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湟(首发于百家号《读诗词歌赋》)

爱国,自古都是文人墨客表达的最崇高的情怀,它象征的是一种高贵的品格,它崇尚的是一种高尚的信仰,它表达的是一种至高的境界……自古有家才有国,爱国才爱家,家国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又有着怎样的诗意?

今编辑综合整理出10首古代文人历来备受世人推崇的经典诗词佳作,这10首诗词无一不是被誉为“经典绝唱”、脍炙人口的佳作,你最喜欢哪一首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下这8首经典的爱国之作。


俱超今古,壮怀激烈,最让人最热血澎湃的爱国词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陆游文天祥岳飞爱国诗(古代十首爱国诗词)(1)

作品欣赏:岳飞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创作时间说法不一。全词把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雄壮之气,抒写的淋漓尽致,表达了词人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这首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堪称为爱国诗篇中的绝唱。

明末清初潘游龙在《古今诗余醉》中点评到:“胆量意见,俱超今古。”难怪世人对《满江红·怒发冲冠》有着“一词压两宋”的盛赞。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抗金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文能写出千古绝唱之词篇,武能安邦定国所向披靡,可惜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他却被诬陷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杀害。宋孝宗时期,岳飞冤狱被平反,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成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

主要身份: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

主要擅长:诗、词、书法;

主要作品:岳飞传世作品律诗有《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有《满江红·怒发冲冠》《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等,题记有《五岳祠盟记》《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等。

主要成就:收复建康、襄阳六郡、商州、虢州,平定曹成、张用等游寇势力,缔造“连结河朔”之谋,积极与民间义军联络抗金,北伐中原,取得郾城、颍昌大捷等;

世人赞誉: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人物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最具家国情怀传诵千古的爱国诗:《春望》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品赏析:一生爱国的杜甫,始终不受帝王家的重用。这首诗是诗人755年,只身一人投奔唐肃宗朝廷,结果被叛军俘获,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诗人身处沦陷区,亲眼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就写下了这篇具有满腔爱国热情的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

陆游文天祥岳飞爱国诗(古代十首爱国诗词)(2)

纵观全诗,作者把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抒写的淋漓尽致,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就连花鸟也因人而有了“怨恨”之情,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爱国情怀用一个“搔”字描绘的真切形象,实为感人至深。

诗人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出生于士族之家,比李白、王维小了十一岁,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人常称他为"老杜",把他与李白合称“大李杜”。他一生信奉儒学,心系苍生,胸怀家国天下,以仁政思想为核心思想理念,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人生宏伟的抱负与志向。

主要身份:诗人;

主要擅长:诗、书法;

主要成就:存世约1500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世人赞誉:“诗圣”、"老杜"、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主要作品:《杜工部集》等;

人生结局:江舟长逝。


最具慷慨激昂、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爱国词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品欣赏: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陆游文天祥岳飞爱国诗(古代十首爱国诗词)(3)

主要身份: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主要擅长:诗、词、序言、墓志铭,寿序、赞、颂、祝辞、书、启、跋等;

主要作品:《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

主要成就:在江西、广东举兵抗元,被俘后宁死不屈;

世人赞誉:南人无如天祥者。

人物结局:以身殉志。


最雄浑壮阔、豪壮悲凉、义重情深的爱国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品欣赏:作为爱国词人,辛弃疾总让人能联想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那种杀敌报国豪情悲壮的英雄气节,也总能让人意象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种孤高淡泊、超群拔俗让人苦苦寻觅却不见漫不经心却又现的深厚情怀。

陆游文天祥岳飞爱国诗(古代十首爱国诗词)(4)

而这首词是一首怀古咏志的不朽之作,是词人怀着深重的忧虑和满腔的悲愤之情写就的,上片以赞扬孙权等表达了词人金戈铁马为国报功的向往之情,下片又借讽刺刘义隆表明了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年-1207年)作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南宋豪放词第一人的美誉,存词六百多首,主要有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主要身份: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

主要擅长:词、诗、文、书法;

主要成就: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

世人赞誉:“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主要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人生结局:壮志未酬,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最具慷慨激昂、矢志不渝、壮烈情怀的爱国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品欣赏:诗人通过对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征战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之爱国情。

作者简介: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二十三岁的时候,他竟然去嵩山学了道。之后几年他一边学道一边游玩,曾经赴河陇,出玉门,并在此期间留名边塞,写出了唐代“七绝压卷之作”。三十岁的王昌龄竟然去参加了科举,进士及第。41岁的时候,王昌龄因事获罪,谪赴岭南。第二年,遇赦北还。第三年,王昌龄游襄阳的时候,与孟浩然相聚甚欢,没想到,原本患了疽病的孟浩然,结果吃了些许海鲜而旧病复发,就此去世了。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长信宫词》、《闺怨》;

作品数量:存世作品181首;

历史赞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

主要擅长:诗歌;

