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很多都学习太极拳,通过自我锻炼来提高机体功能,远离疾病。那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与人体结构有什么关系?如何练习好太极拳?什么是太极?太极内涵是什么?太极思维方式对中国人有哪些影响?如何利用太极的理念指导我们自我保健,提高自我内在素养,拥有高品质的生活?

在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清楚什么是太极?太极内涵和宇宙的诞生有什么关系?。

宇宙的诞生目前天文学上较为公认的就是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我们如今的宇宙起源于极小的一个点,这个点甚至比原子还小,它于近138亿年前发生了爆炸,体积开始迅速膨胀,如今它的可观测体积已经达到了直径930亿光年的规模。

太极的起源简介(太极的起源和内涵)(1)

宇宙大爆炸

在这个论点上与道家宇宙观相一致。道教修行法门重要的就是”道法自然“,通过对自然观察和感悟种,掌握自然之道。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认为宇宙是从道始于虚廓,也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都是实在不断的变化中。生命科学中,在讲到生命的起源也是这个过程,在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到原核细胞和原核生物的诞生,以及真核细胞和器官的形成,多细胞的生物的产生,使得地球在不同时期,诞生的不同的各种生物,而生命的诞生源于宇宙的形成。

太极的起源简介(太极的起源和内涵)(2)

生命的诞生过程

什么是太极?太极和宇宙的诞生有什么关系呢?

道教哲学代表学说《列子》对“太极”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认为“太极”是宇宙和生命诞生前的最后阶段,前面还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

“太易者,未见炁也”(《易纬乾凿度》和《列子》),是指太易阶段,没有形成物质之“炁”。“炁”,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能量。

“太初者,始见炁也”(《列子》),是指太初阶段只有“炁”能。

“太始者,形之始。”(《列子》),是指太始阶段在具有被“炁”能的基础上,具备了形成具有形态的物质基础。

“太素者,质之始也。”(《列子》),是指太素阶段,物质开始具有了根本的特性。

"太极者,质形已具“(《孝经纬·钩命诀》),是指太极阶段,形成物质,就产生了宇宙。诞生宇宙之后,生命的诞生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太极生两仪”(《易经》),指是太极具有阴、阳二仪构成。这说明太极阶段产生的物质,由阴、阳两方面属性的物质构成,它们互相转换,形成一个漩涡推动这世间所有的物质从诞生,发展,壮大,到消亡,回归到“太易”的阶段。

那这个漩涡是否有方向行?我们来看看下面图,大家思考一下?

太极的起源简介(太极的起源和内涵)(3)

太阳系运行

太极的起源简介(太极的起源和内涵)(4)

地球运行

太极的起源简介(太极的起源和内涵)(5)

台风

从太阳系、地球、台风的太极漩涡运动都是具有方向性,也就是顺时针或逆时针。只有不断的运行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包括人的思想、机体、行为上只有不断的运行才有发展!

这种太极漩涡运动就是一种螺旋运动,螺旋结构对于动物植物从分子,到组织、机体都是一最为稳定的结构

太极的起源简介(太极的起源和内涵)(6)

DNA螺旋发展

太极的起源简介(太极的起源和内涵)(7)

蒲葵叶片螺旋生长

太极的内涵是什么?

太极的起源简介(太极的起源和内涵)(8)

肌肉和骨骼都是旋转的

通过不断地观察自然,我们发现太极的螺旋结构在中无处,无时不有。我们得出太极的内涵就是,阴阳互相对立、不断消长、 相互转换、互根互用形成太极螺旋运动维持这世间万物的平衡和发展,是高级的辩证唯物主义。

如果阴阳双方不平衡,阳太过着耗阴,太过则耗阳,就会加剧了太极螺旋运动,使得太极的“炁”能剧烈消耗,这个这个太极从有变成无。

如何各位同仁也和我一样用这样的思想去理解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家庭、个人健康等方面,就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就如我们现在的生态环境,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加大了埋藏于地球的化石燃料、矿物、森林等资源“阴”能的消耗,产生了CO2温室效应,使“阴”大量变成“阳”,阴阳双方不平衡,地球物质循环加剧,导致阴阳转换不顺畅,就像现在的天气一样,忽冷忽热,地球太极的“炁”能剧烈消耗,原有的生态系统将会从有变成无,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巨变,然后再从无有变成有,而地球的上的生命也将如此。

所以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国人民必需具备一种“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从太极螺旋运动的思想去认识自然,号召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要抛弃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阴性思想,持有“中国梦”的阳性动力,从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方面贡献自己,扭转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家庭、个人健康等各方面的不平衡,那么我们地球回归正常的运转,社会稳定、文化向上,教育回归,家庭美满,人人健康的最佳理想状态。

预告:如何利用太极的思想去指导我们的健康的生活,请注意收看下篇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