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6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不拘泥于当前的得失,用长期主义的眼光看问题。不要隔四五天,情绪就一百八十度大变化。要看未来四五年。甚至未来四五十年。
来源 | 西西弗评论(xixifupl)
中国崛起,是长达数十年的持久战。
在未来数十年,我们要以平常心,理性的看待问题,不要被情绪左右。
0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朝夕相处的人,我们往往感觉不到发生变化。多年不见,反而对变化的感受更为深刻。
大家都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身处中国,我们很容易犯两个错误。第一个是低估了中国崛起之伟大,第二个是低估了中国崛起之艰难。
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国的崛起,也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2021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12500美元,已经非常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的标准。而所有的高收入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比中国人口还少。中国进入高收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意味着全球发达国家人口直接翻倍。
这将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人开始全球扩张之后,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
当然,崛起的道路,我们才走了一半,就算人均GDP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也远远达不到我们的目标。
什么才算中国崛起?普通老百姓对未来的希望是什么?
先不说什么民族复兴这样的豪言壮语和宏大叙事。微观上,我们每个人都想过更好的生活,过发达国家人民那样的生活。今天,网络上充满这种中国和老牌发达国家的对比,人民认为,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是一件必须要达到,也能达到的目标。
但很少有人真正想过,这一点意味着什么?
韩国人的生活水平和老牌发达国家比,其实还差不少。但韩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3.5万美元。中国要真正崛起了,人均GDP起码得追上韩国吧。
如果这个目标得以实现,中国GDP总量接近50万亿美元。超过G7总和的42万亿美元(美23万亿、日4.9、德4.2、英3.2、法2.9、意2.1、加2.0)。
整个西方世界的GDP总量是 美23 欧盟17 日本4.9 英3.2 加2.0 韩1.8 澳1.5 新0.25 = 54万亿美元。
如果中国的人均GDP达到韩国水平,中国的经济总量,会和整个西方世界,也就是西方媒体笔下的国际社会差不多。
这个目标真的不可能实现吗?中国2021年,人均GDP达到12500美元。如果未来能实现年均4%的人均GDP增长,28年后的2049年,人均GDP将是2021年的3倍,差不多3.7万美元。
即使人均GDP达到韩国标准,也不一定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和需要。毕竟,网络上人们对比的对象,都是欧美这样的老牌发达国家,韩国人的生活并不是大家向往的目标。
中国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达到统治世界数百年的整个西方的体量。这难道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伟大事业吗?
大家都觉得习以为常,有啥难的,经济不应该就每年都高速增长吗?
当然不是。经济增长是偶然,不增长才是常态。
02
西方达到今天的位置,花了多少年?
哥伦布1492年新大陆,西方开始全球扩张,到1840年鸦片战争,花了348年。到1900年,世界瓜分完成,西方全盛时期,几乎控制了整个世界,花了400年时间。
从亚欧大陆边缘的一个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小小半岛,欧洲人开始扩张。
这是1492年的西方,从那几个小小的彩色色块开始。加起来可能也就是300-4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这是1914年,一战前的西方。欧洲人控制了北美、欧洲、亚洲大部分领土、非洲几乎全部、大洋洲全部。独立的南美洲,也是欧洲人的后裔和混血所占据。中国是半殖民地。欧洲人在400多年扩张后,到一次大战前,统治的土地面积恐怕差不多接近1亿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面积三分之二。翻了30倍。
今天的西方世界无疑比1914年衰落。殖民地独立,俄罗斯被开除出西方。但他们嘴里“国际社会”,仍然占据着欧洲大部几百万平方公里,北美洲近两千万平方公里,大洋洲900万平方公里。加起来三千多万平方公里,面积是中国的三倍多,人均资源应该也是中国的三倍以上。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英国人这么描写自己的国家:“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的南部,现在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的地区。”
现在,我们要在2049年,区区百年时间,建立一个和整个西方体量相当的经济。这的确是一件前所未闻的故事。
03
国人很少意识到中国崛起这个事业是多么伟大。正因为此,国人也往往低估了这个事业的艰巨和困难。
西方从西欧那小小的半岛开始,长达500年的扩张。西方的霸权,伴随着血与火,征服与奴役。征服占领了难以想象的辽阔土地,掠夺难以想象的海量资源。最终才建立了霸权,余荫直到今天。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和整个西方体量相当的经济。我们要实现的任务的难度,不亚于当年整个西方的崛起。我们要拉动的人口,远远高于当年的西方。
西方的崛起,靠的是血与火,靠的是殖民奴役剥削全世界,靠的是西方人占据的土地扩张了数十倍,手中的资源扩张了数十倍。以全世界之力,养出了一个西方。
我们却没有这个条件。我们不殖民,不奴役,不剥削其他国家。我们只能完全靠自己的苦干,却要在百年时间,实现西方花了300多年时间才完成的任务。
这真的太难了吧。
今天,中国想重新回到历史应有的位置,谈何容易。世界上哪有这么多资源,能让14亿中国人过上发达国家的人民的生活?
