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开始的车险综合改革,是行业近十多年来最大的改变,对车险市场有深远影响,当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几亿车主切身利益,因此,车主的车险消费观也面临着刷新和升级。

买涨不买跌?等着等着可能更贵了

车主罗女士的车险是12月中旬到期,10月底的时候业务员给出报价是3618元,她想着先想等等吧,临近年底,保险公司要抢业务,势必一定会更便宜。业务员提醒她11月要涨价了,她觉得是套路,过往的经验是这样的。

结果,前几天准备出单,发现保费贵了五百多元,一模一样的承保条件,同一个保险公司,保费就是贵了,而且对比了几家公司都变贵了。往年保费是不变的,就是返的东西多与少的事情,现在是发票价格都在变化。

这其实还算好的,北方某省市场,整体的市场折扣从改革初的0.65到了1,甚至还在往上涨,保费上涨幅度达50%以上。

罗女士的经验没有错,现在的情况也没有错,这背后是保险经营的深刻变化。过往的车险赔得少,中间费用高,承保还有利润,为了抢业务就违规贴费用,变相降价。

本次改革降低了基准保费,理论上保险公司赔付成本上升,中间费用减少,这样基本上保单价格就是车主实际承担的价格。改革初期,很多公司没有经验,直接用最低系数承保了,一二个月下来发现这个地板价可能会大量亏损,这时就把系数慢慢地涨上去,不然行业的偿付会有问题。

根据我们对全国市场的调查,目前基本上是从谷底向上走的趋势,如果还抱着老经验,可能只会越来越贵。

车险改革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你的车险消费观也要更新哦)(1)

保费的高与低是相对的,真正的因素是风险的高与低

以往市场大家都明白,自家车子的保费行业都差不多的,只是不同时期不同业务员送的东西价值不一样。但是现在是各家公司保费都不一样,很有可能一个公司一个价格,所有公司的价格都拿出来比较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要有绝对低的价格,一定要与信任的业务员有充分的沟通,比如自己的职业和用车情况等详细内容,因为未来车险定价不再局限在车子上,很有可能是在人身上。

举几个例子,有些公司针对行驶里程少的,比如是家庭的第二辆用车,平时不太开的这类车会有最低折扣,也就是政府规定的地板价;还有些公司对于低风险职业人群,比如公务员教师之类的会有最低折扣。这样不用比价了,因为已经是最低的价格。

沈阿姨这两天感触挺深的,她的车子买了十年了,一直都是自己使用,几年都没有出过险。之前因为省城限号,车子注册在自己名下,挂的老家牌照,去年大学刚毕业的女儿摇到号码了,她就把车子过户到了女儿名下,仍然还是自己在用。

今年好几个人发来报价,价格都比去年贵很多,理由是这车是首年过户,过户车系数普遍都高,因为市场上这类业务赔付率高。后来她想起来有个同学是在卖保险的,然后把情况说了后,她同学报的价格比其他人的低两千元,因为她同学所在的公司认为这车的实质风险较低,所以用了相对低的系数承保。

这样的变化反映了本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鼓励保险行业市场化和保险公司差异化经营,大家在一个区间内选择自己认为的合适系数。这样就会倒逼保险公司提高风险识别水平,也给低风险的车主以真正的实惠。

保费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因素,服务才是

改革后大部分商业车险都在一千五左右(交强险都是一个价格),除去上述讲的部分公司的差异化的定价因素之外,大部分车子的保费偏差可能只是百来元左右。这时价格不再是最重要的考量,服务才是,要了解保险公司增值服务和理赔服务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你找的业务员的服务质量如何,以上面沈阿姨的例子来说,承保上的专业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理赔上,对于当地的各公司的差别,他们可能有更真实的经验。

改革的一个目的是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以服务取胜。消费者的一个误区是车险没讲究的,都差不多的。可是很多车主这两个月收到报价单后的第一个问题却是:

“咦,你怎么这么多套路的,说是便宜,却偷偷地把我的不计免赔给去掉了”……

当然你是知道的,本次改革把不计免赔附加险都含在主险里了。类似的事情会有很多,特别是出险后人伤赔付方面,这些都需要有专业人士给你建议和服务。

所以,车险消费也需要跟上行业的发展,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