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对“君子不器”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站在“才”的角度,说“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努力成为一个通才而不是专才因为器就是器皿,一个器皿无论有多少种用途,其作用终究是有限度的另一种是站在“德”的角度,解释“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应该注重德性的修养,而不是才能的增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君子不器如何解释?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君子不器如何解释(君子不器的真实义)

君子不器如何解释

传统对“君子不器”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站在“才”的角度,说“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努力成为一个通才而不是专才。因为器就是器皿,一个器皿无论有多少种用途,其作用终究是有限度的。另一种是站在“德”的角度,解释“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应该注重德性的修养,而不是才能的增长。

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从字面上看都对,但实则都经不起推敲。脱离开具体的语境讲,“君子不器”的准确翻译应是:“君子不应该成为工具(器)”。放在《为政》的具体语境来讲,它应该是对即将出门做事,辅佐诸侯公卿士大夫治理天下国家(为政)的弟子的一种告诫:“你们这些即将辅佐别人治理天下国家的人,要时时警醒,不要在不自觉间成为别人做恶的工具”!这应该既是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政治现实的基本判断,更是希望自己的弟子不要为名利所囿,恪守人格道义的训诫。

为什么这样讲呢?纵观历史,但凡大奸大恶之人,哪一个人不是才华出众?一个人如果不走正道,那么他的才能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在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下,一个为政的人如果不能时时警惕,是很容易在自觉不自觉间助纣为虐,成为别人做恶的工具的。这种告诫,不仅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既使在今天,对所有有意做公务员,有意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都应当是振耳发聩的!

那么这句话对于那些不想做公务员的人就没有用了吗?当然不是!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你有没有在不知不觉间,被别人所蛊惑,成为别人所利用的工具?不论这件事是大是小。所以我们再深思一步,就知道“君子不器”的深意应当是:“一个人欲做君子,就应当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自觉自主,不为自已,不为别人所欺瞒的人”。这与儒家传统“慎独”、“勿自欺”的精神也是相通的。

那么我这种说法在《论语》其他篇章中能不能得到证明?诸位不妨看看《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对冉有、季路两位弟子不能阻止季氏为恶,反而成为季氏帮凶的严厉批评,即可知吾言之不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