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属是个比较专业的法律用语,这在不同性质的诉讼活动中诉讼地位不同,且诉讼权利也不同,姥姥、姥爷是外祖父母,爷爷、奶奶是祖父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法律规定的近亲属指的是哪些?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法律规定的近亲属指的是哪些(法律中近亲属是指什么人)

法律规定的近亲属指的是哪些

近亲属是个比较专业的法律用语,这在不同性质的诉讼活动中诉讼地位不同,且诉讼权利也不同,姥姥、姥爷是外祖父母,爷爷、奶奶是祖父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用语的解释

......

(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第十二条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相关规定: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91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499次会议讨论通过)第十二条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提起诉讼的近亲属为原告。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这说明在我国的法律中,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中的“近亲属”的涵义是一样的,均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而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的范围要小一些,只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因此我们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地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在哪种诉讼活动。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要是你还不清楚该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你可以通过评论本文或者私信木诚木来咨询经验丰富的律师为你提供法律帮助。你也可以百度搜索‘’木诚木律师事务所‘’获取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