老张,你家儿子在哪高就?”

我爸都不敢说,这个服务员就是我儿子。

其实,当时我挺难过的,他没说我是他儿子,但是我能理解他是为了保存我的颜面,而不是他的。他其实是没有这种“荣誉感”的人,他可能觉得如果当着领导面说这是我儿子,领导一定说:“别闹,开玩笑,不可能吧。”


2、

90年代月入两万,比工薪阶层高几十倍

24岁了,进入人生迷茫,一结婚人生轨迹就这样了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4)

做导游时的张颂文,那时他19岁


94年做服务员升到经理,一个月能拿2000多。同时,跟堂哥开了个大排档,炒田螺,一晚上能卖200多份,一个月也能拿到5000块。

后来还在我家市委大院的对面卖汽水,有一个大冰箱的那种。我爸劝我,能不能别干这些。

当时很忙,没出去旅游过。就在想有没有工作是又可以旅游,又可以不用给钱,还可以挣钱的。那导游最好了,那时一个月能拿到1万多到2万多。差不多是当时工薪阶层的几十倍工资收入。但有钱了,却不知道怎么花。

做了5年导游,想去的地方基本都去过了。

那时24岁,90年代在广东,要考虑结婚了。我在想要不要结婚,但,一结婚,你的人生基本上就是“比较正常”的一个轨迹了。

然后,突然就进入了很迷茫的阶段。



3、

24岁开始思考人生热爱不晚

高龄,零表演经验,一次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5)

北电表演系团建,站在最前面的张颂文


我二十四五岁才开始想能不能找一个真正爱好的工作。

当时有个朋友跟我说:“你既然喜欢看电影,就去做电影呀。”这句话当时就像触电一样。

1999年,我辞职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当时想报考导演系,但那年导演系不招生。

招生办的老师说:“先考个别的专业呗,导表不分家,先考一个表演系呗。”

我当时理解错了,以为导演系也是表演系,表演系也是导演系。

然后,就去考了表演系,一次就考上了。现在回想,考表演系我太占便宜了。

北电考试考4个选项,声乐,台词,表演,形体。除表演外,其他考的都非常糟糕。

唯独考表演的时候,可能上天需要在我24岁这一年做一个分水岭。

老师给你抽的题目是,你们一个旅游团,到一个荒岛上,遇到12级台风,船不能来接你们了,你们怎么办?

25个人做这道题谁能做的过我,我当过5年导游。

我清楚记得当时我们出去讨论题目的时候,有的学生说想演一个黑社会,有的说想演一个挖金矿的老板,有的想演一个瞎子,最后大家分完了,我都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

我完全门外汉,零表演经验。我觉得他们都特别厉害,他们聊的故事也特别完美。

最后他们问谁来当这个导游呀,所有人都说:“不当,不当。”

我说:“那我来当这个导游吧?”

大家都说:“诶~他来演吧,这个导游最难演。你来,你来。”

上了台,他们在那边七嘴八舌在那聊各种剧情的时候,突然有个人说:“问问导游吧。”

然后我从那个时刻接过话题,滔滔不绝。现场的考官都傻了,说你演的像真的一样,像真的当了导游一样。

我说:“对,我就是当过导游。”

张华老师,李克己老师,这两位老师是我的恩师,当时的系主任是齐士龙老师,也是黄磊的老师,后来,他们跟我说:“我们感动的是,你有社会阅历时,去演一个真实经历和发生的事情,你是不用演的。

当时电影学院从来没有招过这么大年纪的人,这个年纪都可以当老师了。所以,我们下决心要把你召进来,招一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10年的人,挺好的。希望将来你把阅历放进表演。”



4、

毕业即失业

和周一围面了几百个剧组,一个角色都没得到



一开始我根本不属于这个行业,考电影学院不是靠能力考上去的,现在很多人问怎么考,我说靠运气。但,我很难解释清楚什么叫运气,这就叫运气吧。

可我的运气没有很好,头几年没戏拍,2002年到2004年,我几百次面试都栽了,我归纳跟能力无关,你都没用我,怎么知道我没能力,就是你衰(sui)。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6)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7)

张颂文在《演技派》中,回忆往事


当时留校当老师,09年离开,我搬到了顺义的农村居住,一是因为市里的房子租金涨价了,我有点承受不起了,二是因为我小时候曾经在农村生活过,这样的居住环境我很熟悉,也容易让我感到舒适。

