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的那群年轻人

2007年,一部叫做《奋斗》的连续剧上映了。佟大为、马伊琍、文章、李小璐、王珞丹、朱雨辰等主演该剧。

那一年,佟大为27岁,马伊琍30岁,文章22岁,王珞丹22岁,李小璐25岁,朱雨辰27岁。

当时说这部剧造成了“万人空巷”的效果一点都不为过。在还没有短视频,网红直播的年代,一大批怀揣梦想,同样经历着激情与迷惘的年轻人深陷此剧。

大家的话题也都是“陆涛为什么这么渣”,“米莱为什么这么傻”,“向南为什么这么窝囊”。这6个当时并不算小鲜肉,也没有特别年轻的“年轻人”,是当时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的“网红”。

虽然,当时这部剧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奋斗里的人,除了华子,没有一个人真的在奋斗”;“价值观清奇,搞破鞋找小三手到擒来”;“拍了30多集,其实就是一群年轻人无病呻吟”。但无法否认的是,这部剧引发了很强的话题性。

二十年后我终于看懂电视剧奋斗了(电视剧奋斗播出13年后)(1)

心碎乌托邦,一个住着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的避难所

无论是有一个穷爸爸、一个富爸爸的陆涛,还是“穷屌丝赢取白富美”的向南,还是“一个下午的时间撬走闺蜜男友”的夏琳,以及那个极具符号性的“心碎乌托邦”,都和那个年代80后年轻人的生活格格不入。

这部剧给人们打开了新的视角,传达给那些还在为工作与生活奔波忙碌的年轻人:“人生,也可以这么度过”。

“奋斗”的含义如今看来,并不是单纯的努力工作,为梦想奋斗。更多的是想表达一种人对完美的追求,以及在追求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窘境。

主人公陆涛他有两个父亲,于是他发现两条生活道路。他有两个恋人,于是他拥有两种情感。他有一种理想,却导致另一种现实。他有一种最可贵的精神,那就是面对生活、爱情、事业等问题的态度:不停地“奋斗”:

生活总给他们送去叫他们感到“意外的礼物”,叫他们哭笑不得的礼物,只能接受的“现实”。

二十年后我终于看懂电视剧奋斗了(电视剧奋斗播出13年后)(2)

陈意涵脑残粉此时必须站出来,为当年的“大发”站台

不出所料,这部剧捧红了当时这六个“年轻人”。无论是佟大为,还是文章、马伊琍、李小璐,都逐渐在演艺事业上找到了自己新的起点。

甚至在剧中戏份并不多的“小灵仙儿”——陈意涵,都在后来大红大紫,深受大家喜爱。

而多年以后与剧中角色不同的是,剧中的几位主演都在以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人生。

《奋斗》中桀骜不驯的“陆涛”——佟大为,成了有口皆碑的“居家好男人”。

唯唯诺诺的“向南”——文章,因为出轨事件及高调的性格,演艺事业停滞。

“敢作敢为”的“夏琳”——马伊琍,却在文章出轨事件后,在微博发声选择原谅。

“可爱泼辣”的“杨晓芸”——李小璐,与PGone闹出“做头”风波后,依然选择做自己。

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戏中人。

戏剧的特点是制造人物冲突与情节转折,引人入胜,引发观众共鸣。无论是剧中人还是我们,从年轻人到中年人,我们经历过的那些激情痛苦与迷茫踌躇,现在看来亦是如此。

二十年后我终于看懂电视剧奋斗了(电视剧奋斗播出13年后)(3)

多维度的情感纠葛,是《奋斗》对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13年前,我们鄙夷《奋斗》,认为戏中的奋斗不算“奋斗”。在我们眼中,只有为了金钱与地位,努力拼搏,向上进取的励志故事,才叫“奋斗”。

而今我们明白,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不值一提”的挫折与失意,坚守自己勇敢说“NO”,也是“奋斗。

“奋斗”过的人生,才足够精彩。

这种“奋斗”不是头悬梁,锥刺股。

而是13年前,那群年轻人破土而出的姿态:

面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永远纯真,绝不妥协。

永远年轻,就是奋斗的姿态


奇葩说第六季里,罗胖提到这样一句话:

