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戏妖”,对表演热爱到极致,对职业操守,苛刻到变态!

无论饰演什么角色,都能轻松的驾驭住人物性格,

从业二十多年的他,获奖无数,参与作品,八十余部,树立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

刘德华,曾评价过“他的演技让我无话可说”

但他却对观众说道:

“我只是一位,靠演技吃饭的手艺人”!

他就是影帝——————王千源。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

【演艺圈中的另类

演艺圈在我个人看来划分为三大类

1.没演技,却很红;

2.有演技.同时也很红;

3.有演技.却迟迟不红

而王千源,就实打实的属于第三类人。

在当下流量与话题为王的社会,演艺圈中出现了大量,层出不穷依靠热点、炒作来博得观众们眼球的演员,但实则,名不,符其实。

虽说,玩儿归玩儿,闹归闹,但那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的“演技”,却被那些“双目明亮”的观众,看得一清二楚。

但有一类人,就如同王千源一般,总是在“热闹非凡”的演艺圈,韬光养晦、隐其锋芒。

观众们也许记不起他的名字,

但是一定记得他,曾经演绎过的角色。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2)

“影帝”的成长总是,路途坎坷。

王千源(原名王锦鹏),在1972年的一个个炎炎夏日,出生于沈阳市。

有人曾调侃过,王千源的名字,取自TFboys团队(王俊凯、易烊千玺、王源)中的其中一字。

而王千源是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

万物生根,大千世界,都有源头。

可以说是意义十足。

但与 TFboys“少年得志”相比,王千源的影帝之路,确显得分外长久。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3)

01

他出生于,一个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家庭, 父亲 “王早来” 是辽宁,艺术剧院的一名一级演员,当父亲问道他“长大后想做什么时”?

他的回答不是“演员”而是——

“我长大了要滑爬犁”!

那时他三岁。

调皮捣蛋的他,稍不留神,就能上房揭瓦,

王千源的母亲“周灵芝”在采访中也曾说道:

“王千源小时候可淘气了!没一会儿老实时候,成天就知道玩,踢足球、跑步、跳远……体育项目特别擅长,学校的运动会总能拿第一。”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4)

王千源和母亲

02

无奈的父母,为了让他能“安静”下来,便将他送去艺术学校学习钢琴、架子鼓

但是调皮捣蛋的他,仅仅去了几个月后,便不再感兴趣。

虽说对钢琴那些不感冒,但他总是喜欢,偷偷一个人跑去父亲单位的后台,偷看演员们的表演,

也许在那个时候“表演”的种子就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那时候,年仅四岁的王千源就能清晰记得,哪位演员下台换场时,该带什么道具,他总会屁颠儿屁颠儿的,跟在叔叔阿姨们的后面。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5)

王千源和父亲

03

有时也会,因为舞台戏的剧情而哭红自己的双眼。

父亲王早来曾说过

“如果说那个时候的学习只是一种熏陶,那现在的王千源就是非常有意识地在训练自己了。在他的家里有一个书房,里面并不是书而是满屋子的影碟,有世界各地的电影,他会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看影碟,学习别的演员的表演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调皮的王千源也逐渐变得成熟,

他的愿望也从一开始的“滑爬犁”变成了运动员、警察。

直至中考失败后,王千源才明白了,自己想要学习表演!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6)

今日的他,离不开父母的帮助

中考“失利”的他,没有考上自己所报考的学院。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7)

01

母亲本打算送他去职业学校,学习缝纫时,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母子两人决定去首都,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能不能进入中央戏剧学院。

当来到北京后,母子两人才发现,王千源的“见识”还是太短了,与同期的学生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戏当时的录取线是两百多分)

父亲“王早来”提到说:

“当时中戏的辅导老师,就建议王千源复读一年,次年再考。”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8)

02

于是,他们马不停蹄的赶回沈阳,同时报名了一所省实验学校的文化课,

同时在业余之时,父亲也会辅导他,一些专业上的知识。

那一年的王千源,一改以往的桀骜不驯,当看到母亲顶着一顶帽子,在三四十度的大太阳下干活时,他意识到:

“因为自己考了低分,连累到了他人”

他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不再成天只想着玩,开始了头悬梁锥刺股地学习

困了就用凉水冲头,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光着身体靠着墙读书。

最终,靠着自己的惊人的努力,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号称“中戏戏骨明星班”的

——————93班同班有, 刁海明、 刘敏涛、李乃文、 苏可、辛柏青、朱媛媛、李坤霖、赵春羊)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9)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0)

王千源:本想做偶像派的,但“实力”不允许。01

王千源曾调侃过自己,说自己是因为,长相过于“丑”,才被中戏录取的,也许这只是一句玩笑话。

但他曾在采访中透露:

“因为外貌的原因,徐静蕾和廖凡的班我都被刷了”

当王千源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时,

他比所有的同学都更为努力。

为了按时交纳作业,他会在还未放假之时,就开始准备作品,

必须将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后,他才会安安心心的,享受那为时不多的假期。

但就是因为这样的学习态度,在同学们还在准备第一个作业时,他就已经在完成了第三个。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1)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2)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3)

未来的迷茫01

毕业之后的王千源,没有像他想象中的一样,直接开始拍电影,而是被分配到了一所儿童艺术学校。(为小朋友们表演节目)

他完全没有毕业的喜悦,有的只是不甘心,

因为他在儿童艺术学校里,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

“根本没有演过人”!

他每天都是在重复的扮演里演树或者是石头,每天也都是在消极和敷衍了事中度过的。

王千源:难道这辈子我就这样了?直有一天,改变了他对这份“艺术”的态度。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4)

02

某天,学校组织外出,去给一所“特殊”学校的孩子表演节目,

而王千源,依旧是在敷衍的,扮演一棵树。

表演结束,王千源打算要走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跑来一个孩子,抓着他的裤子问道:

“树哥哥,你明天还来吗”?

