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领袖用典以史为鉴(1)

为什么说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领袖用典以史为鉴(2)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二十国集团要从历史大势中把握规律,引领方向。人类发展进步大潮滚滚向前,世界经济时有波折起伏,但各国走向开放、走向融合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2018年11月30日

为什么说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领袖用典以史为鉴(3)

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出席并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这是出席第一阶段会议。

原文

为什么说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领袖用典以史为鉴(4)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旧唐书·魏徵传》

为什么说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领袖用典以史为鉴(5)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中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含义是用铜当镜子,可以检查衣冠是否整齐;用人当镜子,可以检查自己的优缺得失;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

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徵的故事。魏徵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贤臣,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徵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徵立碑,并亲自撰写碑文。唐太宗时常想念魏徵,感叹地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徵比作一面镜子。

不管是照镜子、对照别人,还是对比历史,都起到了借鉴的作用,借鉴优缺点、借鉴兴衰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会消亡,但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却是有迹可循的。指出:“今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周年,也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10周年。尽管世界经济整体保持增长,但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未消除。”所以我们要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从中获取智慧、认识规律、把握方向。人类发展进步大潮滚滚向前,各国要顺应走向开放、走向融合的大趋势不动摇。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各类风险加快积聚。呼吁:“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面对重重挑战,我们既要增强紧迫感,也要保持理性,登高望远,以负责任态度把握世界经济大方向。”一要“坚持开放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二要“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三要“坚持创新引领,挖掘经济增长动力”;四要“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引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旨在强调借鉴历史经验的重要性,而各国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始终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二法宝,这是从历史大势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既是经济规律使然,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为什么说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领袖用典以史为鉴(6)

为什么说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领袖用典以史为鉴(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