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1)

前段时间,跟大家分享了一篇防止红蚁咬伤以及咬伤后该如何处理的文章,很多家长表示非常实用,同时呢,也有很多妈妈提出了新的需求——宝宝被其他蚊虫叮咬后的包块该如何处理?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2)

这不,今天就给大家安排上了。尤其是喜欢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的家长们,一定要看仔细了哦~

对于一般的蚊虫叮咬,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患处后,再涂上碘伏进行消毒,不出几天就会好了。

当然,如果不放心或者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要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

可是,对于不一般的虫子,处理情况就复杂了。

今天就说一个——蜱虫

蜱虫也叫壁虱、扁虱、牛虱、草爬子,虫体呈椭圆形,一般为红褐色或灰色,多见于花草丛、植物中,或寄宿于猫、狗等等动物皮毛内。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3)

成虫体长约2~10mm,很难被人发现。之前有个3岁女孩耳朵里就进了一只蜱虫,被发现时都已经产卵了!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4)

此外,蜱虫吸血前后的大小也不一样。在未吸血时,身体干瘪瘦小,跟米粒差不多大小,在吸血后,可增大数倍,类似于赤豆那么大,最大可达30mm。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5)

吸血后变大的蜱虫

说到这,想必大家对蜱虫有了基本的认识,接下来的重点内容,大家要仔细看哟~

01蜱虫虽小,杀伤力却极大

蜱虫虽然只有米粒般大小,但其体内却携带着上百种病原体:

在叮咬人类或动物后,蜱虫就会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播给宿主。

是不是有点出乎你的意料?这还只是“开胃菜”,看完下面因蜱虫叮咬引发的疾病,估计你会惊掉下巴: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6)

看到了吧,蜱虫叮咬所感染的疾病还真不少,多数都挺严重的。而且日常生活中被蜱虫叮咬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今年清明节期间,一名17岁女孩外出游玩,就不幸被蜱虫咬伤,身上长出很多红斑,每个直径约一厘米左右,还伴有刺痛感,经医生诊断后,需要用药治疗。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7)

还有一名5岁女童,被蜱虫咬伤后,无法站立、行走,说话也变得艰难,被医生诊断为蜱麻痹。

不过,你也别紧张,这些病一般都得在蜱虫叮咬后的24~36小时以后才可能感染,短时间感染几率不大,但也要及时处理伤口。

02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该怎么办呢?

发现被虫子叮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虫子「拍死」或「弄走」,如果被蜱虫咬了,切记不能这样做。

这是因为,蜱虫在吸血时,会把头部钻入皮肤,同时蜱虫在受到刺激后,会往体内钻,并释放出更多有毒物质。

而且,蜱虫的头部还有倒钩,所以,拍打和往外硬拉的方式都不可取,这样很容易将蜱虫的头部残留在体内。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8)

还有人喜欢用火烧蜱虫,也不可取。因为这样很容易烧伤皮肤,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那该怎么办呢?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镊子夹除。

家长们可以参考美国CDC给出的操作方法:

①使用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夹的时候要连同蜱虫的口器一起夹住。

②使用平稳、均匀的力度向上拉,千万不要旋转、搅动蜱虫,容易导致口器残留在皮肤,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用镊子再次取出头部。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9)

咱们再上真蜱虫演示一遍正确操作: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10)

③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取出,建议立去医院,让专业人士操作,将蜱虫取出。

④取出蜱虫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患处和手。

⑤不要用手压扁取出后的蜱虫,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即便蜱虫被取出,也会继续分泌有毒物质,当皮肤接触后,也会被感染。

也可以将其装入密封容器中憋死,然后丢掉。

蜱虫叮咬后,一般及时取出来基本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出现了发热、疲劳、肌肉关节疼痛、身体出现特殊皮疹、出血点、头痛不适、神经系统改变等表现,需要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被蜱虫叮咬过。

03有没有什么方法能避免蜱虫叮咬呢?

就知道大家会这么问,「秘籍」已经整理好了:

(1) 少去或不去植物茂盛的地方

其实,不光是蜱虫,很多蚊虫都喜欢植物茂密的地方。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小树林、草丛等地,最好还是少去或不去,可以选择其它地方游玩。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11)

(2) 尽量穿长袖长裤

如果一定要去树林或草丛这些地方,建议穿长袖衣物,这样就能通过衣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衣服的颜色建议选择浅色系,这样不容易招虫。对了,不要穿凉鞋哟,小脚脚暴露在外面也会有危险的。

(3) 涂抹防虫制剂

必要时,可以在裸露的皮肤周围涂抹防虫制剂,如20%~30%的避蚊胺产品,对防蜱虫有一定的效果,一般药店都有售。

尤其是在野外露营,衣物、背包、帐篷等用品也要喷洒上一些。

厕所小黑虫怎么杀死(这个小虫很不起眼)(12)

(4)外出归来后,要仔细检查身体

外出回来后,要仔细检查身体各个部位,看看是否有奇怪的「伤痕」,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清明节外出的女孩一样,她的腿上出现了红斑,好在就医及时,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

建议大家重点检查耳朵、颈部、腋下、肚脐、大腿内侧、膝窝、腰部和头发等皮肤较薄且不易搔痒的部位,以及仔细查看皮肤上黑色或棕色的斑点。

如果是带宠物外出,回家后也要给宠物做个全身检查,以免传染给孩子。

孩子安全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平时我们多一分仔细,孩子就会少一分危险。

希望朋友们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让身边人都了解蜱虫的危害,远离蜱虫,让宝宝免受伤害。

对了,还有啥想了解的,欢迎留言哟~

参考文献

[1] 汪才侠,胡方成,雷呈祥,易建中. 蜱虫和蜱传疾病的预防[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05):50-51.

[2] 郑卫青,柳小青,陈海婴. 蜱虫危害及其媒介效能[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4,20(05):493-496 500.

[3] 刘增加,郑龙,张爱勤,韩雪玲.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临床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8,05:417-422.

[4] 韩雪玲,李莉莉,史娟玲,范巧宁,何蓓. 我国森林脑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03:148-153.

[5] 田秀君,辛德莉. 莱姆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传染病信息,2020,02:109-111.

[6] 褚珊珊.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20.

[7] 高永利,郑龙. 我国巴贝斯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06:365-369.

[8] CDC.Tick Bite: What to Do.2019.

[9] https://www.cdc.gov/ticks/pdfs/FS_TickBite-508.pdf

[10] https://www.cdc.gov/ticks/removing_a_tick.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