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十五讲之第四讲已于10月4日开播。课上,达照法师就“什么是本”、“如何修身”等问题做了精彩讲解。法师提到,“三纲”和“五常”都是修心的具体内容。本文节选了其中关于“五常”的部分,与大家分享:

儒家讲了修身为本的“三纲”以后,他也讲“五常”。“五常”就是能够保持长久、长盛不衰的五大标准。我说的保持长盛不衰是指以人为本的。在人间的一个圆满的人,或者说一个完美的人,他要达到五福临门,五种福报都具足才是完人。

第一健康,第二长寿,第三富贵,第四好德,第五善终。这五个条件都具足的人,他才算是一个人间的“完人”。这五个条件达不到,那说明你做人还没有做到位。没有做到位怎么办?你要修改。拿什么标准去修?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

“仁”,就是仁慈爱物,对所有充满生机的生命,保持一种同情恻隐之心。如果一个人做父母,对子女都没有仁慈之心,随便乱骂、乱发脾气,那你的修身就没修好。那如果你做子女,你应该对父母亲有一份感同己受的心,就是你希望快乐,你要让父母亲能够快乐,不是做面子给别人看,而是发自内心的把父母的心当成了我的心,父母的身体当成我的身体。就这样子去感受父母的时候,你这个“仁”的心,从父母这里,有恩的人这里,然后再扩散到妻子(丈夫)这里,然后再到子女,这个时间上你就延续下去了。

然后再到工作当中,你对你身边人的“仁”,从最小的范围一点点往外扩散。那最小的范围是谁呢?是你的身体。儒家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不是说你头发不要剃,是指这是父母给我们的身体、生命,要绝对的爱护它。如果你对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护,你对自己个人的生命都不能很好的了解,你能了解什么呢?

达照法师人生的本质是什么(达照法师讲大学)(1)

如果你对自己真的不够了解,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常常拿别人的语言和标准来衡量自己,甚至拿别人的诽谤和讥笑来衡量自己,那你实在是这个修身的功夫做得太差,就是对自己完全无知。你先要知道你本身就是个独立的,顶天立地的一个人。别人说你两句不好,你就以为自己真的不好了;或者跟别人比,别人有出息,比你厉害,你就觉得自己还很窝囊了。这哪儿是哪儿呢?在人世间,你要是人比人永远会气死人,因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有比你厉害的人,也有比你差的人,但是比你厉害和差的那些都只是某一方面表现而已。

具备“仁”的人,你自己知道身心的这个状态,所以能推己及人。你把自己的身心理解透了,再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的仁慈是,你不想被别人说,你就不要说别人;你不想被人欺负,你就不要欺负别人;你不想让人讨厌,你就不要讨厌别人。这是儒家的“仁”。“仁”的结果就是健康、长寿,仁慈的人容易长寿。因为一个仁慈的人,他对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就像上天一样的,底下发生的任何事情,他在上面看得清清楚楚,前因后果都看得清楚。长寿最重要的一个秘诀是心里不纠结,情绪好。你去问那些百岁老人,就是能够活一百岁的,他情绪一定是好的。所以仁者一定健康长寿。

达照法师人生的本质是什么(达照法师讲大学)(2)

“义”是什么呢?“义”就是正义,是富有。这个富有,不是说一定有很多钱,是你不用为生计去奔波、受苦,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哪怕农民,他有一块地,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心安理得地去获得粮食养活自己。你做的任何工作,你都能够心安理得地去面对这个世界,没有过度的忧愁,你就是富人,心灵的富有。哪怕你富可敌国,但是你来的财是不义之财,每天担心受怕,什么时候会犯法?那种人是穷人,不是富人。

真正的富人是什么?你看那过去的“富”,一个宝盖就是一个房子,下面是“一”、“口”,下面一个“田”,就是有一口饭吃,有田种。你不要觉得一口饭吃饱了就不用再干活了,那就不是富人。富人是你的生命充满了活力,春天来了,你可以去种植,秋天来了,你可以有收成。你每天去上班,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你又有钱了,是吧?这就是富人,你不用为生活去担忧。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之财不可取。所以不是拥有钱财就是富有,而是你不要为这一期活着的生命去担惊受怕,这是富人。

“礼”是什么呢?“礼”是贵。在生活当中,夫妻双方没有背叛,你对别人有礼貌、有态度,那这个时候你尊重别人,别人也尊重你,所以“贵”主要是受人尊重。一个人德行好,他自己也会尊重自己,不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别人看到他的言行举止非常尊重他,这叫贵,所以人要有“礼”。过去讲地位高,人家会尊重他,那如果实至名归是会尊重的;如果是地位很高,但是靠“不义”得来的,那人家也不见得会尊重他。所以贵是受人尊重,叫作“礼”,由于有“礼”所以才会贵。

达照法师人生的本质是什么(达照法师讲大学)(3)

“信”就是不妄语,说话真诚。真诚的人,叫好德之人,五福当中的有德之人。这个“德”是怎么来的?说话是一个重要的德。心里面很甜的人,他的语言也会很甜;心里面有毒的人,他的语言也会有毒。如果语言很毒的人,他内心确实会有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知道,嘴巴可以笨一点,但是一定不要有毒。

在人世间,其实有很多人因为乱讲话,“祸从口出”。所以把这个“口”守好,就是诚实。那有些人说,“假话绝对不讲,真话可以少讲”;有些人说,“假话绝对不讲,真话看着讲”。但实际上诚实的意思就是你的语言不是去伤害人的。那有些“善意的谎言”,确实能帮助别人,那这种帮助也是有德行的。

最后是智慧的“智”,就是你善始善终的地方。一个人能不能善终?就是你会不会越活越糊涂?你平时没有做功夫,脑子没有保持觉察,人老了以后很容易糊里糊涂的。儒家告诉我们要“格物致知”,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身是什么,你清清楚楚。当你很清楚事物的“边界”的时候,最大的特点是各就各位,不迁怒于人。乱迁怒于人那就是没智慧的表现。你保持这份清醒的状态,让它反复的去刺激你的大脑,从而养成清醒的习惯。这个习惯的清醒其实就是“智”,所以这个“智”也是修身可以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