“你真的要要按你想的方式去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活的方式去想。你心里有那么多的不,你越活越抽抽”。

二十年后我终于看懂电视剧奋斗了(电视剧奋斗播出13年后)(4)

在充斥着家庭伦理剧、穿越剧、宫廷剧、亲子剧的今天,13年前的《奋斗》,为80年代年轻人生活和情感状态发出了特立独行的声音。

迷茫的年轻人通过《奋斗》仿佛找到了新生活的入口,但好像13年过去,依旧没有找到出口。

13年后的年轻人,似乎总是在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出人头地,如何赢取白富美,如何走上人生巅峰,如何在社会中奋斗。但似乎很多人都忘了,自己到底是谁, 我们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用一句汪峰的歌词来说就是:“我该如何存在”。

如何找到最真实的自己?保存自己最纯真,最自我的那颗心。

永远年轻,就是希望永远保存着一颗纯真、追寻自我的执拗内心。现实中的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会因为适应社会而不断强行扭曲自己的内心,原本自己所喜爱的所追求的可能会随着自己的经历而逐渐忘记,而往往一开始的想法,才是自己得本性。

艺术家们总是会特立独行,正是追寻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我们每一个肩负着许许多多社会中的责任,在白天,不妨以一颗理性的心去去努力奋斗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而在闲暇之时,释放纯真年轻的那颗心,做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那些事。

乐队的夏天第七期,盘尼西林改编了朴树的《New boy》,这首歌曲的制作人都是张亚东。曲听罢,张亚东十分动容,坦言自己已经很久没听过朴树的歌,但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小朴当年的样子”。

二十年后我终于看懂电视剧奋斗了(电视剧奋斗播出13年后)(5)

节目中张亚东几次落泪:“听到那个歌,我突然我就想起小的时候大家一起在做音乐的那个状态,就突然很感动。时间吧,特别快,而且想到当时的那种喜悦,或者开心的感觉,或者憧憬的感觉。

那个时代就特别本能,一切事情都想得非常非常简单,那个状态确实是不太可能再有了。”期待着的“奔腾电脑、Windows 98”、对千禧之年满是憧憬的New boy,现在已经生出了白发。

停下来的时候想一想,我对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期许,现在的自己是否还走在最想走的路上?曾在某一刻所萌发出来的热血澎湃的想法,现在实现了吗?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追求着自己曾要想的生活 ,不断向前,才是真正的“奋斗”。


年轻的心,保持单纯


二十年后我终于看懂电视剧奋斗了(电视剧奋斗播出13年后)(6)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的一句话:“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所谓成长,就是和过去说再见,和过去的自己告别,和纯真无邪的童年告别。

有的人长大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有的人长大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有的人长大,变成了面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人,再不会像年轻时一样面向诗和远方,眼含热泪。

人为了成长,杀死了青春年少,爱与梦想,杀死了曾经的“自己”。

我很敬佩在双子塔上走过钢索的菲利普·帕特。

他说,I just cannot kill the inner child in my heart.

他保持着对世界的知觉,他做着别人看起来危险的事,但是却不觉危险。他真的没有知觉?他不知道掉下去的后果?

恰恰相反,他最最清楚。他不是脑损伤,当然知道。

二十年后我终于看懂电视剧奋斗了(电视剧奋斗播出13年后)(7)

可是人呢,恐惧着险境,依然冲进去救人。你看,恐惧的心理做出的是勇敢的行为。

这就是人伟大之处。人类保持着知觉,保持着爱与理性,最终保持着生命力。

人能超越自己的情绪,恐惧,贪婪等等,做出人之为人应该做的事情。

菲利普不是圣人,可是他说:“人不一定要纯洁,但是人一定要单纯。”

《琅琊榜》里“此心仍丹,此血仍殷”的梅常苏,就是这样一人。很多情况下,善良是人的幸运而不是人的选择。很多人,没有那么多善良的选择。

我们善良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仍能选择善良。善良不仅是对旁人,对社会,更是对自己。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愿大家都保护好心里的那个inner child。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珍惜曾经那段“奋斗”的经历,珍惜曾经那段“奋斗”的心境,珍惜那个曾经在你身边,陪你“奋斗”的人。


二十年后我终于看懂电视剧奋斗了(电视剧奋斗播出13年后)(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