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

香港五大外籍富商家族


#香港#

香港在过去一个世纪,

不但是华人发迹的天堂,

亦是洋人创富的宝地。

香港开埠至今一百八十多年,华洋共处,许多外籍人士在香港致富、发达,这之中绵延百年的外籍望族也不在少数。作者接下来会陆续写5篇该系列文章,给各位详尽地介绍下目前香港最富有的五个外籍望族。

本文将是第一篇,介绍的是来自英国利物浦的施怀雅(Swire)家族。

(事先提醒:本文5000字)

英国施怀雅家族

施怀雅家族,非但是香港最古老的外籍望族,亦是世界上最具悠久历史的富商家族之一,这个家族发迹于1816年,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且始终保持长盛不衰,目前家族传承至第六代。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

约翰.施怀雅(1793-1847)


1816年,年轻的约翰·施怀雅先生在英国利物浦开设进出口业务致富,他便是如今太古集团掌舵人施纳贝、施铭伦、施维新的先祖。当年的约翰·施怀雅一定没有想到,子孙后代会把他在利物浦创立的那家进出口公司发展为远东最大的跨国财团之一。

施怀雅家族的公司名称正是以他们的姓氏命名,全称是“约翰·施怀雅父子有限公司”(John Swire & Sons)。1847年约翰·施怀雅去世后,他的两名儿子森姆尔·施怀雅(John Samuel Swire, 1825-1898)及威廉·施怀雅(William Hudson Swire, 1830-1884)子承父业,接手了公司生意。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3)

第二代 森姆尔·施怀雅和威廉·施怀雅


这之中,约翰·施怀雅的长子森姆尔·施怀雅远赴澳洲墨尔本开设分公司,从事铁丝网、水泥、橄榄油到健力士啤酒等的进口业务,初时生意还算红火,不过好景不长,最终他于1858年返回利物浦。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4)

1850年的利物浦


结束澳洲业务后,从美国南部各州进口原棉的业务成了施怀雅家族的支柱生意,但没想到的是,1861年4月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于是该业务也只能被迫中断,施怀雅家族急需寻找新的挣钱生意。

而那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他们便将目光放到了东亚的大清。

施怀雅家族公司的亚太分支名叫“Swire Pacific”,中文名为“香港太古有限公司”,之所以翻译为“太古”,便是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5)

太古洋行 旗帜


不过将“Swire”翻译作“太古”一说,在民国年代,民间也有另一个传闻中的版本。

话说,约翰·施怀雅的儿子森姆尔·施怀雅在1866年12月3号于当时大清帝国的上海成立分公司,为了便于在大清开展生意,所以便打算起一个汉语名字。恰逢1866年的农历新年期间,他乘船经过一个村庄,发现村里几乎每户村民的门前都挂了写着“大吉”两个字的挥春,因此他认定“大吉”必然是汉语中一个绝好的字眼。不过,由于他的纰漏,误将“大吉”写为“太古”,于是Swire的中文名字就变成太古了,从此在远东叱咤一百多年的“太古洋行”便诞生了。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6)

1866年 上海太古开业时的报章启事


前文已提及,19世纪60年代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太古洋行作为英资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很快在大清开展起了众多生意。

从茶叶及丝绸贸易,以及从英国进口棉花及羊毛匹头,此外太古还担任多家英国公司的远东代理,包括主要的保险及船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蓝烟卥轮船公司(Blue Funnel Line),太古担任该公司的远东经理人超过一百二十年。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7)

太古轮船公司


施怀雅的太古船运业务在19世纪末发展至鼎盛,当时的太古轮船公司已成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船运企业,大清为了防止以太古为首的洋行垄断国内内河航运业,李鸿章令盛宣怀成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以抗衡这些外国洋行。

在远东的航运业大展拳脚之后,太古洋行又开启了金融业务,1882年太古洋行在汕头开设办事处,发行的「太古庄」银票于同年进入市场流通,“太古银票”也成了晚清家喻户晓的记忆。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8)