没戏拍的时候,只要承担得起来回2000多的路费,过年都会回到老家,跟父母待一两个礼拜。



5、

为了获得一份演员的工作,免费指导全组演员

成为演员之前,先成了明星的老师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8)

张颂文与《乘龙怪婿》剧组人员合影

04年拍《乘龙怪婿》时候,他们要用我的唯一理由,因为我是北电表演老师,可以帮剧组承载演员表演的培训。

我为了获得那次角色,我说:“可以。”

他说:“免费的哟。”,我说:“可以。”

一开始我以为是教一个人,去到现场,有7个主演。而且说没有一个人拍过戏,都是广东的新人,模特什么的,于是在开机前,封闭起来七天来指导新人怎么在7天之内学会表演,并且能胜任角色。

这应该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表演指导。

从那时候开始就陆续很多的邀约,因为后来这些演员也给我介绍别的演员,导演也给我介绍别的剧组,然后就多了。

为什么能教表演,你能看到学生的问题,可以给予修正的方法。

比如说,我要去演一个生离死别,那我在想一个人面对生离死别是什么样子的?

我知道我肯定演不出来,很模糊,没有深刻的概念。我就要去那些生离死别的地方看看。

于是会去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看各种离别,但这里没有生死呀,那我就会去一个更极致的地方殡仪馆。

在这里你就会一下子看到,人世间生离死别的人是哪种情绪,然后把看到的演在角色里边,所以说表演老师的方法有一个好处就是,我看到一个问题,能想到一个解决办法。



6、

我演的75%都是烂戏,但需用同样的方式对待

差剧本差着演,这样的人不会有未来

如果说我演了40部电影,我猜30部都是烂的。

怎么知道它烂呢?透过别人评价才知道,大家看完整个戏说这个戏太烂了,你怎么也会接。

不是你要不要去接,它能找我演我已经很感谢它了。在我没戏拍的时候,我是不会挑质量的。

我身上可能不会有傲骨吧,有傲骨的人应该是宁死不吃嗟来之食,我这种人是为三斗米折腰的人。

我接到烂戏的方式和处理其他剧本一样的处理方式,我不会认为你的戏烂就烂演。

能够在大家认为的烂戏里面能尽力的演好,也算是我对工作的态度吧。

如果差剧本差着演,好剧本好着演,我估计这样的人不会有未来的。



7、

我常常和导演有分歧

毕竟我不是一个木偶,我是一个创作者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9)

张颂文日常照


我常和导演有分歧,但是从来不影响我们成为很好的工作同事,我相信一个好的导演他是允许我在创作中有分歧的,毕竟我不是一个木偶,我是一个创作者。所以这种分歧大部分导演是很喜欢的。

有一回我演一个角色是一个放高利贷的涉黑人员。

我就问导演这个人放高利贷的数目有多大?

他说:“他公司准备上市。”

我一听公司都要上市了,对不对,那得有3个亿以上。

他说:“肯定有。”

那我在造型上我提出来,我想造型成知识分子,带着金丝眼镜,但他不是近视眼是平光的,把自己装扮的很有文化的样子。

导演不同意,觉得他一定要穿貂皮大衣,大粗金链。

我说:“抱歉,我见过这类人,他们极力的想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一个涉黑的人员,而且他公司都要上市了,还得面对证监会呀,还得去跟股东阐述呀,所以他不可能让别人看出他像黑社会。

他不就是想洗白,不就想成为一个大家觉得他是做正当职业的人么,所以他穿着一定是一个很正常的,甚至比正常还正常的一个人。”

导演说:“不不不,电影电影,还是要高于生活的,要让这个人一看上去就是一个坏人。”

那他既然要这样,那就这样呗。

我这个人没太多斗争精神,人家给我们这碗饭吃,拿人钱财,得有一个敬业的态度。

演员的敬业其中有一项职业标准就是,当演员的想法和编剧以及导演的想法发生冲突的时候,最终要以导演的版本,导演有最终裁决权。

这个是不能违背的一个职业道德。



8、

拍《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前,去机关单位体验生活

“我没觉得我演得多好”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10)

张颂文在《风雨云》中的片段


演这部戏之前跟平常一样,只要涉及行业的角色,我都会提前体验生活。

我用了15天的时间去找了一个事业单位上班,每天跟他们一起办公,然后一起吃食堂,一直待到过年休息。年28那天,他们要放假了,我没办法继续体验了,要不会持续到电影开机。