地球的资源就这么多,在中国,再造一个西方世界,不可避免的要争夺资源。
中国的崛起,需要进口难以想象规模的原材料。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工业国,出口总额中一半以上都是农产品和原材料。
世界资源没这么多。奥巴马说过:如果中国人希望过上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将是世界环境的灾难。西方对中国的遏制打压难以避免。
但是,凭啥我们中国人就没资格过好日子呢?
有些人可能认为 中国有一千万人过发达国家的生活就够了,只要自己在这一千万人之中。
有些人是民国粉,喜欢民国的生活,觉得穿越回去做少爷小姐,那生活也很不错。民国的大教授,挣得比现在还多。但谁能保证穿越回去是少爷小姐,而不是路边一具饿殍。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贫富差距也在变大。但中国政府和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坚定的认为要共同富裕。几千万人过欧洲人的生活,十几亿人过非洲人的生活,这种体制绝对不能接受。因此,中国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转移支付体系,坚定不移的推动扶贫。
现在国人信心十足,很难理解四十年前的中国的绝望。
当年为啥要搞计划生育。因为大家觉得中国人太多了。十多亿人绝对不可能都过上好日子。咋办呢?当时觉得,靠不生孩子,老人死光,人变少了,到了只剩几亿人,也许就能过上好日子。
当时,指望靠人口减少来过好日子,这是何等的绝望?!
当时绝望也正常。比全部西方发达国家还多的人口,人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时完全是天方夜谭,完全是不可思议的目标。
现在中国人均GDP1.25万美元,崛起的道路,也就是走了一半。行百里者半九十。后面的风险困难惊涛骇浪不知道还有多少。
04
正因为很多国人低估了中国崛起的艰难程度。有些人已经急不可耐,觉得我们已经是世界强国,觉得GDP总量很快超过美国,马上就可以登顶。
我远远没有这么乐观。中国崛起道路上要超越的对象,不仅仅是美国,而是整个西方世界。我们的人口规模,比整个西方世界还要大。GDP总量超越美国,又能怎么样?也许只有超越美欧日韩澳加的总和,我们才算完成经济上的崛起。
有些人觉得,只要我们韬光养晦,我们就可以继续闷声大发财。这个也根本就不可能。地球就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中国人民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发达国家人民渴望维持幸福生活的愿望,本身就是冲突的。
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则与以往大不相同。美国已经很明确的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对手。打压遏制接踵而来。好走的路已经走完。我们走到今天,运气已经非常不错了。未来面临的困难风险和惊涛骇浪,也将是前所未见。
未来二三十年,我们的心态应该是什么?我的建议就是八个字:用平常心,打持久战。既不要速胜论,也不要失败论。
速胜论,总觉得我们已经够强了,可以摊牌了,可以见谁怼谁,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中国还没有到这一步。
持速胜论的人,遇到一点挫折就很容易转化为失败主义者。再取得了一些成就,有可能再转变回速胜论者。这几天网络舆论情绪变化,大家应该都有所体会。
情绪是网络流量密码。但我一直不喜欢情绪。情绪的转换太快,一会儿速胜论,一会儿失败论。
当然,每个人都有情绪,我也一样。中国被美国遏制,心里都憋着气。有时候也想,熬着太难受了,还不如早点摊牌揭盅,是胜是负来个痛快。
更何况,我们国家经济的问题是生产过剩,美国经济的问题是消费过剩。战争,就是解决产能过剩最好的方法,战争就是最大的消费。一开战,我们的产能过剩,全解决了。我一样熬的难受,情绪上忍不住想早点摊牌。大家的心情都能理解。
但我们还是要以平常心,理性的看待事务,不要被情绪左右。如果熬对我们有利,就再熬熬。中国崛起,是长达数十年的持久战。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终手段。现在已经到了用和平的政治手段无法解决问题吗?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不打仗就没法更上一层楼了吗?显然没有。
我们已经卷了很多行业。重工业、消费电子、光伏、电池。下一个会卷汽车业,还有很多行业,大飞机、半导体、软件业还没卷到位。离瓶颈还远着呢?先把所有能卷的行业都卷完了吧。
用平常心,打持久战,不要被情绪左右。佩洛西来就来了,又能咋样?我们关心的是,怎么利用这次机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更大的好处。碰到任何事情,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学会一句话,那又怎么样呢?
不拘泥于当前的得失,用长期主义的眼光看问题。不要隔四五天,情绪就一百八十度大变化。要看未来四五年。甚至未来四五十年。
读者朋友,如果大家还不老,能活到2049建国一百年,就别那么着急。中美一定会摊牌的,估计也会在2049年之前,但这个时间点,晚一点比早一点好。至少,现在不是翻脸摊牌的最好时机。
— THE END —
☀本文选自西西弗评论(ID:xixifupl)。灼见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