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1)

今年春晚最美歌舞,不约而同来自两幅山水画卷,《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

舞剧《只此青绿》的画卷剧本《千里江山图》,是少女心中,山水与人合一的优雅画卷。

音舞诗剧《忆江南》的画卷剧本《富春山居图》,是年老文人历经风雨,隐逸山林的洒脱坦然。

今天怡儿就和你从其中的音乐,舞蹈、诗歌意境来聊聊,同样美轮美奂,这两个节目的美有什么不同?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2)

1 《忆江南》美在洒脱,《只此青绿》美得克制

看这两个节目好像在看剧。

以富春山居图为模板的《忆江南》音舞诗剧中,有渔夫、读书人还有行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自在。

看音乐剧歌手阿云嘎穿着蓑衣,顶着渔夫的斗笠,侧着身子,哼起歌谣。十足逍遥。再看另一个美声歌手,蔡程昱更像是一个年轻快活的渔夫,就要唱起山歌。

再加上郑棋元、杨宗纬两个歌手。

四个渔夫,如此惬意的江上,唱着歌。一副潇洒隐逸的风格就出来了。

如果说他们象征着江面上自在的劳动者。那么在山间的行者李立群老师,那也是一个老戏骨。

他运用丰富的舞台功底,如一个行走在人世间的老者,纵情吟诗,潇洒生活,仿佛与山水共舞。

再看冯远征的行者和丁志诚的樵夫,个个都是历经世事千帆散尽的模样。

读书人是谁,那是濮存晰,吟诵的是苏东坡的诗句,一人在亭中,怡然自得。

唐朝的吴融,行走在小桥溪流间,吟诵:“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间。”

“行山行采薇,闲翦蕙为衣。”肩挑樵木,富春的林中走来唐朝的崔涂。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振衣独立富春山,鱼鸟亦知心事闲”等。

这些诗句背后,是从古代来到我们身边的隐逸山林之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富春山本就是文人墨客行者等人,拜访东汉隐士严子陵钓台的地方。

这时候的文人墨客行者渔夫,樵夫等,有的是自在生活,有的是历经风雨来到这里,寻求心灵的归隐自由。

这个音舞诗剧就好像是陶渊明的田园诗,王维的山水诗,曾追逐过的一切,都放下了归回山林,惬意自在。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3)

再看《千里江山图》为模板的舞剧《只此青绿》。

只见山水伊人,融为一体。

我们看到的不是他们的身份,而是宫女?文人还是其他?

更能感受到的是,人和人克制相处,内心渴望优雅之美,敬畏山水自然,渴望人与自然天人合一,赏心悦目。

这个舞剧中,展现的是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不像之前《忆江南》那样自由洒脱。却又一种工整的美感。

有亭台楼阁,有山人和人,万物与我和谐统一,看起来,有深远高远的空间感。还有时而顿挫起伏的错落感。

这个舞剧,更像是杜甫的节律诗,对仗工整,意境深远。“道游于艺,艺合乎于道”的乘物游心美感。

她的美来自节制工整,渐渐和自然融合起来。与《忆江南》的大道至简,放下后的洒脱自然有不同。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4)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5)

2 《富春山居图》老者山居,《千里江山图》青春江山

同样名声在外,忆江南的模板《富春山居图》是画家黄公望在八十多岁的时候画出来的,关键词是老者山居。

当时,画家所在的元朝统治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几岁,当他来到富春江上,沉浸在这里的隐逸氛围中。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是能不能有“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就像画中的渔、樵、读书人的形象,隐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也像古时候的东汉隐士严子陵那样,与自然山水作伴。

这时的画作者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他年轻时追求仕途备受挫折,五十岁开始游历山川,78岁定居富春江。开始绘制《富春山居图》

这幅长卷《富春山居图》是中国最早的禅宗山水画,和《清明上河图》齐名。

半生蹉跎,中老年开始游历和隐逸山水间,《富春山居图》表现的就是画家的一种人生态度。他把积压在心中多年的亡国痛和自己的仕途挫折,都放在画中化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那么,音舞诗画是不是表现出来了,前面已经说过《忆江南》里,从知名的国家级老戏骨演员,到音乐界中坚力量的加入,他们用自己经历过的种种波折和面对世事的洒脱,展现出一种旷达恬静之美。

这种意境正是《富春山居图》的意境了。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6)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7)

再看,《千里江山图》从名字就可以听出,画者充满着歌咏盛世江山的情怀。

画家又是谁?北宋青年画家王希孟18岁时的作品。

他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北宋末期宋徽宗统治时期。

宋徽宗改变了宫廷画家的社会身份,对他们的形式和趣味要求很严格。

北宋末期,文人地位很高,又有印刷术,开始探究人与自然的问题。

这样对画家来说,从题材到艺术,都有了新的要求。

深受宋徽宗影响的王希孟就是在这个时候,以宫廷画家的身份,创作《千里江山图》,他只花了半年的时间。

和黄公望一样面临王朝统治危机,民不聊生。他们的年龄不同,仕途不同,道路也不同。

宋朝的青年文人没有在山水间,而是在宫廷里作画,把收复山河的理想寄托在艺术文化创造中。

王希孟正是在这个时候创作了充满着中国的自然观、宇宙观等的山水画卷《千里江山图》。

画中更多表现的是意像,可游可居的空间,还有对山水进行加工的青绿色彩。

这样的山水,可以说是表达自然,更多的是讲述人和人如何在自然中相处。

就像是舞剧《只此青绿》中,人如画,山水如画,看来人在山水间,人似乎还是主导。

《千里江山图》如此恢弘曲折,讲的还是人的故事,山水更像是人的背景。毕竟命题是江山啊。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8)

3 《忆江南》之美在于放下,《只此青绿》之美在追求

就像《富春山居图》是中国禅宗第一画,他表达的更多是旷达自在,是一种放下的生命态度。

当人们回归和山水相守,与古人诗词相伴,读书人和樵夫渔夫行者,没有两样。

《千里江山图》讲的是江山社稷,就算已经是北宋末期遇见危机,渴望的还是大好江山,让人流连忘返,好比用画笔爱我河山。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9)

当人们因为炽热地爱国家爱山水和人,追求一种文人的报国,于是就把情感放在画中,渴望如美人一般优雅恬静,和江山融为一体。

追求的是一种渴望江山永固的生命态度。

两幅画卷都是千古名作,也都名声在外,这次在春晚相遇,也是一种美的融合。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10)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区别(春晚版富春山居图)(11)

写在最后

无论如何,我们越来越多看到传统文化之美,就是一种福气。

我们可以欣赏不同的春晚节目,感受美感。

也能体会节目背后的良苦用心,和千古名画不同的生命态度。

追求放下的人生态度,还是渴望拥有的生命哲学,都是一种美。

《淮南子· 说林训》早就说过:“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

来自苏轼诗中的环肥燕瘦,说的也是美人各擅其美,杨玉环的胖和赵飞燕的瘦,都是美的。

一个包容的时代,让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去追寻美,追寻自己的生活方式,理解他人的生命态度。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经历过看见过,思考过,我们会看见更多不同的生命之美。

今日话题

你更欣赏哪一种美,《忆江南》还是《只此青绿》。为什么,留言交流,写你想看到的。

@怡儿话书影,用故事力,给生活加点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