就在这一瞬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所谓的“混天度日、无聊”的表演,却正在被这个世界上,最纯真的观众们所热爱着。

同时他也明白了,自己这敷衍了事的表演,根本不配得到这群孩子们的喜爱与掌声!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5)

苍天不负有心人,“浪子回头”的影帝之路01

在经历了,这漫长的低迷时期,王千源开始慢慢的转变

心态和精神面貌,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他慢慢的,将在儿艺学校这段时间,当成了是提升和历练自己的过程

或许是苍天不负有心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出演了自己的处女作《赢家》

从此开始了他的“影帝之路”......

02

1994年,王千源与宁静出演了电影《赢家》,在电影中饰演的是一位身有残疾,却自强不息的运动员。

为了演好电影中只有一只手臂的残疾人,他将自己的一只手绑起来,练习单手系鞋带,一直练习到单手与双手系鞋带一样快时,才肯罢休。

连导演霍建起,都对他的努力表示了肯定。

此片一经问世,收获好评无数,一举夺得:

第6届上海影评人奖

第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优秀故事片奖、

1997年第5届五个一工程奖优秀故事片奖。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6)

2001年,在陶红和姜武主演的电视剧《空镜子》中饰演一位“娘娘腔”。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7)

02

2010年,王千源与他父亲,共同出演了他的成名作——《钢的琴》。

在片中,王千源饰演的是一位工厂的下岗工人。

本片以一位小人物的视角,在反应东北工业兴衰的同时,也向我们揭露了社会的现实。

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使他拒绝了,让孙红雷大火的电视剧《潜伏》

在一档节目中,他说了曾经拒绝姜伟的那段话

“我是东北长大的,我看过工人们繁荣的时候,也看到了工人们落寞的时候,哪怕我拍完这部剧它不放映,我自己留下来,珍藏一辈子,我也觉得值了”。

也许,这就是王千源对于家乡的情怀所在!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8)

03

虽说在电影里,王千源饰演的爸爸有着自大、蛮横、满口谎言的缺点,

但他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始终乐观的,保持着对音乐追逐的梦想。

片中的他能轻松驾驭住,人物情绪的转换,依靠人物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将一位对女儿寄予厚望的父亲,演绎的淋漓尽致。

看过此片的人,应该对这一幕记忆犹新:

飘着白雪的灯光下,王千源叼着烟头,仿佛就如同星爷在《国产凌凌漆》中一样,如痴如醉,如同幻境一般,弹奏着钢琴,

背景音乐加上气氛的烘托,使得这一幕,成为了影片中的经典瞬间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19)

04

同时,王千源也因本片,入围了:

第18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提名)

第12届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演员奖 (提名)

第48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提名)

第28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提名)

也一举揽获了:

第23届 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获奖)

第14届 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8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获奖)

慢慢的,他进入了观众们的视线!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20)

05

2014,王千源在电影《绣春刀》中,饰演锦衣卫“卢剑星”

片中的王千源为了两位兄弟,甘愿束身待罪,演绎了一位好大哥的高大形象!

尤其是片中的这几句:

“像我们这样没钱没路子的人要的就是机会,机会来了接住了就能翻身”

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共鸣!

“谁都不用死,走,我们一起,去过好日子。”

这一幕,也感动众多观众。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21)

06

2015年他出演了作品《解救吾先生》,

片中饰演的反派“华子”,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演技。

同时也因为本部作品,让他真正的进入了观众视线!

本片中的他十分“接地气”的将一位,有血有肉,但又像“疯狗”一般的罪犯演绎的入木三分。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22)

刘德华刘烨说过:

本个角色,其实才是这部作品中最难把控的,因为虽说他“冷血”但又不能在刻画中,丢失这个角色“涎皮赖脸”的人物性格。

所以为了能成功的演绎出“华子”这个角色,

王千源经常将自己关在一间小屋子里,为的就是培养出这个角色“凶狠”的人物情绪。

为了贴合现实,成功演绎出一位,落魄、流离失所的悍匪,

一个星期没有洗头,剧组的人都说他头都发臭了。

在电影最后,拍摄监狱那场戏时,为了刻画出“濒临死亡”的状态,

王千源基本上是很少喝水,就吃饭每顿也是三分饱。

直至达到,面黄肌瘦的样子,才满意。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23)

在监狱里他和母亲对话的那场戏,也将一位凶悍男人的柔软一面,表现得极为真实。

那种情绪一泻千里,极度疯狂之中,却又充满了无限愧疚之情的内心,

令众多观众为之动容!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24)

无论是他片中,桀骜不驯的性格,还是轻蔑的眼神,都在表演中把控得极为精准。

也许这才是,电影人的魅力所在

就正是因为这种“不疯魔,不成活”敬业的精神。

让王千源,一举揽下:

第31届金鸡男配;

第16届华语电影传媒最佳男;

2015年度男配角奖 ;

获得了众多观众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25)

07

如今每当,东京影帝的头衔被众人时常提起时,王千源却说:

“《钢的琴》只是一个台阶,它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

其实得奖有运气的成分,而且也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导演、编剧,包括其他幕后工作人员都功不可没”。

因为在他看来,一部戏不可能让你“闪耀”一辈子,因为他说过:

“演戏是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不断做功课的过程,你不能说为了拿奖去拍每一部戏,还是应该先把戏演好,至于拿奖不拿奖,顺其自然就好了”。

正如同他所说的:

把戏演好才是做大的事!

王千源和张涵予的电影(东京影帝王千源)(26)

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