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师专的教室里,应该是第一次听说老子的《道德经》。有“万经之王”美誉 的《道德经》对一个凭“蛮力”挤进大专的只进过小学四年级教室的“知青”来说,“恍如隔世”。称颂之词不绝于耳,老师详细讲解了第六十章,至今只记得其中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就如同炒小鱼,要认真细致翻来覆去地炒。

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我坐在硬板凳上不知所云:治大国怎么就如同炒小鱼?不敢问,也不得资格问,只晓得古文难学,《道德经》更不敢问津,好在不要求学。这个疑问无意识地“挂”到退休之后。

道德经通译(我译道德经)(1)

站了三十来年的讲台,自认对古文小有见地。中学教案里的文言翻译,有不少还真的不入“法眼”。例如:

《兰亭集序》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幽深内藏”什么意思?学生听不懂,译者也只能“心知肚明”。

《与朱元思书》:“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美其名曰直译

这样的翻译堂而皇之出现在译文里,“喧嚣”在课堂上,不是一种悲哀?我们都知道东和西是反方向的,船在江河中,而且是“随着江流飘荡”能“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所谓直译首先应该是直接把作者的意思准确地译出来,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任意东西释成“放任船自己飘荡”可能要恰当一些。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译:“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这样的翻译学生应该在“五里雾”,老师呢?照本宣科,揣着糊涂装明白。

这样可能要好一些:摇起桂树做的棹和香兰木做的浆,划破月光照耀下鱼鳞似的波浪,在流淌的月光里逆流而上。

打住,就不要“走远”了,老是揪别人的“辫子”似乎显得不厚道,还是回到《道德经》。

标题是解读文章的钥匙,解读《道德经》自然必须从道德两字入手。道是万物的始祖,生命的源头,德是所有生命和谐共存的根。

老子为什么写这本书?应该是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

至于许多译文提到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阴阳、宇宙......译《道德经》的时候没有看到与之相关的内容。

《道德经》的译者众多,时间久远,其中应该不乏高手,怎么数都到不了一个中学语文老师。退休之后心血来潮,敲门走进《道德经》,只见先哲眉头紧锁。由于天地两隔,云端之上的老子愁白了头发,也无可奈何。

认认真真拜读多遍,不少译文实在是不敢恭维。为了我们民族的这一文化瑰宝喷射出她应有的光芒,我们就先请几句知名度比较高,误传较广的译文出来大家研读,只求牛背上的老子能露出欣慰的笑容。

1、以德报怨。(出自第六十三章和九十七章,原句“报怨以德”),

用德来回报怨恨。“报怨以德”它就是一个假设性的举例,即便是处理满含怨恨的事,从中也能看到你的能力品德修养。不是你偷了我家一棵菜,我还要提着几个萝卜去看你。这样的理解很普遍,老子不可能要人们去纵容鼓励坏人。学生打架,罚不罚的并不重要。老师在处理矛盾的时候,能让学生握手言欢,这才是处理矛盾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报怨以德”中“德”的具体体现。

2、哀兵必胜。(出自第六十九章,原句“哀者胜矣”)

联系上下文,应译成能客观分析情况谨慎用兵,就能取胜,不是流眼抹泪的一方就能获得胜利。生气就算不糊涂,思维能正常吗?美洲的印第安人不“哀”?TA们胜了?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自第五章)

一提到“圣人”,现在的我们心中崇敬有加,眼前光芒万丈,怎么会同强权有联系呢?

这句话的翻译我们只要提一个问题就可以了:“什么样的“圣人”有能力“以百姓为刍狗”?除了强权还有谁?

揣摩了一些前辈们的一些译文,得到了一个认识:不讲理。

第一章(“道”是万物的始祖,生命的源头)的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有人坐在“殿堂”之上,“引经据典”大谈“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还理直气壮地提出一个“佐证”:谁能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出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我们反问,你能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出天天端的碗是什么样子?胡搅蛮缠脸也不红。

语言就是为了表情达意,因为要表达什么才说。讲老子的语言是说不清,道不明,也就是胡说。幸好先哲修养好,要不可能要扇耳光的。

第二十六章(稳重冷静忌浮躁)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装载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盛景吸引他,却能安然处之。

有人说读《道德经》一万人难有一人懂,如此译文应该是“全军覆没”,无一幸免。终日行走,什么样的君子,终日行能不离开装载行李的车辆?车子上有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时常提醒自己要稳重,即便是满身荣耀,身居高位,也要泰然处之。)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译成战场上产下马崽。

真是奇思妙想。我们都知道,冷兵器时代马的速度可以决定战士的生死,只有不要命才会骑着快要产崽的马去战斗。再说,“戎马”就一定是母马?虽然有一个”生“字,怎么就不能译成:为战场而生?和平年代,马服务于生产劳动;战乱时期,马用于战争。

又说是为了形容战争的惨烈。老子的这篇文章本身没这个要求,不需要描写战争。他表达的就是通过和平和战争的对比,要人们懂得知足。

还有更为严重的,可以说是现代版的“南辕北辙”。

第十五章第一句:“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过去那些对道有深入研究的人认为,(道)奥妙无穷,深不可测。

过去那些自认为对道有研究的人认为,(道)奥妙无穷,深不可测。

以上两种翻译,意思截然相反,继续译下去肯定大相径庭。孰是孰非?有待读者客观分析评价。

我们不妨就这句翻译先小议一番。文章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道德经》自然不能例外,其中的”道”用在不同的地方,意思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可以解读清楚的。如果善于研究的都认为道奥妙无穷,深不可测,其他的芸芸众生怎敢问津?

我们现在都有褒义词贬用,老子的时代为什么就不可以有?

《道德经》的翻译,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词语又相对贫乏,而且,一些词语到今天已经演变得面目全非,站在不同的角度,的确会有不同的解读,误解是难免的。不过,本着字词句不离篇章的作文原则,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误解。

学习文言文,除了古为今用而外,还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磨练学生的思维,二是练习表达。《道德经》不仅仅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今天还 是一块优秀的“磨刀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