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方序 许紫莹 祁骥 明洋

心情紧张老以为自己得病了(健康读本一直阴)(1)

春节过后,全国多地已平稳度过了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钱报记者了解到,杭州各家医院发热门诊人数持续下降,春节期间新增新冠病人数量不多,ICU里的危重症患者也在陆续出院。

虽然很多人已经感染后阳康了,但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随着新冠病毒不断突变,未来还会有重复感染的风险。

不少没阳过的高危人群,至今还在居家“保阴”。那么,他们是否可以恢复正常出行、社交,又该如何做好防护?

广场舞领队阿姨担心感染

停掉所有社交焦虑症复发

年后,浙大二院精神科郜彬医生收到了刘阿姨的“郜医生,我想把药加到一片,你能帮我开一下吗?”他很纳闷,之前不是已经停药几个月,怎么又要加药量了?

60多岁的刘阿姨是郜彬的老病人,几年前她因不适应退休生活患上焦虑症,快要康复时丈夫去世,焦虑情绪又卷土重来,所以一直在服用抗焦虑的药。

“去年开始,她状态慢慢好起来了,经常和小姐妹去跳广场舞,还当上了领队,门诊的时候说起这些可兴奋了,我们就把她的药量慢慢从1片降到1/4片,后来就停药了。”

因为疫情缘故,郜彬已经几个月没见刘阿姨,没想到她的焦虑症再次复发,症状还比之前更重了。仔细询问才知道,她为了避免感染一直待在家里,买菜用手机软件,配药请社区帮忙,广场舞更是不敢去跳,直到现在还不敢出门。

郜彬说,这段时间不少焦虑症的老病人都出现了复发或加重的情况,其中阳康患者大都自述存在失眠、乏力、注意不集中、记忆减退、焦虑、抑郁等困扰,而刘阿姨这种没感染过的人则主要表现为焦虑加重。

心情紧张老以为自己得病了(健康读本一直阴)(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刘阿姨来说,失去社交是病情进展最主要的原因。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仅在于人的自然性,更重要的是在于人的社会性。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也就失去了天然的社会和心理支持系统。”

郜彬在电话里给刘阿姨做了几次心理疏导,告知她目前感染高峰已过,她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基础疾病,可以出去走一走。在他的劝导下,刘阿姨同意先不加药,人少的时候去钱塘江边转转,约上一两个小姐妹喝喝下午茶。

没阳的人群尽快接种加强针

可以到空旷的地方散步透气

同样居家“保阴”的还有94岁的白爷爷,去年12月份以来,他已经将近2个月没有迈出家门,只能站在窗边感受春天的气息。

新冠疫情政策调整后,高龄、身患基础疾病的他在女儿的建议下足不出户,取消了散步、推掉了聚会,连大年三十都只有他和保姆两个人在家。严格的防护下,他至今都没有感染新冠,安稳地度过了春节。

但随着天气转暖,老人家有点待不住了,几次和女儿提起想出门散心,还想去医院把拖着没做的日常检查给做了。

女儿对此纠结万分:一方面担心老爸憋出情绪问题,另一方面害怕他出门后躲不过病毒,“毕竟九十多岁了,他好几个老伙伴都走了,可不敢冒险。”

浙大二院感染性疾病科赵丽英副主任医师说,冬末春初本来就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的时节,除了新冠之外,流感、支气管炎、哮喘等也容易袭击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所以子女的谨慎和担忧不无道理。

但她也不主张“因噎废食”,完全宅家不外出,“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选天气暖和的时候适当出门透透气,对老人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尽量去人少空旷的地方,避开商场、景区、餐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她说,如果之前感染高峰期延误了治疗,现在可以正常来医院专科门诊就诊、检查、配药了,但依然要做好防护工作,保护好自己。

子女对老人的支持也同样重要,打电话、通视频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阳康后的子女可以去探望老人,如果担心衣物上携带新冠病毒,可以进门时多喷一些酒精,或者更换衣物,聊天时适当保持距离。”

另外,赵丽英建议至今没阳的老人接种第四针疫苗,提升保护力。即便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只要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也建议接种。

阳康和保阴的老人都可进补

维持身体正气充足抵抗外邪

冬季向来是进补的好时节,但这个特殊的冬季里,不少人因为新冠感染耽误了进补,现在还来不来得及补上呢?

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弘教授表示,中医向来重视“治未病”,正确使用中医药进补可以有效提升人体正气,帮助身体形成免疫屏障,从而有效防范复阳或新冠二次感染,不管对阳康还是保阴的老人都大有裨益。

膏方是冬季常见的中医药补品,感染新冠病毒后,未转阴时,应先暂停服用膏方。在中医看来,新冠属于外邪侵袭,这时滋补会助长邪气。等症状消失后,机体虚弱,再继续膏方进补是可行的,有利于正气的恢复。

心情紧张老以为自己得病了(健康读本一直阴)(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膏方调补,增强人体正气,病邪就不容易侵袭。但需要注意的是,膏方讲究一人一方,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辨证开方,这样才能吃出效果。”

她建议,饮食上要以补正气为主,以维持身体正气充足、调畅以抵抗外邪。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强健,才能将吃进去的饮食化生成人体所需要的水谷精微。

建议可少量多餐进食,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保持食物的多样化,注意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奶类、谷类食物;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优选鱼虾、禽肉和瘦肉,少吃肥肉,饮食清淡不油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油腻食物。保证饮水量,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也可以通过药膳进行食养和食疗,结合冬季气候特点,推荐使用雪梨罗汉果水、白萝卜蜂蜜水、梨汤、山药冬瓜莲子粥、薏苡仁茯苓山药粥、冰糖橙子雪梨水、太子参瘦肉汤、虫草花排骨汤等中医药膳食疗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