他们最后一次开会叫我参加,当时我就在捕捉这类工作的人的状态细节,我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他们的外壳。

你演一个角色之前分析这个角色,他的喜好、学历、兴趣,业余时间会做什么。你把它所有的细节都分析出来了,你自然就知道去演一个人的灵魂了。演一个人不应该是演他的皮毛,应该演他的思想。

做功课找到角色的内,观察生活找到这个人的外,内外结合就能演一个活人。

对于我来说,每次演戏方法是一致的,只不过大家爱聊这部电影。

我没觉得我演多好,演的很一般。

每一次表演对我来讲都是一个普通工作。



9、

演员要学会加戏,细节的细

谁演得够仔细,谁就是活人


加戏,它不代表抢戏,加戏的戏在我看来是细节的细。因为演戏的戏也是细节的细。看谁演的够仔细,谁就是活人。

昨天(11月13日)在贾樟柯监制的《不止不休》剧组我刚演完一场戏,他们说我的细节特别好,但我没觉得有多好。

我演一个2003年非典时期的传统纸媒的一个记者。

有一场戏,有一个小记者我想推荐他入行,他就跟着我走,一路走,一路说话,走到一个角落里。

我一看,那个角落里有很多咖啡用具,我走过去撕开咖啡包,倒进伴侣再倒咖啡,调均匀后加水。

但加水之前,我拿勺子对着里边的粉搅拌了一下之后,拿起沾了一些粉末的勺子,我放在嘴里舔了舔它。

导演说,刚才那一下,太好了。

我心想,没那么好,生活而已么。

我问你,一罐酸奶撕开以后,你会不会跟我一样舔一下盖?你肯定会说:“对,对,我也是这样。”

最宝贵的是,你演戏也会这样,就真实了。

做你生活中一切的细节,它就是角色的细节。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11)

“台前幕后皆英雄”,正是无数兢兢业业的台前幕后工作者默默耕耘,才带动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向上。张颂文这次把年度美术指导,亲手颁给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钟诚。ELLEMEN电影英雄,明年见。




一篇人物稿就像电影一样,需要通过剪辑才能呈现流畅的故事线,但有两段舍不得删除。一段闪回和一个片单,我想说,不是每一个人一开始就学会表达的,张颂文在做演员前,也经历过这样“灰暗”的时刻。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12)

你可能很难想象,我小时候是有语言障碍的人

从农村到城市,一张嘴就被叫乡巴佬


小学到初三之前,我是一个有表达障碍症的人,是一个极度内向和自卑的人。

我爸是部队的,原子弹铀矿的兵工团的一个干部,所以之前我们住在一个深山里。他从部队转业到广东韶关,进了公务员的队伍。全家因为这样,就跟着父亲到了城里去。

自卑的来源可能觉得自己是从农村来的,然后突然到了一个城市里,语言不通,我说的是客家话,不是纯正的广东话。

一张嘴别人就笑你,笑你乡巴佬,笑你是农民,所以越不敢,就越不敢说。

到了高中以后,我的广东话已经很流利了,也没有太多人知道的秘密,没什么认识的人,我就可以重新开始。

当导游是最锻炼我的,我在车上讲解,一个路程4个小时要讲满是基础要求,逼着去练习语言能力。再到后来当演员,更懂了自我表达。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13)

衣服上有玻璃碴子,抖掉就行了

我现在看到玻璃瓶装饮料,都会有心理阴影


做服务员之前,做过很多短暂的体力工,印象深刻的是在一家汽水厂工作,到现在玻璃瓶装的汽水我是不喝的。

一开始是洗瓶子的工作,玻璃瓶回收,全扔大池子里去,池子里的漂浮物随着水流出来,我需要检查瓶子还有没有残余的污垢,有的话我穿着到胸口的雨衣,顺着楼梯爬进池子,摇一摇倒出来,不论它再怎么洗干净,我都觉得是不干净的。

洗了一段时间,换到流水线贴标。瓶子先灌汽水,然后灌二氧化碳,最后摁瓶盖,流水线过来我拿一摞商标和浆糊快速的把商标贴在瓶子上,一天8个小时,一天3块5毛钱。

瓶子经常因为汽太多,会爆。虽然带着电焊工人的那种头盔,还是害怕。有时候玻璃碴子会挂在衣服里。

吃饭的时候,抖掉它就行。



#说说你很晚才找到的热爱的故事#


林志玲全部亲吻戏(钟汉良都是他的学生)(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