太古银票


1880年,太古洋行在日本横滨开设分公司,并很快在日本取得市场优势。

1882年,因为太古轮船公司从爪哇、菲律宾进口原蔗糖的贸易生意日益增长,加上有中国和日本两个现成的市场,促使太古洋行在港岛鰂鱼涌临海区购入大片土地,成立太古糖业有限公司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9)

1880年 太古日本办事处


位于港岛的太古炼糖厂的兴建工程不久便展开,并于两年后的1884年投入运作,成为当时全球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厂房之一。

一百多年后的现在,超市货架上都摆有“太古方糖”,是喝咖啡的必备,太古炼糖有着将近140年的历史。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0)

1883年 兴建中的太古炼糖厂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1)

当年 华人世界无人不知的太古糖


1900年,太古轮船公司和作为总代理的蓝烟囱轮船公司已经是东亚航运业霸主,迫切需要与庞大船队规模相匹配的“修船设施与服务”。

于是,1907年,太古洋行于香港兴建太古船坞。建造太古船坞需要移去一整座大山,包括将一百六十万立方码的花岗岩山坡夷为平地,取其岩石填满二十英亩的鰂鱼涌港,成就合共逾五十二英亩的平地和逾半英里的深水泊位,这在一百多年前的1907年,可是一个惊世的浩瀚工程,太古也因此成为香港规模最大及最进取的雇主之一。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2)

1920年 太古炼糖厂门口的华人劳工


20世纪初,太古洋行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位领导者“杰克·施怀雅”“华伦·施怀雅”登上了舞台,太古洋行在他们二人的领导下,超越了旗昌洋行和宝顺洋行,成为了仅次于怡和洋行的远东第二大洋行。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3)

第三代 杰克·施怀雅与华伦·施怀雅


1906年,正值太古洋行在远东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太古洋行决定与渣打、怡和一样在上海外滩插旗。

1908年,位于上海外滩22号的太古洋行大楼落成,堪称是太古洋行在华经营的里程碑。上海的朋友肯定熟悉这座百年建筑,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中罕见的“红房子”。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4)

1908年 上海外滩太古洋行大楼


在之后的数十年里,太古在华业务不断扩大。陆续又在天津黑河成立拖船及驳船公司、在上海投资成立永光油漆厂,这都是那个年代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公司。

所谓“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二战的爆发令施怀雅家族几代人的经营毁于一旦。二战中,太古轮船旗下超过30艘大型轮船都被掠去或毁坏,太古炼糖厂、太古船坞等都受到炮弹袭击而被摧毁。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5)

当年太古船坞被轰炸的老照片


战后百废待兴,太古也急需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人物来执掌方能恢复往日荣光。1946年,家族第四代施约克·施怀雅(John Kidston Swire, 1893-1983)执掌太古。

在施约克·施怀雅的领导下,太古重建各项主要业务。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6)

第四代 施约克·施怀雅爵士


一九五零年,太古糖业公司及太古船坞再度全面投产。以香港为母港的太古轮船公司开始在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开展新业务,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业务网络日益扩大,形成了公司营运至今的班轮业务模式。

太古洋行与Maclaine Watson & Co. 合资成立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贸易公司「太古贸易有限公司」,看准战后香港与中国大陆物资短缺的时机,重投贸易市场。

1948年,太古洋行购入香港本土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的45%股权,彼时的国泰航空只有六架DC3型飞机及一架Catalina水上飞机的机队,在施怀雅家族的经营下,如今国泰航空已是享誉世界的航空巨头。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7)

1948年 太古踏入航空业


由于历史翻篇的原因,太古在1948年后业务逐步撤离中国大陆。

1948年,太古将上海的永光油漆公司迁至香港,并与Duro Paint Manufacturing合并成为太古国光公司,标志着“香港”替代了“上海”从此成为太古洋行的新基地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8)

