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得癌症选择放弃治疗(花费10万多延长3个月值得吗)(1)

这个问题或者可以改成:如果你患了晚期癌症,要不要积极治疗?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一定会说:千万不要手术,千万不要化疗,千万不要放疗……之类的话。

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大家普遍没有认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癌症不是一种病,而是很多很多种病的总称。

它不像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那样,涵盖的范围窄,疾病指向清晰,只要说是冠心病,我们基本上就知道是个什么样子,有多危险,怎么治疗,有什么并发症等等,都会有个相对准确的概念。

哪怕说心脏病,我也能明确知道是心脏得了病。因为心脏对人很重要,所以心脏得了病就很危险。

但是癌症不一样,癌症涵盖的范围太广了。身体各个器官,各个部位都可能得癌症,而不同部位得癌症,肯定是不一样的。

同一部位、同一器官得的癌症,还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恶性程度、治疗方法、疾病预后都可能截然不同。

举个栗子

卵巢癌,我们都知道,是非常可怕的癌症。

几乎没什么症状,通常都是发展到晚期,肚子长大了,出现腹胀了才发现。并且,医学界经过及几十年的努力,在卵巢癌的治疗上也没有很大的突破。

但是,卵巢癌并不只有一种,卵巢癌有非常复杂的组织学类型。按组织学来源,分为上皮来源、间质来源、生殖细胞来源。不同来源的肿瘤也不止一种了类型。如上皮性卵巢癌,分高级别、低级别、交界性,还有粘液性、浆液性之分。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包括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生殖细胞肿瘤包括: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等。每种类型的恶性程度、治疗方法和治疗预后都大相径庭。

同样是卵巢上皮性癌中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有的人有BRCA1/BRAC2基因突变,有的人没有BRCA基因突变,也会决定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存在很大差别。

父母都得癌症选择放弃治疗(花费10万多延长3个月值得吗)(2)

很多人说,癌症晚期就应该放弃治疗,我就拿总体治疗预后很差的卵巢癌举例。

并不是所有癌症晚期都没有希望治愈。卵巢癌中就有一个类型,即便是很晚期,也有临床治愈的可能。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权健事件中曝光的周洋小朋友患的是骶尾部生殖细胞肿瘤,和卵巢的生殖细胞肿瘤是同一类组织学类型。

生殖细胞肿瘤恶性程度极高,且多发生于青少年、育龄期女性,容易发生肺转移、脑转移,死亡率极高。不治疗的情况下,死得也很快!

但是,它有个特点,化疗很敏感。

按照目前指南,由于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的特殊人群普遍存在生育保护方面的需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案基本上成为普遍接受的手术方案,之后核心的疗效主要靠化疗来承担。

通过规范的化疗后,有相当部分的病人,是有可能长期存活而不复发的。并且存活下来的相当部分患者后来都有了自己的小孩,或者生了二胎。

但,因为肿瘤恶性程度高,对化疗的要求相当密集,也就是大化疗的间隔时间很短,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承受比较强烈的化疗副作用。这时候绝对不是像很多人、很多好心家属想象的那样:“医生,病人身体很弱,能不能修养好点再化?”

我告诉大家,这是在打仗。我们身体和癌细胞的矛盾是阶级矛盾,是敌我矛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么就是同归一尽。你可以等身体修养好一点,但是癌细胞会不会也等你修养好一点?等你觉得休息够了的时候,癌细胞已经更疯狂了,说不定还研究了“新型武器”,“耐药基因”,到那时候,或许就真的没得治了。这样高频密集的化疗也导致了部分病人可能会死于治疗的并发症。

再举个栗子

宫颈癌,普遍治疗效果都不错。主要原因是宫颈癌容易早期发现,前提是定期规范的做好宫颈癌筛查。

因为宫颈癌绝大多数发展速度都足够缓慢,只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我们总有机会把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规避因癌导致的死亡风险。

请注意,这是指宫颈鳞状细胞癌,并不是所有宫颈癌都有这么好的结局。当然,大多数宫颈腺癌如果早期发现,预后也是一样的好。

宫颈癌大约有接近80%是鳞状细胞癌,接近20%是腺癌。但是,这些并没有包括完所有的宫颈癌。

大约还有占比不足1%的宫颈癌,是特殊类型,如透明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黑色素瘤等。

这些特殊类型的宫颈癌就没办法预防,也很难做到早期发现,和宫颈HPV感染也没多大关系,因为恶性程度太高,发展速度快,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例如,其中的神经内分泌宫颈癌,是目前我亲自接诊过的妇科癌症患者中,恶性程度最高,死亡速度最快的。病人可以在短短数天时间内,从自己能走入病房发展到广泛肺转移呼吸衰竭而亡,甚至让医生连采取措施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同样也是神经内分泌宫颈癌,我也遇到过治疗了一年多,到现在依然存活的。

父母都得癌症选择放弃治疗(花费10万多延长3个月值得吗)(3)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想,大家应该很明白了吧,癌症不是一种病,而是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种病,每一个非常小的分类,都有它截然不同的特点,都有它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原则,治疗预后也大相径庭。

所以,我们在发现癌症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具体类型,明确诊断非常重要。明确诊断就必须要有组织病理学,不是说查个血、做个超声检查,做个CT,做个核磁共振就能确诊的。哪怕是做PETCT,都是没有办法明确诊断。

癌症的诊断,必须要有病理!

