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没有亲情了(过年好亲情不是化学)(1)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有句俗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不但被赋予了一层仪式感,更是亲人团聚、化解思乡之情的最佳时机,特别是在全民迁徙、亲人分隔两地的大环境下,回家过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张猛的《一切都好》和高群书的《过年好》前后脚登上大银幕,聚焦回家过年这一重要课题。

《过年好》有着标准的喜剧片明星阵容,赵本山、潘斌龙、闫妮、大鹏,这样的组合想把观众逗笑最容易不过,这不但是贺岁片观众的基本诉求,也是贺岁电影普遍想追求的结果。回想近几年的贺岁电影,都有一些共性——明星云集、铆足劲儿的接地气,死命的逗你乐,结尾来段齐拜年或广场舞烘托下热情洋溢的过年气氛。但给人的感觉则像是吃婚宴的流水席,够丰盛,但没味道。贺岁片用过年题材没问题,但表达方式多种,不应拍成千篇一律的命题作文。《过年好》在这一点值得肯定,影片中没有大喜,笑点主要落在赵本山和大潘两个人身上,那句“我真想拿首古诗灭了他”和大潘翻来覆去的“一人饮酒醉”成功戳中笑点,更多笑料并非刻意营造,而是在写实的胡同生活中自然流露,当然也有一些东北特有的笑点,比如热依扎的外号叫道牙子,可能只有东北人才会会心一笑。

之前冯小刚因《老炮儿》拿了金马影帝,大家都说他演的好。其实他不是在演,电影里就是他自己。在这部《过年好》中,赵本山亦然。白发苍苍、目光呆滞,麻将散伙后,他一人窝在沙发上,喧闹后的孤独感,以及拉着买菜车一步步挪下门口石阶的无助感,表达的特别好,若不是那张没有任何修饰的熟悉的面孔,和东北独居老人的气质毫无二致。影片中还有一幕,他穿着棉袄站在门口,佝偻着身体,让人心疼。这个老人二十多年来在春晚的舞台带给老百姓无数笑声,在风浪中起伏跌宕,而这一刻面对镜头,却又如此的内敛、平凡,这应该算是作为一个演员的最高素养吧!当然,可能他在表演心态上,就是一东北的小老百姓,但在和闫妮的父女关系上,还是少不了揣摩、推敲的,两个人演的都很棒,第一场争吵的戏很有代入感,一个倔强的老人,一个想要尽孝而不得法的女儿,多年来因缺乏沟通而产生的矛盾,斗嘴之余又互相疼惜的画外的余温,特别让人感触。影片中赵本山和闫妮的矛盾、闫妮和热依扎的问题,对于观众来说有普适性,其中的矛盾、情感其实都是相近的。分崩离析的年夜饭之后,赵本山给老伴儿上香,说解不开那道题,是因为亲情既不是化学也不是数学,没有标准的方程式和答案,只能一步步往前走,一点点去化解,这也正是《过年好》让我喜欢的一点,影片结尾并没有再把一家人拉回来吃顿和和气气的团年饭,而是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电影不是白皮书,它只能引发你的思考,而不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过年好》就像是一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有人说电影前半段喜、后半段悲,其实也不尽然。老人和女儿一个下午没有谈论他的儿子,但醉酒后的那个电话,说明他有多想念那个离家出走的儿子,最后车站三人拥抱在一起,在悲伤之余,更有一种暖心的力量。春节了,在外的游子都应该想办法回家,不论贫穷或富贵。我们生长在这方土地上,绝大多数都是平凡人,可能一生都注定碌碌无为,生活中的悲多过喜,甚至还会觉得活这一辈子是苦的,但亲情永远不会背弃你,不论到什么时候,亲情都是留给你最温暖的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