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源出上海浦东的民歌,于清末民初形成一种近乎曲艺说唱的“滩簧”;发展中既受身边“苏州滩簧”的影响,又要与之区别开来,故名“本滩”。后来采用演“文明戏”(时称“西装旗袍戏”)的形式逐步成为小型的舞台剧,并定名为“申曲”。一直到抗日战争中期,一批话剧、电影界人士参与了申曲的编导和舞美工作,才有了“沪剧”之称,并建立了“上海沪剧社”。
演出的第一个大型剧目是依据英国电影改编的《魂断蓝桥》,之后又有《碧海黄泉》和取材于小说的《秋海棠》《骆驼祥子》《家》等,以及由话剧和世界名著改编而来的《上海屋檐下》《雷雨》》《乱世佳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1953年成立上海人民沪剧团(后改称上海沪剧院),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又相继编演了《罗汉钱》《赤叶河》等大批优秀的现代剧目。
新时期以来,不仅《庵堂相会》《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原来的保留剧目得以恢复上演,而且新创和改编的《第二次握手》《一个明星的遭遇》等戏也获得了观众的好评。以丁是娥、茅善玉等著名演员为代表,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为中心,沪剧在近年的快速发展中,已经成为屹立在上海和江苏省南部且极具影响的一个剧种。
沪剧折子戏
你了解颇具特色的多声腔剧种“湘剧”吗?湘剧,旧称“人戏”“大戏”,清末民初始以“湘剧”定称。它流行于湖南中部、东部和江西省西部地区,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多声腔剧种。相传源于明代,在发展、形成中,逐步融汇了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四大声腔,并使用加有部分三湘音调的中州韵”演唱之。
其中,高腔和低牌子均属弋阳腔,昆腔即昆曲,乱弹也叫南北路,唱调包括西皮、二黄,系清代中叶从湖北、安徽-带传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康熙年间的“福秀班”以唱高腔为主,乾隆年间的“大普庆班”以唱昆腔为主,道光年间的“仁和班”以唱乱弹为主,三者在不同时期均有较大影响。湘剧的传统剧目有千余,高腔、乱弹占主流。
高腔的《金印记》《投笔记》《白兔记》《拜月记》《荆钗记》和《琵琶记》是出自宋、元南戏的“六大记”。而包括《奇双会》《温凉盏》《四进士》等经常上演的36部公案戏,则公认是出自“乱弹”。至于“辛亥”后的《刺恩铭》《广州血》《袁世凯》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骂汉奸》《血溅沈阳城》等,被看作古老湘剧在民族危难时刻喷射出的激情耀眼的革命火花,受到广大群众欢迎是理所当然的。
湘剧的角色分行也颇具特色,小生不仅分文巾、雉尾、盔靠、罗帽,且有穷、文、富、武四种做派。如《祭风台》中的“趿鞋路”,《金沙滩》中的“船路”,《金马门》中的“醉路”,《琵琶上路》中的“滚唱”等,都是其他剧种少见的精湛的表演和唱工。高腔用帮腔,曲牌有300多支,南曲多于北曲。“低牌子”与高腔同名,字少声多,用唢呐、笛子伴奏,但旋律与高腔迥异。
“乱弹”中还包括反二黄与反西皮,称反南路和反北路;此外,平板、安庆调、七槌半则系指四平调、吹腔与“南锣”。乐队武场四人,分执鼓板、铙、钹、大锣、小锣;文场二人,弹拨二弦、月琴,兼吹竹笛、唢呐。新中国成立后的文武场面在不同时期均有较大变革与发展。
历史湘剧《烧车御史》
赣剧源于什么声腔?赣剧是江西省的一个主要剧种,有谓其源出明代的弋阳腔,也有的说它是明代弋阳腔和乐平腔的合流,未能定论。今知明末清初时是演唱高腔,兼唱昆腔、乱弹,分“饶河班”和“广信班”等流派前者以波阳、乐平为中心流行于万年、余江、景德镇等地域,保存高腔剧目较多,艺术风格比较古老;后者以贵溪、玉山为中心,受浙江婺剧影响较大,但两者均以唱乱弹调为主。
清末又从徽剧、文南词婺剧中吸收了较多的剧目和唱腔。行当分老生、挂须、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合称“九角头”。音乐比较简单,高腔原本不用丝弦伴奏,新中国成立后给予了发掘和整理,并曾用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形式演出了《珍珠记》《还魂记》等传统剧目;而大部分剧目则仍以“乱弹”中的二黄、西皮为主。
江西赣剧红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