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4月15日讯(记者徐蔚)去年7月1日,国税总局、财政部和保监会三部门发文,明确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可以抵扣个税,每月最多可抵扣200元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政策实施快一年,真正享受到200元抵扣的人群很少,税优健康险陷入了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税优健康险是哪家公司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税优健康险是哪家公司的(税优健康险推行近一年)

税优健康险是哪家公司的

楚天都市报4月15日讯(记者徐蔚)去年7月1日,国税总局、财政部和保监会三部门发文,明确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可以抵扣个税,每月最多可抵扣200元。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政策实施快一年,真正享受到200元抵扣的人群很少,税优健康险陷入了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想买税优险却发现无处可寻

28岁的白领小陈入职五年了,一直都想为自己配置点保险产品,但苦于自己手上没有太多存款,而像重疾险等商业保险缴费的门槛太高,最近听朋友介绍可以买税优健康险的,便开始研究起来。

“既能带病投保,而且今天买了明天就能赔,可以说是对社保医疗的一种补充,同时又能减免一点个税,一举两得的事情我觉得可以考虑。”小陈表示,这种政策型保险对于年轻人很有吸引力,也愿意尝鲜。

然而,小陈查阅了多家保险公司网站,却不知道到底应该选择哪种产品。“好像不是每家保险公司都有做税优健康险的业务,像我这样有意愿自行购买的个人到底该去哪里投保呢?”

患有糖尿病多年的市民金女士因慢性病被数个保险公司拒保,“这个税优健康险新政出来之前,像我这样的人根本没办法买商业健康险,虽然我现在买税优健康险无法享受到和健康客户同样的保额,但可以保障目录范围之外的医疗消费,对我来说还是很有用的,我们好几个病友都想买这个保险,但不知道哪家保险公司有这个产品,该怎么买。”

税优健康险“闪光点”颇多

作为全国最早试点的地区之一,武汉于2016年就开始逐步推行税优健康险。2016年,华中大数据交易所的7名员工,在阳光人寿保险湖北分公司成功投保,成为湖北首批税优健康险客户。据了解,该企业首批投保员工,平均年缴风险保费700元左右,保障期间一年,首年年度保额25万元、终身保额80万元。如果连续3年未出险,年度保额可提升至37.5万元,终身保额可达120万元。

2017年7月1日,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通知》)指出,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直白地说,就是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按照24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比如保费年缴2400元,每月税前工资扣除200元,扣除后工资达不到3500元的纳税标准,就可以直接免交个税了。

与一般的商业健康保险相比,税优健康险产品除了税收优惠外,还不会因为被保险人过去的病史而拒保,并可以带病投保,且不设置等待期,保险公司保证可以续保,这突破了以往健康险产品对既往症拒赔的规则。另外,普通商业健康险往往只保障一些意外医疗与住院门诊,不包括慢性病和特定门诊,而税优健康险则将特定门诊纳入保障范围,并且保障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常见慢性病;理赔时没有起付线,社保范围内患者自负的费用,可100%报销,社保范围外的部分费用可报销80%。

随着7月1日起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拥有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也在逐渐增多。据记者统计,目前湖北已有30多家保险公司获批,占人身险公司近四成。

为何陷入“好而不火”的困局

然而,记者发现,虽然推行了快一年,但了解这个保险的市民并不多,效果不尽如人意。

“每个月扣除限额200元,这对月收入高的人群来说,是有效果,但对于市场上相当大的一部分普通职工或是农民工来说,税收减免的额度较低,效果不明显。”一寿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毕竟,符合条件的只有一小部分人。

“如果单位集体投的话我会参加,个人掏钱买感觉没什么必要”,市民王女士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感觉就是把税钱算到保险里了,我税前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能抵扣的税很少,对我来说吸引力不大”。记者也算了笔账,对月收入8000元的纳税人来说,每年只能节省384元的个税,每月才节省32元。可见,税收优惠可节省的额度还是较低,其吸引力偏弱。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不赚钱的买卖,盈利甚微,所以推行的积极性也确实有限。”上述保险内部人士坦言。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几乎都把这款产品放在团险渠道销售,通常需要单位团队向保险公司采购才能购买到税优健康险。如果单位没有统一为员工购买,员工个人想购买税优健康险,则需要与单位人力部门沟通,委托其向保险公司采购。同时,为了能享受到每月200元的个税优惠,在个人投保之前,需要到税务部门开具个人所得税半年缴纳证明,并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医保卡证明和单位纳税识别号。

建议细分市场延伸服务

如何摆脱当前税优健康险“好”而不火的尴尬局面,成为市场各方探讨焦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辉认为,承载着缓解和解决中国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健康中国建设重任的税优健康险需要改进和改良的地方很多,既有顶层设计的问题,也有机制完善的问题。首先,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和税收优惠力度,明确税优健康险政策细节,协调推进税优健康险与医疗保险改革,加大对经营税优健康险保险公司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康险税优行业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明确监管标准,增加示范条款弹性,制定行业统一的社保目录,简化税优扣缴环节的流程,打破行政垄断。

其次,保险公司应设计多样化的税优健康险产品,创新健康险产品和服务,加强与医疗机构和健康咨询公司的合作,优化业务流程,拓宽销售渠道。比如提高产品保障周期,提升既往症人群保险额度,提高免税额度,增加产品弹性、扩大保障范围,制定行业统一的社保目录外的赔付目录,简化购买流程,扩大承保对象等。

此外,目前在很多地方,基层地税局对个人购买健康险的退税还没有落到实处。对此,专家建议对免税流程要重新设计。“保险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把减税做在前面,让投保者少跑腿。”一位险企管理层人士说。同时,他建议,对险企应该有些政策倾斜,如对表现好的险企和产品给予税收减免等,以鼓励险企加大健康险的研发力度和销售力度。

“健康险市场很大,如果有足够的优惠政策,老百姓肯定愿意买。”这几乎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小贴士:能否抵扣先看税优识别码

对于普通个人来说,如何辨别某款商业保险产品是否属于税优健康险?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购买时是否能取得税优识别码,只有税优识别码才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办理个税抵扣优惠的主要凭证。

另外,根据国税总局的政策,目前适用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是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以及取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和承包承租经营者。通俗地讲,就是拿工资的、拿劳务报酬的以及搞个体经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