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先发制人(先发未必能制人)(1)

被击毁的格鲁吉亚军队坦克

谁可以先发制人(先发未必能制人)(2)

被俄军击中的格鲁吉亚海军舰艇在港口搁浅

先发制人,出自《汉书·项籍传》,意思是战争中的对抗双方,首先发起进攻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抢先动手制服对方。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残酷较量,交战方都希望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赢得胜利,因而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几乎成了一条兵家通则。不过,2008年的俄格战争,率先发难的格鲁吉亚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008年7月底,第29届奥运会开幕在即。格鲁吉亚企图乘时任俄总理普京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不在莫斯科之机,倾全军之力,采取“闪击战”方式,快速攻占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8月8日2时,格地面部队在空军支援下向南奥塞梯发动大规模进攻,主攻方向为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10时,格军完成对茨欣瓦利的合围。14时40分,格军控制南奥塞梯大部分地区,并进攻俄驻南奥塞梯维和部队。

不料,俄军反应迅速,当天17时就发起反击。这是俄罗斯联邦独立以来首次对外用兵,也是其为对抗西方战略遏制而对毗邻小国实施的一场小规模、低强度跨境控制战。为形成“牛刀杀鸡”的不对称作战优势,俄军先后出动陆军、空军、海军和空降兵等多个军兵种的作战力量,对格军实施全纵深、多维度、多方向的联合火力打击和兵力突击。俄陆军抵达茨欣瓦利外围后,立即从北、东、西3面发起围攻,并向敌后穿插,切断格军退路,还直接威胁格首都第比利斯。俄空军对第比利斯军用与民用机场在内的纵深战略目标进行空袭。俄黑海舰队对格实施全面海上封锁,断绝其军事物资供应。俄罗斯还对格鲁吉亚网络展开全面攻击,使其官方网站瘫痪。截至8月13日,俄军以200余人伤亡的代价,毙伤格军1500人以上,将格军驱逐出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

先发制人的谋略思想,始终贯穿着战争史。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现代战争的速决性特点愈发明显,甚至可能出现“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战争即已结束的情况。无论是数次中东战争,还是以色列抢先出手摧毁伊拉克、叙利亚核反应堆的行动,包括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打击恐怖分子,都是在先发制人思想的指导下取得显著战果。然而,任何军事谋略都有其运用的客观条件,条件不具备时自作聪明,很可能会自取其辱。

格鲁吉亚在俄格战争中弄巧成拙的“先发制人”,在战略指导上犯下两大错误:一是高估北约提供支持的力度,二是低估俄罗斯捍卫国家安全利益的能力和决心。

2005年和2007年两次俄格矛盾,由于北约支持格鲁吉亚,俄罗斯选择退让。尝到甜头的时任格总统萨卡什维利信心暴涨,以为有北约撑腰,俄不敢出兵。没承想,格进攻南奥塞梯触犯俄罗斯安全底线,遭俄军强势反击。格又寄希望于美国出兵或西方斡旋,但美国乃至整个北约都“露了怯”。事实上,俄高层对形势早有清醒认识,一直积极备战。2008年7月,俄军举行针对性极强的“高加索-2008”军事演习,矛头直指蠢蠢欲动的格军。通过演习,俄军熟悉了俄格边境的作战环境,对可能遂行的快速反击、城市作战和要地夺控等课目进行演练。美国的俄罗斯问题专家赫斯伯灵说:“这一演习与他们数周后在格鲁吉亚的行动一模一样,这场演习完全就是一场彩排。”主动挑衅这样的对手,格鲁吉亚最终深切体会到“以卵击石”的后果。(张 翚 张思斯)

(来源:中国国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