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哪一席话胜读了哪十年书?

听君一席话胜读10年书的由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中)(1)

在日常生活中,长辈们总是善意地提醒晚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长辈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经验来告诫自己的晚辈,防止后生们做错事、走错路。不过,话说回来了,观众老爷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谚语中是谁听了何人的一席话,是什么样的一席话作用超过了十年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出自《增广贤文·上集》,故事是这样描述的。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穷酸的秀才要去京城赶考,餐风饮露,只顾着低头赶路,本来赶路已是十分的辛苦,却不想错过了宿头。眼看天色已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秀才心中焦急万分。正巧,碰见一屠夫,秀才将自己上京赶考,晚上又无处落脚的窘境一一如实告诉屠夫,屠夫便邀请秀才去自己家中将就一晚。屠夫见后生是秀才,聊得也投机,便问:敢问先生,万物都有雌雄,那么,大海里的水哪是雌哪个又是雄啊?万千林海中,何为公何为母呀?秀才一听愣住了,自己寒窗这么多年,多少诗经典籍烂熟于心,却从未听过公母之事,心中顿时不知如何回答,乃向屠夫请教。屠夫缓缓道来:“波小为雌,浪大为雄”。意思浪的势头大即为雄,波的势头小便为雌。书生点头赞同,接着问道万千林海谁公谁母,屠夫说到:“松为公,梅为母”。“松”中有公便成公,“梅”中显母乃是母。秀才听罢,恍然大悟。后来秀才在考场中看到考官出的题,正是那晚屠夫与他教授的雌水雄水,公树母树之说;当其余人还不解公母之分时,秀才速速提笔,一挥而就,最终高中状元。状元郎特地回去感谢屠夫,并亲笔写了一块匾送给屠夫,上面题的正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以上便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由来。故事已久,早已无法考证秀才是何许人也,但唯一可以确定的便是这“雌雄之辨,公母之分”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君一席话胜读10年书的由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中)(2)

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见识和学识都是有限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向水平更高的人不断请教,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水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

这里是甘凉道,关注我,一起分享生活中那些你熟悉又陌生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