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战神”,很多人都会联想起项羽,白起,霍去病,关羽这些名将,但是有这样一个人,他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是一提起他,所有人都得靠边站,他便是中国历史上打仗最凶猛的文人,常胜将军陈庆之。

陈庆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著名将领,他出生庶族,也就是普通的读书人家庭,在门阀制度森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庶族出身就意味着在政治前途上将无出头之日。不过万幸的是,陈庆之跟对了主人,也就是萧衍,南梁王朝的建立者。

陈庆之连破三十二座城池(千兵万马避白袍)(1)

陈庆之自幼便是萧衍的随从,属于伴读一类,且棋下的非常好,当时围棋风靡一时,萧衍更是痴迷成性,通常挑灯彻夜与人对弈,经常使他的棋友们疲于应对。唯有陈庆之精力旺盛,随叫随到,这让萧衍对他格外赏识。

501年,萧衍杀掉南齐末代皇帝萧宝卷,自立为帝,建立梁朝。他任命当时年仅十八岁的陈庆之为主书,附属于中书省,所以,陈庆之是被作为文人对待的。史料描述陈庆之“射不穿札,马非所便”,也就说陈庆之不但不会射箭,也不会骑马,连普通的弓都拉不开。不过陈庆之并不甘心于在这个文职位置上一直待下去,他“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地利”,“散财聚士,常思效用”,冷静的观察时局,散尽家财以聚人心,期盼有一天可以为朝廷效力。就这样一待就是二十年,终于在他41岁时,机会来了。

出征徐州

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失败,在彭城投降南梁,梁武帝萧衍命陈庆之为英武将军派兵前去接应。这次行动很顺利,陈庆之完成任务回来后即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并带领两千人送萧衍养子萧综入镇徐州。北魏眼看徐州失守,派大将元延明率两万大军来攻,修筑堡垒阻挡梁军后退路线,陈庆之直接来攻,“进薄其垒,一鼓便溃”,简短八个字的记述,一鼓即击溃敌人防线。虽然陈庆之告捷,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却是出人意料,萧综竟然抛弃军队连夜投降魏军,导致梁军溃乱,再遭到魏军攻打时,梁军大败,只有陈庆之机敏夜退,所带部队全部生还。虽然此次战役失败,但是陈庆之展露了他的军事才能,让所有人耳目一新。

出征寿春

526年,北魏内部出现动乱,南梁乘机派安西将军元树攻打寿春,由陈庆之为假节、总知军事。此战梁朝大捷,拿下了五十二座北魏城池,俘获75000人。萧衍直接升任陈庆之为东宫直阁,赐关中侯。通过这次战斗,陈庆之已经正式成为一名能征善战的大将。

涡阳之战

527年,陈庆之与领军将军曹仲宗联合进攻北魏涡阳,北魏派遣将军王元昭等率军十五万赶来救援,其先锋部队到达距城四十里的驼涧驻扎。陈庆之跃跃欲试想前去迎战,但参军韦放认为不妥,劝他勿要轻举妄动,然而陈庆之认为“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于是,陈庆独自率领轻骑二百多人长途夜袭北魏先锋部队,结果大破敌军,使得魏军人人震惊恐慌。

陈庆之连破三十二座城池(千兵万马避白袍)(2)

接着,梁魏两军对峙,从春打到秋,将士们苦不堪言,之后,魏军在梁军阵地之后修筑堡垒,想以此钳制梁军,梁军听说后,军心不稳,欲撤退,陈庆之在营门大声陈词鼓舞军心,使人心安定。当时魏军修筑了十三座堡垒,陈庆之连夜突袭,一举连克四座,之后梁军使计迷惑魏军,并发起凌厉攻势,剩下的九座堡垒也先后被击溃。梁军乘势追击,大败魏军,此一战,魏军全军覆没,从此,北魏日渐式衰。梁武帝萧衍对陈庆之在此战中的表现大加赞赏。

北伐北魏

528年,北魏内乱,契胡首领尔朱荣攻入洛阳,大肆屠杀北魏皇室和朝臣,是为“河阴之难”。魏国皇族之一的北海王元颢投奔梁国,并请梁出兵助其称帝。梁武帝出于战略考虑决定出手援助北海王,他命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七千人护送元颢北归。当时魏境内兵力约有近百万之众,以七千对百万,可见萧衍对元颢也没有抱太大希望,这简直等于送羊入虎口,但是陈庆之毫无畏惧,而且经过此役他将立下不世奇功,名扬四海。

529年,陈庆之率兵七千护送元颢自铚县(今安徽巢湖市附近)出征,他让全军将士全部身穿白袍,由此掀开了“白袍将军”陈庆之千里奔袭,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的惊人功勋。

魏国大将丘大千领兵七万在睢阳分筑九个堡垒以抵御陈庆之,陈庆之率军前来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攻破了三垒,邱大千自知不敌,弃城投降,元颢在此地称魏帝。接着,七千白袍军继续挺进,四月二十日,陈庆之进军考城,大败魏元晖业羽林军两万人。五月,魏国大梁城守军望风而降。

陈庆之连破三十二座城池(千兵万马避白袍)(3)

陈庆之于是率兵向西,鞭指魏都洛阳。魏全国恐慌,组织兵力三十万由大将元天穆率领向荥阳进发,意欲对梁军进行合围歼灭。荥阳城坚,梁军久攻不克,军心动摇,陈庆之对全军将士说道:“魏国援军即将到来,我们不可在平原与他们骑兵相抗,否则必败无疑,所以我们今天必须要攻下荥阳城,不然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这一番话极大的激励了士气,结果“一鼓悉使登城”,只一鼓便攻陷了荥阳。不久,元天穆领兵前来,陈庆之率领三千骑兵出城迎敌,“大破之”,魏军大将鲁安乞降,元天穆等单骑逃走。在荥阳城补充军需,略作休养之后,陈庆之继续率军向洛阳进发,五月二十四日,攻陷虎牢。

消息传入洛阳,魏孝庄帝元子攸大惊,不得已向山西撤退,五月二十五日,元颢入洛阳,改元建武。由此,陈庆之带着元颢千里奔驰,披荆斩棘,一路过关斩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七千白袍军从安徽打到了洛阳,粉碎了数次大规模的围歼,剿灭了战斗力强悍的鲜卑精锐,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魏国人称他“白袍将军”,白袍也成了魏军的噩梦。

陈庆之占领洛阳后,由于孤军深入且魏国组织大军反扑,元颢也落入了敌手,只好向南撤退。北魏大将尔朱荣亲领三十万大军追击,两军三天内打了十一仗,均被陈庆之击退。当陈庆之回撤到河南登封境内率部渡河时,突遇“山水洪溢”,梁军瞬间死散无数。陈庆之则是活了下来,他落发为僧以掩盖身份,辗转逃回南梁。

这次北伐北魏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以七千之众连克魏军,以少胜多,直至北魏国都洛阳,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神话。陈庆之的北伐对于北魏来说是个耻辱,所以《魏书》里只字不提,而《梁书》里又大加渲染,除去里面的过分神话和泡沫,陈庆之的战绩依然在历史中所罕有,毛泽东在读到陈庆之时,也感叹:“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