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城传教的时候,跟比丘们说:“你们要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这样做必定功德无量。”比丘们问:“如来世尊经常称赞恭敬父母和老年长辈的行为,请您给我们讲讲其中的道理吧。”于是,佛祖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讲述关于弃老国的故事)(1)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弃老”的国家。在那里,凡是老年人都被赶到偏远的地方去。国内有一位大臣,他的父亲依照国法也要被抛弃,可是这位大臣孝顺老人有名,便深深地挖了一个地窖,设个密室,将父亲隐藏在里面,以便随时恭敬奉养。

有一天,天神捉来两条蛇,拿到国王面前,说道:“大王。如果你能认出它们是公是母,你的国家就能太平无事;如果你识别不了,你和你的国家在七天以后就将全部覆灭。”国王听后内心极为烦恼恐惧,马上和大臣们商议,可是大家都说不能识别。这位大臣当时没有说话,回到家里便去请教父亲。父亲回答说:“这没啥难的,你去告诉国王,只要准备一条细软的织物,将蛇放在上面,那急躁乱动的就是公的;那呆着一动不动的就是母的。”国王按此办法去试,果然分辨出公蛇和母蛇来了。

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讲述关于弃老国的故事)(2)

天神又问国王:“大王,什么人沉睡着却可以认为是觉醒的;什么人觉醒时却可以认为是沉睡的?”国王和大臣们都解释不清楚。这位大臣又去请教他父亲。父亲说:“这指的是一些学者,他们对于所有的凡人而言,可称作觉醒的人,但对于罗汉和菩萨而言,则只能被认为是沉睡的人。”国王便用这些话答复了天神。

天神再问国王:“大王。你说一只大白象能有多重?”国王和大臣都说不明白。征询国内高人,也没有知道的。于是这位大臣又去问父亲,父亲说:“把大象放到船上,再将船驶到河中,在吃水深浅处画一条线,然后用这条船装上石块,等水漫到画线处称称石块的重里,便知大象有多重了。”国王即用这番话回答了天神提出的问题。

天神又再问国王:“大王,双手捧起的一捧水可以多于大海的水,谁能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国王与大臣们商议,谁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这位大臣又去问父亲,父亲说:“这话容易解释,如果有人相信清净解脱,用一捧清水施舍给僧人或父母或危难病人,借此功德拯救千万劫难,得到的幸福将是无穷尽的;海水虽多,充其量是一‘劫’而已,以此推论,一捧水不是多于大海几百几千几万倍吗?”国王用这个道理去回答了天神。

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讲述关于弃老国的故事)(3)

天神见未能难倒国王,便又变成一个饥饿者,瘦骨如柴,俨然一副骷髅相。他问道:“世上有像我这番模样的吗?”国王命令群臣们回答,还是没人回答出来。这位大臣又去问父亲,父亲立即回答说:“世人有的人贪婪嫉妒,不相信佛门三宝,不供养父母和师长,此后就会坠人饿鬼的地狱,经过千万万年也沾不到水米的味道,身子像大山一样不能行动,肚子胀得像个大山谷,喉咙细得像根针,头发硬得像锥刀,缠绕着全身,由头到脚。一举一动,四肢关节都像火烧火燎。像这种人,要比你说的那个饥饿者更胜千百万倍。”国王就用这话回答了天神。

天神又变成一个人,戴着手铐脚镣,脖子上用铁链锁着,全身冒火,烧得焦烂不堪。又问道:“世上还有比我更痛苦的吗?”君臣仍旧无一能够回答。那大臣再问父亲,父亲回答说:“世上有的人不孝敬父母,伤害师长,反对夫主,诽谤三尊,将来就会掉进地狱,经受刀山剑树的切割,火车炉炭的炮烙,血污河池的浸泡,刀砍火烧,遭受各种从未忍受过的痛苦,真是无可计数。这种情景要比你说的那种人的遭遇痛苦千百万倍。”国王就用这席话答复了天神。

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讲述关于弃老国的故事)(4)

天神又变成了一女子,端庄秀美,超世绝伦,遂问国王:“世上还有比我更端庄秀美的人吗?”君臣无言以对。这位大臣又问父亲,父亲回答说:“世上有人尊敬佛门三宝,孝顺父母,乐善好施,精心修行,坚持佛戒,得以再生天上,这种人的端庄秀美超过那个女人千百万倍,以此相较,她便成了瞎称猴。”国王便用这话答复了天神。 天神又拿一块正方形真正檀木,问道:“哪边是头?”君臣没人能回答。这位大臣又问父亲,父亲回答说:“这容易知道,将檀木丢到水里,它的根部必下沉,头部必上浮。”国王便用这话回答了天神。

天神又用两匹形色一样的白母马,再问道:“谁是母亲?谁是女儿?”君臣仍然未有能回答的。这位大臣又问父亲,父亲回答道:“拿草给它们吃,如果是母亲的话,必将把草让给女儿。”国王又以此话答复了天神。

就这样,凡是天神提出的问题,国王都一一作了回答。天神感到很满意,送给国王许多奇珍异宝,并对国王说:“你这个国家,我应该照顾,不许敌人侵犯!”

国王听后极为高兴,垂问这位大臣说:“你的答案究竟是你想出来的,还是有人教你的?幸亏照你的话回答了天神,我们国家才得到太平,既得到珍宝,国土又得到保护。这是你的功劳呀!”

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讲述关于弃老国的故事)(5)

这位大臣回答国王说:“这并非出自我的才智,请先赦免臣的罪过,才敢奉告。”

“此话怎讲?”国王迟疑片刻,遂又慨然应允,“你今天纵有万死大罪,我也不会追究。”

得到国王的恩准,这位大臣才如实察告:“大王。国家有法令,不准奉养老人。怎奈臣有老父,又不忍心抛弃他,于是便冒犯王法,私自挖了地窖,藏在室中。臣奉旨回答的问题均受老父的指教,而非臣的智慧。臣请大王重新颁布圣旨,让普天下都要奉养老人。”

听到这里,国王满心欢喜,称赞大臣一番,并尊他为国师。随后,国王又发布命令,普告国人,从今以后不准遗弃老人,必须孝敬父母,如有违犯者,必将以重罪严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