1948年 上海永光油漆厂搬迁至香港


为弥补失去大陆市场的损失,1952年,在时隔近一百年后,太古洋行重返澳洲,设立澳洲总部,开始投资于澳洲当地的公路拖运及冷藏业务,最初成立的冷冻货物运输公司Frigmobile,如今已是澳洲的主要冻柜货车营运商。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19)

1952年 澳洲冷冻货物运输公司Frigmobile


1959年,国泰航空收购了竞争对手Hong Kong Airways,这年是国泰航空的一个里程碑:该公司成为了一家真正的区域航空公司,利用其首架涡轮螺旋桨飞机洛歇 L188 Electra开办了前往悉尼的定期航班。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0)

1959年 L188 Electra飞往悉尼


1965年,太古洋行收购香港汽水厂,这是一家持有可口可乐香港装瓶业务专营权的美资公司,当时年产量为一亿零四百万瓶。

从此,太古与可口可乐结缘,两者合作了超过半个世纪,现时太古已是全球最大的可口可乐装瓶商之一。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1)

当年太古可口可乐厂的运货车


1966年,施怀雅家族第五代施约翰(John Anthony Swire, 1927-2016)成为太古洋行的新掌舵人。也正是从这一代开始,施怀雅家族为了更好地“入乡随俗”,家族中人的姓氏统一简化为“施”,便于华人客户称呼,当然这与汉语姓氏的施姓是两码事。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2)

第五代 施约翰爵士


1972年,大型现代化货柜船的出现,使太古船坞设在香港岛的设施不敷应用,于是太古决定与竞争对手香港黄埔船坞公司合并,成立香港联合船坞集团,在香港的葵涌新货柜码头设立基地。(2021年该香港联合船坞集团已售予李嘉诚家族)

1972年,太古船坞搬迁至香港葵涌后,旧址便空了出来,太古洋行开设一家名为太古地产的新公司,开始为这一区域建构全新的市区地貌,兴建成了香港岛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私人屋苑——太古城。这也标志着太古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3)

港岛 太古城


1976年,太古洋行购入一家名为James Finlay的格拉斯哥公司。James Finlay于一七五零年成立,最初经营纺织品贸易,继而从事棉花生产业务,后来转为种植茶叶。目前,该公司已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茶叶贸易商。

1979年,太古收购专门提供北海运输及仓储设备的EPD Containers and Supply Ltd.,作为投资于能源业策略的一部分。Swire EPD后于1998年更名为Swire Oilfield Services(「SOS」),反映该公司扩大了服务范围及区域。目前,SOS是支援世界能源业的全球最大离岸货运装置供应商。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4)

太古离岸货运装置业务


1980年,太古进军离岸石油及天然气业时,正值原油价格飙升,离岸勘探工程因而大幅增加。业界对抛锚补给拖船的需求(为离岸钻油台提供拖船、系泊及维修服务)远超供应量。公司成立合资补给船公司——太古海洋开发公司

1982年,太古购入United States Cold Storage,该公司现时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公共冷藏库物流公司之一。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5)

北美United States Cold Storage


1985年,太古地产购入位于香港岛金钟的两幅相邻地皮,用以兴建太古广场,至今太古广场已成为香港的尊贵地标项目,太古广场包括三座甲级办公楼、一个购物商场及4家五星级酒店。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6)

寸土寸金的金钟太古广场


1987年,施约翰的胞弟施雅迪(Adrian Swire, 1932-2018)出任太古集团董事会主席。

施雅迪爵士掌舵后,对太古作出的最重要布局便是:重返中国大陆市场。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7)

施雅迪带领太古重返大陆市场


时隔近40年,太古洋行重返中国大陆这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市场。在晚清和民国年代家喻户晓的“太古”,如今的中国人却没怎么听说过,这使得太古需要从零开始建立品牌基础。