主要成就: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人物结局:因才被杀。


最具豪情壮志,气象恢弘,杀敌报国的爱国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品赏析:这首词作为苏轼极具开拓性意义的爱国词篇,词人以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的艺术手法,把自己那种想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与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陆游文天祥岳飞爱国诗(古代十首爱国诗词)(5)

纵观全词,作者把自己的“狂态”抒写的淋漓尽致。词中通过以孙权自比,围猎”亲射虎“,又希望自己能像魏尚一样被赦免并希望能得到重用,奔赴边疆挽弓”射天狼“,展现了作者虽英雄迟暮但却宝刀未老,更是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作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更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为豪放派词人代表,论其文,苏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论其书,苏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有人更是把他被誉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主要身份: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主要擅长:诗、词、散文、书、画;

主要成就: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六十二首词;

世人赞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首,“全才式的艺术巨匠”、“诗神”;

主要作品:《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人生结局:身逝常州。


最具豪放激扬,慷慨悲壮,报效国家的爱国诗

《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作品欣赏:这本来是陈子昂写给友人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建功报国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急切想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诗人简介:陈子昂,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大概在659年出生在射洪(今属四川)一个富庶地主之家。679年,20岁左右的陈子昂来到京城长安,进入国子监学习;680年,陈子昂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成想落第,落第之后的陈子昂又回到金华山继续研读,自以为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在682年再次入京应试,仍以落第告终,还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落没之辈”,在此期间,就有了“伯玉毁琴”的典故;684年,陈子昂先后做了“官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698年,陈子昂被迫害,“一代文宗”冤死狱中。

主要作品:《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历史赞誉:“诗骨”、“一代文宗”;

主要擅长:诗歌,散文;

主要成就:声讨齐梁文学绮靡文风,召唤新时代刚健文风的重要代表;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

人生结局:冤死狱中。


最具满腔悲慨,无穷遗恨,忧国忧民的爱国诗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品欣赏:这是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人一生的心愿就是忠君爱国,收复大好河山,然而他临死也没有忘记对祖国那种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只好嘱咐其儿子,这是一种对爱国的无限情怀。

诗人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作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两宋之交,其一生经历了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被赐进士出生,历任多职,投身军旅,曾被罢官,主持编修过《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后长期蛰居山阴,其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成就很高,擅书法,通史学,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主要身份:诗人、官员、史学家;

主要擅长:诗、词、散文、史学;其书法擅长正、行、草,尤精于草书;

主要成就:存世诗作有九千三百余首;《入蜀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

世人赞誉:周恩来评价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

主要作品:《示儿》、《游山西村》、《南唐书》;

人生结局:忧愤成疾病逝。


顿挫激越,气势磅礴,饱含家国之痛的爱国词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作品赏析:诗人以设问,也是自问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那种家国之痛的豪迈气概,向往那种身佩军刀,奔赴疆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

诗人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出生在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说起李贺的生平,他还属于大唐宗室的远支子孙,只是由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了李贺父亲这一代,家道早已没落,以致于武则天手下的那些刽子手早已不知道有这一宗室的存在,不过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不然这世上就再无“诗鬼”李贺了。

据说七岁就名扬京洛,能诗,又擅长“疾书”;十五岁就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了;十八岁左右,诗名远播,引得韩愈、皇甫湜造访……然而,这一切成就,不都是因为李贺十分刻苦的结果吗?据说李贺在年纪稍长的时候,就“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李贺英年早逝,一说27岁,一说24岁。官场失意的李贺,在814年辞官归乡,之后在友人的荐举下,做了3年的幕僚,最后他又回到昌谷故居,整理自己所存的诗作,不久就病卒。

主要作品:《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昌谷集》等;

作品数量:存世作品220首;

历史赞誉:“诗鬼”,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

主要擅长:诗歌

主要成就:开创“长吉体”诗歌。

人生结局:英年早逝;

后世影响:李贺被称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最具深沉悲壮,满腔悲慨,无穷遗恨,忧国忧民的爱国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品欣赏:作为爱国诗人,陆游多是空怀壮志,不为朝廷所重,如今却只能“僵卧孤村”,表达了诗人那种向往投身抗战、为国雪耻至老不衰的爱国热忱。

诗人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作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两宋之交,其一生经历了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被赐进士出生,历任多职,投身军旅,曾被罢官,主持编修过《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后长期蛰居山阴,其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成就很高,擅书法,通史学,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主要身份:诗人、官员、史学家;

主要擅长:诗、词、散文、史学;其书法擅长正、行、草,尤精于草书;

主要成就:存世诗作有九千三百余首;《入蜀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

世人赞誉:周恩来评价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

主要作品:《示儿》、《游山西村》、《南唐书》;

人生结局:忧愤成疾病逝。

读了以上10首经典的爱国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哪一句呢?如果你有更经典的作品推荐,不妨写下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谢谢。

注:本文词作等部分内容均为引用,全部来源于网络,其他内容为作者原创,仅为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观点,以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