病理学是什么?病理就是要取长了癌的组织,在显微镜下看癌细胞长啥样子。因为癌细胞很小,必须在显微镜下识别才知道它的具体类型。有时候还要加做复杂的免疫组化才能区分清楚类型,有时候还要进一步做基因检测去细分类型。

病理学,才是诊断癌症的金标准,也是唯一标准。

很多人说,那既然这样,我还做这么贵的CT,PETCT干什么呢?(做一次PETCT需要1万,全自费)。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告诉我们肿瘤大概侵犯到什么范围了,有多大了。也就是说,影像学可以告诉我们哪里有鬼,而组织病理学是告诉我们,那是什么鬼。

知道了哪里有鬼,和那是什么鬼之后,我们才能判断这个鬼能不能抓住,能不能杀死。

另外,我还必须强调一点,一定要搞清楚这个病是否真的治不好,如果有治愈的概率,为什么不尝试?对于有治愈概率的癌症,积极尝试的结果,要么是治愈了,要么即便没有治愈,即便之后可能面临复发的问题,那至少也能大幅度延长生存期。

所以,无论如何,发现癌症之后,我们第一件事一定是要搞清楚诊断,搞清楚了诊断,我们再去充分了解,能不能治好

父母都得癌症选择放弃治疗(花费10万多延长3个月值得吗)(4)

如果这个病治不好呢?还要花这么多钱遭罪吗?值得吗?

的确,如我上面的举例,很多癌症病人最终都是治不好的,最终会走向死亡。

但是,治不好≠没得治

前面我们了解了第一个问题,如果结论是治不好,那么下一步,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有没有得治!

这个概念很多人无法理解。

我再举个栗子

还是卵巢癌。卵巢癌最常见的类型就是上皮性癌种的高级别浆液性癌。卵巢癌总体治愈率低,治疗预后差,也只因为这个类型的卵巢癌效果差。

但是很神奇,同样是卵巢高级别浆液性上皮癌,同样发现的时候是很晚期,全身多部位转移,有的人就有可能活10多年,甚至20年。

这个癌治不好,无论病人发现的时候期别多早,转移范围多小,化疗有多敏感,我都会明确告诉病人,这个病治不好,迟早会复发(但实际上,在手术意外发现的早期卵巢癌,也有长期存活不复发的案例,极少)。

但是,这并不是放弃治疗的依据,因为大部分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对化疗的敏感性还是不错的,很多病人经过规范的综合治疗(手术 足够疗程的化疗),可以实现长达数年的无瘤生存期。当然,多半会在两三年、三五年后复发。但是比较神奇的是,复发了,很多病人还是有机会动手术、打化疗。并且积极规范的治疗过后,病人又能维持好些年。

接触肿瘤时间不算太长,我亲眼目的的一个卵巢癌抗癌英雄,82岁,卵巢癌病史18年,刚发现的时候就是卵巢级别浆液性癌3C期,截止我2016年认识她,那是因为她第8次复发住院(自己走来医院,自己办里住院手续打化疗,全程一条路熟练无比。)

其实,对于他们干妇科肿瘤二三十年的老大夫,手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这样的案例。跟那老太太聊天的时候,我问过她“你害怕吗?”她说“怕什么?有什么好怕的。刚开始是害怕,但是现在不怕了,死就死呗,反正这么多年,该去哪儿玩也都去过了,儿女也都孝顺,也没什么遗憾的了。唯一放心不下就是这糟老头子。”老头子大老爷们儿德行,老太太每天还给老头子做饭。

这就是典型的治不好,但还有得治。

比较遗憾的是,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平均生存期也就才33个月,并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效果这么好。但如果不尝试,你怎么会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当然,如果有的病人,一开始就对化疗耐药,换个方案还是耐药,那确实需要重新考虑评估一下了。

这就涉及到我们需要考量的第三个标准——钱的问题。

我常常会跟病人家属讲:咱们治病,谈钱的问题,不丢人。尤其是对于癌症病人来说,因为很多癌症病人注定了是治不好的,很多癌症病人注定了治疗效果是不理想的,而治疗费用还这么贵,性价比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再次强调!

谈钱不丢人,也不是不孝顺!

我们孝顺父母的方式有很多种,对于患“绝症”的父母,倾家荡产给父母治病,绝不包含其中!

当然了,如果是能治好的,或者有得治的情况,我主张积极治疗。但如果明明知道治疗效果大概率的没有保障,还要不惜一切代价,每个月吃几万几十万块钱的药(土豪随意),那不是孝,那是愚孝。

从小过苦日子长大的父母也绝对不忍心看到子女这样做。就算你瞒着他们这么干,哪天她知道了,也会死得不安心。

倘若让父母在心怀愧疚中离去,那才是更大的不孝!

人固有一死,如果注定要死,我希望我的死是有预期的,我有充足的时间安排我这辈子尚未完成的事情,给我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如果是我的父母,我也会有预期的提前告诉他们,等他们想做的,想说的都了却了,最后的日子就是陪伴!陪伴,才是最好的告别!

父母都得癌症选择放弃治疗(花费10万多延长3个月值得吗)(5)


推荐阅读:

当发现肿瘤的那一刻……

惜命最好的方式,是不作死! 生死有命,健康是求不来的!

需要改变的不是疾病,而是你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女人45岁绝经与54岁绝经有哪些区别?绝经年龄会影响衰老吗?

为什么中医从来没有医闹,也没有医疗纠纷?

李咏在美国治疗癌症十七个月离世,有人说不放、化疗坐在家里十七月也不会死去。你怎么看?

增强抵抗力——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唯有独立、强大,才能给你安全感!

关于“吃”的理论,除了这两条或多或少都是忽悠!

妇科手术的路径与微创——关于子宫切除的小秘密(二)

关于子宫切除的小秘密(一)——切除范围

关于HPV和宫颈癌的过度关注!

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切还是不切?

医生从她肚里取出这么大个子宫,居然找不到伤口?

漫画:关于HPV,和你想像的并不一样!

怀孕的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