太古洋行重返中国的第一步,是与老伙伴可口可乐合作,使可口可乐也在中国绝迹近四十年后,重返中国大陆市场。太古获可口可乐授予数个专营区域,并在其后十年间,在七个省份建立生产设施及经销系统。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8)

杭州太古可口可乐瓶装厂


1996年,太古旗下的香港飞机工程公司成立厦门太古飞机工程公司(现时简称「厦门太古」),该合资公司当时仅有一个机库、几百名员工。时至现在,厦门太古已是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设施之一,营运六个机库及雇用逾四千六百名员工。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29)

厦门太古


2002年起,太古地产陆续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兴建高端零售地标,以街区式商场“太古里”、综合性商业体“太古汇”为两大品牌线,令“太古”二字成为了高净值人群心中“顶奢购物”的代名词,目前已开业广州太古汇、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成都太古里、上海兴业太古汇、上海前滩太古里、北京颐堤港等众多高端商场。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30)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31)

成都IFS对面的远洋太古里


2006年,太古国泰航空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达成策略伙伴关系,在股权上形成交叉持股的局面,这种高度的强强联手巩固了国泰航空作为香港航空业“一哥”的地位。

2008年,太古酒店成立“居舍”、“东隅”两个酒店品牌,负责管理旗下位于香港、中国大陆及北美的多家豪华酒店。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32)

颇具东方古韵的太古酒店


2013年,太古开始投资于象征着未来的绿色环保业务。太古集团斥资收购英国生物柴油生产商Argent Energy的控股权,该公司回收废弃食用油、动物脂肪及下水道油脂,用以生产车用燃油。

2013年,位于香港国际机场的国泰航空货运站启用,该货运站具备全球最先进的货运站设计及物料处理技术,每年可处理二百六十万吨货物,使香港每年的航空货运处理量增加百分之五十,共七百四十万吨。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33)

香港国泰航空货运站


2014年,太古购入重庆新沁园食品公司的控股权益,该公司是中国西南部一家主要的烘焙连锁企业,现时在重庆、贵阳及成都设有逾550家门店。

2014年末,太古旗下的港机工程公司收购TIMCO Aviation Services (现改称为港机(美洲)),为其业务组合增添北美的机身、外勤维修、引擎大修及客舱设计整装方案服务,使港机工程公司成为全球化的维修、修理及大修集团。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34)

港机(美洲)公司总部


进入2010年代以来,施怀雅家族第六代施纳贝(Barnaby Swire, 1964- )出任太古集团董事会主席,两百年太古洋行开启新篇章。

过去这两个世纪,施怀雅家族在远东的政商史,几乎折射出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35)

左二为施纳贝


从1816年起,延续216年至今兴盛不衰,从未出现过断层!这是施怀雅家族六代人的努力,放眼全世界范围内,试问有几个家族能做到?

一举成名的人太多,红极一时的人也不少,但能保持如此庞大的规模且能传承两百余年的,不夸张地讲,几乎有且只有施怀雅家族一家。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36)

施怀雅家族成员中不乏Hugo Swire这等政坛大佬


也许有人要问,这个家族有多少钱?有几千亿?

答案是,没有人知道。如果非要有个衡量,那就仅仅拿在香港上市的太古地产举个例子,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高达2900亿港币。

事实上,对于这个富过六代、绵延两百多年的“贵族”而言,谈有多少钱已经没什么意义,这种话题显得肤浅了。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37)

施怀雅家族族谱


如今,太古洋行的第七代成员也已参与了家族事业,他们瞄准的是下一个两百年。

据如今太古的“少帅”施维新讲,他所担负的责任不仅是打理好目前的手头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他有义务让自己先祖传承了两个世纪的商号继续传承下去。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排行榜(香港五大外籍富豪之施怀雅)(38)

1980年出生的施维新


关于施怀雅家族和太古的故事就介绍到这里了,下一篇文章将介绍《香港五大外籍富豪》系列之凯瑟克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