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乘数的提高基础货币会增加吗 货币乘数快8倍了(1)

7月份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中国目前的货币乘数已经超过7.95倍,这会有什么问题吗?当然。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时,货币乘数9倍。如何计算货币乘数?一般而言,中国多年使用的公式是:货币乘数=M2/基础货币。在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被计为储备货币,而这个储备货币数据,常年维系在32万亿元到33万亿元之间,基本保持不变。这就是说:中国M2供给的增长,全凭货币乘数的不断提高。大致如图1显示,但图1仅仅统计到今年1月份,图中显示去年8月达到7.52倍,而7月已经攀升到7.95倍。

货币乘数的提高基础货币会增加吗 货币乘数快8倍了(2)

图1:中国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关系

数据说明:所谓货币宽松,不过是央行刺激信贷的结果。事实是: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央行、银保监会的历次会议,都在敦促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这样做的结果是:央行基础货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单纯依靠银行的贷款变存款,存款再变贷款——如此循环,放大货币乘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这与保罗·沃尔克当年发明的“单一利率调节”的货币政策方式密切相关。所谓“单一利率调节”的核心要义就是:“不投放基础货币,而单纯依靠货币乘数推高M2”,这是典型的新自由主义理论——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但我们需要意识到:中国金融改革恰恰与这样一个时代重合,改革结果难免不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

但这样一套货币政策方式是否存在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央行开始反思,并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第一,什么是金融资本至高无上的金融资本主义?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货币乘数推高M2的货币政策方式,实际是把货币发行权和铸币税一并赋予了商业金融机构——金融资本,同时也赋予金融资本以国家控制的权力;第二,金融资本获得货币发行权,实际就获得了一个“神秘的粥锅”,它们可以向粥锅里不断兑水而获得自己所需要杠杆,最终造就了一个接一个的金融危机;第三,金融资本变成独立的“财富再分配”的工具,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等等。

货币乘数的提高基础货币会增加吗 货币乘数快8倍了(3)

我们的研究发现,如此货币发行至少会形成三条“递进”的逻辑线:其一,货币乘数越高,货币流转速度越快,货币流转周期越短,金融短期化越严重,从而导致“不缺资金但缺资本”的金融格局;其二,金融越是短期化,金融市场短期资金需求越大,结果会导致金融规模大大超越实体经济需求,导致金融市场上短期资金规模过大,而适应实体经济需要的资本过少;其三,整个经济社会短期金融投机盛行,而实体经济所需要的金融环境却变得越来越差,其结果必然是所谓的金融、经济一起“脱实向虚”。

这样的逻辑线对不对?需要有关政策当局认真研究。但无论如何,我们严重怀疑“不投放基础货币,而单纯依靠货币乘数推高M2——单一利率调节——货币政策方式”的可持续性,因为它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它必须要有足够而符合国家经济体量的国家信用去支撑,这个支撑的核心应当是:以国家信用基础上的主权货币发行,而不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货币乘数。

目前,中国货币乘数已接近8倍。如此之高的货币杠杆,会否导致更高的金融杠杆?会否导致更更高的经济杠杆?目前,中国各个方面的杠杆率都非常高,是否与此密切相关?应当看到:“不投放基础货币,而单纯依靠货币乘数推高M2”的货币政策方式,实际是商业信用挤出国家信用,其结果导致商业信用爆炸式膨胀,而国家信用又失去了主权货币发行的支撑,两头儿都将变成杠杆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