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怕你担心没说,爸妈确诊了,现在在上海临港方舱。” “爸爸妈妈别怕,怕你们担心我也没说,我来方舱支援了。”李英(化名)是江苏省援沪医疗队、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名护士,让她没想到的是,在上海务工的父母确诊后就在她所支援的上海临港方舱内。一家人为了不让彼此担心,互相隐瞒情况,最终以这样的方式在方舱见面。

爸爸妈妈请给我加油(爸爸妈妈别怕我也在方舱)(1)

“我4月1日凌晨就到了上海,从接到通知、报名到抵达上海开始工作,一直瞒着父母。” 李英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没有告诉他们自己到了上海抗疫的最前线,休息的时候她会装作自己还在南京,和爸妈说今天南京的天气如何、上班遇到哪些事情,叮嘱爸妈在上海要注意戴好口罩。李英父母其实分别在4月12日前后陆续确诊,同样怕女儿担心一直到被转运至方舱都没有告诉她。直到4月15日母亲出现持续呕吐、食欲差等情况,电话这头的李英听到母亲的声音不对,一再追问下母亲才道出实情。

自责、焦虑、慌乱……各种情绪一齐涌来,父母所在的区域由浙江省援沪医疗队接管,江苏援沪医疗队、南医大二附院领队了解情况后主动帮李英联络问询母亲状况,由于她母亲呕吐严重,腹痛加剧,考虑急腹症,医疗队紧急联系转院送至华山医院治疗,到现在李英也没能亲眼见到母亲。

江苏援沪医疗队的队员纷纷送来了关心,询问是否有可能将李英父亲转至女儿所在的方舱。“我父亲没多想就拒绝了,我们都不想给医护人员添麻烦。”李英也同意父亲的决定,她是一名护士,她相信无论是哪位护士对待任何病人都会一样耐心和关心。

爸爸妈妈请给我加油(爸爸妈妈别怕我也在方舱)(2)

好在父亲情况比较乐观,4月16日早上,李英带着水果和食品来到父亲所在的病区,一时间父女相见泪眼朦胧。“我想和爸妈说的是,不要害怕,你们不是一个人,女儿也在隔空陪着你们一起战疫。”

目前李英母亲的状况有所好转,呕吐的状况减轻。“我既自责又欣慰。”李英坦言,虽身肩抗疫责任无法长时间在病床前照顾父母,但是能换个身份陪在他们身边,还是倍感宽慰。即便父母身体不适,他们也还是时刻牵挂着女儿,不断叮嘱她照顾好自己。

这个仅仅25岁的女孩一夜之间更加成熟了,她细算了下,因为工作,和父亲将近一年没见面了,和母亲上次见也是半年前。“想疫情结束回老家看看他们,带他们做个全面检查,好好陪伴他们!等到上海恢复车水马龙,我们一家人再来看看!”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来源: 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