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林科院和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完成了神农架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各类物种、生态环境及国家公园内的居民生存状态等方面的最全面摸底调查。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是国家公园的一个重要部门,在神农架,珍稀动物们也拥有“医疗保障体系”,享用着“严保护”的福利。记者走进救护站,探秘了这个鲜为人知的世界。
近日,在神农架国家公园,今年第九只川金丝猴宝宝“扇贝”诞生了。小“国宝”扇贝一团小小的身躯,经常被猴妈妈搂在怀里,露着圆圆的脑袋和圆圆的眼睛,萌态可掬。然而,这一派有爱的画面中,却藏着园区工作人员的担忧。
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 杨忠林:那个是刚生的那个,然后身体现在还是黑色的,因为出生得比较晚,就是个子还比较小,颜色也黑,就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担心。
据介绍,正常的小川金丝猴宝宝出生时间是3—6月份,而“扇贝”出生时间整整晚了三个多月,这个特殊的猴宝宝身形小、体质弱,再加上猴妈妈的育儿能力也不太靠得住,对于母子两个随时观察,随时提供保育服务,就成为救护中心的任务。
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小龙潭救护中心 赵勇:你要看母猴喂不喂奶,母猴要喂奶,就是我们要给大母猴,要给它的营养要供上。母猴要是不喂奶,就是我们要人工给它喂养。
除了养育小猴子,还要照顾老猴子,在救护站,一众老弱病残的野生动物,成为园区救护中心的长期照顾对象。
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院长 杨敬元:像这些动物都是老弱病残的野生动物,我们就在这个地方进行照顾和饲养,直到它死亡为止。但是如果是年轻的、有一定能力回到自然界的情况下。
对动物意外伤害的救护,是中心最平常不过的工作,不平常的是,动物们的救护不分科室,不分品种,来的患者形态各异,病情千奇百怪,救护员们除了具备十项全能的本领,还需要有不拘一格的思路。
除了一些短期、流动性伤员,还有一部分救助对象,虽然伤情并没那么严重,但是一不小心就会成了一个长期的“麻烦”和牵挂。
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小龙潭救护中心 赵勇:小熊也是去年来的,它来的时候可能只有一个月大吧,那个吃东西也吃不了。
而小熊崽虽然住的时间长,但终究会有长大和回归自然的一天,而另外有一种类型的“患者”,收治过来,可真就送不出去了。
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小龙潭救护中心 赵勇:像这个金丝猴它受伤了,在那个猴群里面它就属于是弱势群体,它就是被猴群打伤的。打伤以后,你现在给它救好,但是你放回去也不行,放回去,放回到猴群里面,那个猴群里面的猴子会把它往死打的,动物它就是有那么残忍。我们不能放了,我们现在就养在这里,养在这里供游客参观。
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福利,给其他自然生命以尊重,施予人道,是国家公园体制下保护升级的成果,也是生态和谐的温暖图景。
白化动物:从神秘传说到正式列为科研课题
在位于神农架林区的一部红外相机拍摄到的视频中,一只毛色雪白的类似小鹿的动物,在镜头前停留了几秒钟,它的脸部和形体影像被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而在同台红外相机的另一时段视频中,仍然是这只“小鹿”,与另一只形体相似,但毛色为棕黄色的小伙伴,在镜头前快速同行经过。
经专家辨认,这两只类似小鹿的动物,正是鹿科中的同一品种,叫做小麂。不同的是,棕黄色的是毛色正常的小麂,而白色的,就是传说中的白化了的小麂。在神农架,一切毛色的动物都可能出现白化现象,资料记载中的有白乌鸦、白喜鹊、白猫头鹰、白蛇、白黄鼠狼、甚至白金丝猴等十多种,大部分情况,是它们被真实地目击到而来不及拍下来。
关于神农架的白化动物,最早有影像记载的,是上世纪50年代拍摄下来的一只白化小熊。白化熊在神农架地区并不止一次被发现。关于它们的身世,最具争议的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它们第四季冰川运动时留在神农架的北极熊品种;而另一只说法,它们就是白化的黑熊。甚至有专家认为,流传中的神农架野人,也许就是白化过程中的黑熊。
中国林科院副研究员 刘芳:因为黑熊短时间是可以直立行走的,那只有它的这个后掌印的时候,这个后脚印也跟人的脚掌的形状很相似,所以当人们就只发现一排脚印的时候,就觉得这是不是又光着脚,然后这是不是野人的脚印。尤其是这种白化的黑熊,它在林子里面假设有人看得到,尤其是能看到站起来的形象,还真的是很像野人的感觉。所以,我就说很有可能就是这么长时间一直流传的野人,实际就是白化黑熊。
除了白化熊,在神农架有影像记录的,还有白化毛冠鹿、白化林麝、白化鼢鼠、白化红尾水鸲等。在它们影像从难得一见,到越来越多被记录下来,神农架科学院也正式开启了有关白化动物的研究课题。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总工程师 郑成林:我们每年都设置了专门的课题,今年我们就把神农架国家公园出现白化动物作为课题,以及通过各专业机构开展系统化的研究。
而研究发现,白化现象在神农架山林仍然呈现一个在更多物种间蔓延的趋势。
据了解,动物出现白化现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过相关记载,而有关记载中白化动物出现最集中、覆盖品种最多的区域,仍属于神农架地区。而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白化动物除了毛色改变,其余状态跟正常个体并无明显差别。
中国林科院副研究员 刘芳:从掌握的资料来看,神农架的确是白化动物种类多、出现概率也比较高的一个区域。从原来的研究结果来看,应该说它这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就是白化动物它体内缺少一种酪氨酸酶,不能够合成黑色素。但是白化对野生动物的健康繁殖好像并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它们还是可以繁衍后代的。
有探险家认为,神农架山林是一个特殊的能量场,从而导致了众多白化物种的出现。而在科学家的眼中,这种“特殊性”仍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料来佐证。
中国林科院副研究员 刘芳:神农架白化动物多的一个成因,也许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探讨。比如说自然环境的因素造成的,那可能环境里面有放射性的物质特别多,或者是它的矿物质组成有什么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然后会造成它这种基因突变,这是一种可能性。
随着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院的成立,在“大科研”的环境中,科学观测技术在不断得到创新和提高,白化物种的踪迹也越来越多地被捕捉到。它们正从一个转瞬即逝的影子,变为一个可观察、可研究的真实影像,也必将为我们解开越来越多的自然密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