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五月的一天,太子李瑛接到武惠妃从宫中发来的急报:有盗贼入宫,将你父皇围困在我的宫中了,速带兵甲前来相救。
李瑛不敢怠慢,立即叫上五弟鄂王李瑶、八弟光王李琚,以及大舅哥薛锈,四人身披铠甲,手执利刃火速入宫救驾。
等他们闯进武惠妃的宫殿时,却没有看见一个盗贼,迎接他们的是武惠妃的阴笑和父皇唐玄宗的一脸怒容。
“逆子!”唐玄宗举起颤抖的右手,“惠妃娘娘说你们谋反朕还不信,没想到你们真的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四人连呼冤枉,怎奈唐玄宗早就被武惠妃的迷魂汤灌晕了,他不顾张九龄的劝阻,宣布将李瑛、李瑶、李琚一起废为庶人,不久又将三人处死。
这就是著名的“一日杀三子”事件,亦称“三庶人”事件。
看到这儿,估计您一定会大骂唐玄宗“昏庸”:武惠妃和李瑛四人究竟是谁撒谎,有这么难辨别吗?怎么不经审问就听信了一个女人的谗言?过去那个英明神武的李隆基哪里去了?
您问得好,问到根子上了,唐玄宗不是个糊涂蛋,我们都能想到的事,他怎么可能想不到?这已经不是“昏庸”,而是“弱智”了,所以其中必有蹊跷。
其实这段记载的漏洞远不止这一个,比如“带甲入宫”这种事有可能发生吗?
首先,不经诏书同意,“带甲入宫”就是谋反,李瑛他们不会不知道,怎么可能冒冒失失地做出这种事?
其次,武惠妃跟他们是死敌,李瑛怎么可能轻信武惠妃的话?即便相信了,又怎么可能出手相救?要是我就会选择作壁上观,最好她能被盗贼弄死,还省事了。
其三,宫禁森严,李瑛他们是如何避开检查,堂而皇之地进入宫中的?羽林军是吃干饭的?
其四,盗贼能围困宫殿,说明人数很多,连羽林卫都难以对付。那么就凭他们四个人能干啥?送死去吗?要是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向宰相们求助。
因此,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虽然见载于正史《新唐书》,但可信度不大。
请您先别急于喷我“妄自尊大,否定历史”,事实上,比“新唐书”更早的《旧唐书》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记载,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也没有记录此事。
按照《旧唐书》的记载,李瑛兄弟的死跟一个人有关——驸马都尉杨洄。
杨洄是唐中宗李显的外孙,娶了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为妻,而咸宜公主的生母正是武惠妃。
也就是说,武惠妃是杨洄的“亲丈母娘”。因此杨洄一直以武惠妃的马首是瞻,试图帮丈母娘达成心愿。
武惠妃的心愿路人皆知——让自己的儿子取代李瑛当太子。
于是杨洄广布耳目,四处刺探李瑛的短处。还别说,杨洄的效率挺高,他发现“瑛于内第与鄂、光王等自谓母氏失职,尝有怨望。”
原来,太子李瑛的生母赵丽妃、鄂王李瑶的生母皇甫德仪、光王的生母刘才人,早先都曾经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后来由于武惠妃的得宠,三人都成了昨日黄花,失宠了。
于是哥仨有了共同的话题:骂天骂地骂武惠妃。
接到女婿的奏报,武惠妃使出女人的看家本领,她向唐玄宗添油加醋地哭诉:“太子结党,将害于妾母子,亦指斥于至尊。”
这话确实有点恶毒,她把哥仨不满之语说成斥责皇帝,把他们的发泄行为上升到“结党”。但你不得不承认,武惠妃的这个把柄抓得也很实,定性是否过度完全取决于唐玄宗的心态。
这种事放在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很难接受,或者说放在任何一个父亲身上都很容易上头。哪个当爹的愿意被儿子指责?哪个皇帝愿意看到臣子们抱团对付自己?
因此唐玄宗很愤怒,就对宰相张九龄说出了心里话:我想办了这三个逆子。
张九龄坚决反对,他以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害死太子申生,引发晋国几十年动乱,以及汉武帝宠信蒋充,引发巫蛊之祸的教训,打消了唐玄宗的念头。
然而,唐玄宗是口服心不服,心中的那根刺始终没有拔除。武惠妃也不甘心就此作罢,她曾经派人向张九龄示好:
“武贵妃离间储君,将立其子,使中谒者私于公曰:‘若有废也,必将兴焉。’公遂叱之曰:‘宫闱之言,何得辄出’。”
加码都开出了,干掉太子,我儿子就是新太子,你就是功臣。没想到张九龄不吃这一套,将武惠妃的说客骂走了。
张九龄不接招,有人愿意——李林甫。于是武惠妃与李林甫内外勾结,成功地让李林甫取代了张九龄。
完成这关键的一环后,杨洄二次出马:李瑛三兄弟与薛锈“常构异谋”。
于是枕头风再次劲吹,唐玄宗心中的那根刺发作了,他召来李林甫,提出了老话题:我想办了这三个逆子。
李林甫的回答是:这是陛下的家事,臣不该掺和,您想怎么办都正确。
啥叫“不掺和”?那不就是支持皇帝的意见嘛?李林甫的潜台词就是:您放心大胆地干,外朝如果有人反对,我来搞定。
自古废黜太子,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外朝势力的反对,如今有李林甫替唐玄宗挡箭,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于是“一日杀三子”事件爆发了。
不过,《旧唐书》这么讲故事,依然有一种“证据不充分”的感觉,比如杨洄所谓的“异谋”究竟是什么?总不能毫无证据,仅凭这两个字就轻易废了太子吧?
