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解析蔡元培作为中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考试中是怎么样考查的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蔡元培把教育分属于两个世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蔡元培把教育分属于两个世界(蔡元培和他的教育)

蔡元培把教育分属于两个世界

一、考情解析

蔡元培作为中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考试中是怎么样考查的呢?

在考试中,蔡元培的考查主要是以单选、多选题为主,对于该人物的主要事迹、思想进行考查。

了解了考情以后,蔡元培的学习我们今天主要从“五育并举”、“北大改革”、“教育独立思想”这三个部分来进行了解学习,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这些比较繁琐的知识点梳理好。

二、考点解析

(一)人物简介

蔡元培,字鹤卿、仲申、民友、孑民,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出生在良好家庭的蔡元培从小就表现优异,25岁就考取了进士,随着清朝灭亡,蔡元培在进步思想的感召下,逐渐转化为一位革命家和教育家,致力于用教育救国救民。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一职,面对当时中国教育的现状,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6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就北大当时花天酒地的校园风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受中国教育波折起伏的命运启发,蔡元培提出了教育独立思想。由于对中国教育界的影响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二)五育并举

1.军国民主义教育:主张为体育。蔡元培认为: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面临列强侵犯的危机;从国内来看,须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所以需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军事化教育。

2.实利主义教育:主张为智育。蔡元培认为:要想提高国力,除了注重武力的提高,还要注重生产力的提高。因此,须通过实利主义教育来起到富国的目的,提高国家经济水平,进行科学技术教育。

3.公民道德教育:主张为德育。公民道德教育在五育中处于核心地位。蔡元培将西方教育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与中国的“义、恕、仁”相联系,注重在学习西方思想的时候能够避免被西方文化同化。

4.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是五育中的最高境界、最高表现。蔡元培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现象世界是指我们现实中的世界,蔡元培认为在通过教育满足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人们的实体世界,要求人们遵循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

5.美感教育:主张对为美育。蔡元培认为要想实现世界观教育,需要以美育为桥梁,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之中。

(三)北大改革

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提出一系列的措施:

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这是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第一步。他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但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只为做官,因此,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认为大学是包容各种学问的机关,应当广泛地吸纳各种人才,先后聘请了陈独秀、鲁迅、胡适、辜鸿铭等人作为老师,并开启了高等教育招收女生的先河。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为了贯彻落实“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蔡元培主要在北大建立了全校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全校最高行政执行机构、全校教务传导机构等,把治理大学的任务交给了教育家。

4.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扩充文理,改变轻学重术的思想,从文、理、法、工、商改成文、理、法。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学年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四)教育独立思想

蔡元培在《新青年》中提出教育独立思想,主张:教育行政独立,进行大学区制;教育经费独立,各区教育经费由本区抽税充用;教育学术独立与内容独立,教育方针保持稳定,不受政治影响;教育独立于宗教,不受某种信仰干扰。

三、试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体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是( )

A.五育并举 B.活教育 C.泛智教育 D.爱的教育

【答案】A。解析: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