估计《新唐书》为了打这个补丁,才编撰了“带甲入宫”的故事。打了这个补丁,虽然逻辑上更通顺了一些,但事实上又暴露出更多的漏洞。
所以,无论《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对这个事件不能“自圆其说”,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唐玄宗做出连杀三个儿子的狠毒之举呢?
我在正史中苦苦搜索无果,却偶然在张九龄的神道碑中找到了答案:
“范阳节度颍王沄奏前太子索甲二千领,上乃震怒,谓其不臣,顾问于公。公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况元良国本,岂可动?’上因涕泣,遂寝其奏。”
“颍王沄”是指唐玄宗的第十三子李沄(后改名为李璬),生母高才人。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沄向唐玄宗报告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太子向他索要兵甲二千副。
兵甲属于武器,私人是不允许拥有的,而太子竟然一下子要这么多,这说明李瑛已经有了相应数量的秘密武装。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当时唐玄宗正在东寻洛阳,李瑛的计划应该是:趁皇帝不在长安发动兵变,杀掉武惠妃母子,甚至不排除直接逼父亲禅位的可能性。
这种事在大唐可以说是演烂了的剧本,光是神龙元年至先天二年的七年间,就上演了四次,其中两次是由唐玄宗主导的。
李瑛为何找李沄呢?理由很粗暴,因为李沄的母亲高才人跟他的母亲一样,都是被遗弃的昨日黄花,是可以争取的战友。
但是他们哪里知道,高才人很智慧,她不是没有升迁的机会,而是数次主动拒绝升迁,目的就是不想成为别人的靶子。而李沄深得母亲的做人智慧,也是个极聪明的人,除了父皇他不依附任何一个人
于是,唐玄宗震怒,产生了废除太子的想法,并把这个想法告诉给了张九龄。
张九龄认为太子是“国本”,不可轻动, “儿子调皮,私下动用了父亲的兵,照屁股抽一顿就行了”。
“子弄父兵,罪当笞”,这七个字很有名,它的原创人是汉武帝朝的丞相田千秋。
当年“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举兵失败后逃亡,田千秋为了平息事件,故意举重若轻,将太子“举兵谋反”这件国之大事,说成“儿子调皮不懂事”这种无足轻重的家事。
果然,汉武帝有所醒悟,但却没有及时按照田千秋的意思去办,结果导致太子惨死。
张九龄借用田千秋的话,就是提醒唐玄宗,太子未必真的是谋反,同时也告诫唐玄宗,一旦弄成父子相残,于国家、于您个人都是最糟糕的结果。
唐玄宗哭了,他痛心疾首,只好将李沄的奏章秘藏起来。为了达到警戒的效果,他又找了个借口将薛愿流放到海南。薛愿是薛锈的哥哥,也是这次事件的参与人之一。
张九龄反对废黜李瑛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一旦李瑛被废,一定会改立武惠妃的儿子李瑁,而武惠妃也会顺理成章地当上皇后。这个结果是张九龄无法接受的,这也给他被罢相埋下了伏笔。
遗憾的是,薛愿的被流放没有敲醒李瑛,反而让哥仨更加猖狂,他们再次密谋更大的行动。
从《废皇太子瑛为庶人制》中痛骂薛锈“离间骨肉,惑乱君亲,潜通宫禁,引进朋党……险薄之行,遂成门风”来看,这一次薛锈是主谋。
薛锈既是太子李瑛的大舅哥,也是唐玄宗的女婿,却一再挑起事端,因此唐玄宗终于忍无可忍,将他与李瑛兄弟一起处死了。
这就是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再简单回顾一下如下:
由于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被武惠妃抢走了宠爱,李瑛、李瑶、李琚哥仨很不满,尤其是李瑛,他的太子之位还受到了李瑁的威胁。于是兄弟三人经常聚在一起发牢骚,还发誓要杀了武惠妃母子。
这件事被杨洄报告给武惠妃,于是武惠妃向唐玄宗哭诉,唐玄宗由此对太子等人产生不满。
不久,李沄状告李瑛向他索要兵甲。唐玄宗勃然大怒,产生了废黜太子的想法。怎奈张九龄反对,唐玄宗只好举重若轻,仅仅处罚了薛愿。
但李瑛他们并未收敛,在薛锈的策划下他们反而加快了行动步伐。结果再次被杨洄刺探得知了他们的阴谋,于是在李林甫的支持下,唐玄宗决定痛下杀手。
至于《新唐书》中描写的“带甲入宫”,我个人认为要么是子虚乌有,要么正如武惠妃所言,它就是李瑛四人的一次兵变行动。只是《新唐书》站在武惠妃的对立面,故意将它描述成了武惠妃的阴谋。
我站在客观的立场还原了这段历史,虽然我也不喜欢武惠妃,也为李瑛的死感到遗憾,但我个人认为,这件事李瑛有责任,他确实做出了找死的行为。
一场父子相残的悲剧,说起来都是受害人,您说到底该怪谁呢?反正我忍不住想对唐玄宗暴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