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临睡前泡脚的时候,加了白醋和巴马汤,所以就多泡了一会儿。两个人在卫生间各自泡脚捋腿地揉捏着不太精准的穴位,无聊地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

老伴:

我发现傅山牛逼到嘎嘎以嘎斯,傅山到底是嘎哈的呀?咋哪里都有他呢?山西人咋都那么推崇他呢?

我:

你都在哪里看到他的身影遗迹了?

老伴:

那天逛街的时候咱看到一个傅家巷吧?你说那里曾经是傅山家一所宅子的所在地。

我:

嗯,不错,不白溜达。有收获哈。

老伴:

昨天去永祚寺,文峰塔后院有个傅山纪念馆吧?

我:

嗯,咱俩还在那里认真阅读傅山家训的十六字真言呢。

老伴:

今天在晋祠博物馆这么了不起的地方,也有一个傅山纪念馆,他也太牛逼了吧?

我:

真别说老头儿你有心了,我查阅过资料:傅山先生,生于太原,长于太原,足迹遍布太原的山山水水。尖草坪区的西村故里、窦大夫祠的虹巢、崛咽山的霜红龛、晋祠的云陶石洞、东山的松庄、郝庄的永祚寺……到处都留下了他的鸿篇巨制、妙笔丹青。

你看这样行吗?明天早上咱俩收拾收拾,做完家务,就去中华傅山园。中华傅山园建在傅山先生出生地﹣一西村,咱俩坐公交车去,808路到胜利桥东转835支路直接到中华傅山园门口,我都做过功课了,那里有好吃的,我请你。老伴问啥好吃的呀?我说赶紧睡觉吧,明天去了就知道了。

一切按既定方针办。今天上午我们俩历经两小时顺利抵达目的地—中华傅山园,门票是每位五十元。中华傅山园的建筑群是以中轴线为主来安排布局的、把重要的单体建筑如:状元桥、洞庭院、真山堂等布置在中轴线上、其它建筑放在中轴线两侧,左侧有民俗院、观音阁、 医药院、 非遗院等,右侧有膳食院、 学社院、 儒学院 、农耕院等。所有建筑物主次分明 并依据整个景区地势地形 前低后高的特点步步有序,处处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连。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1)

醒目的地标性logo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2)

壮阔的山门

在山门的左右两侧分别建有钟楼、鼓楼,钟楼与鼓楼匹配使用,它象征着道观、寺庙对人间美好的祝愿,钟鼓长鸣、盛世太平、世代相传,声声不息。山门的背后是——古戏台。其背靠山门,戏台两边四根立柱上有两对楹联:这楹联让我不仅拍照,还要掏出来小本本抄录下来:

“喜喜悲悲 戏演人生人演戏,拼拼博博 情倾事业事倾情”;

“看古看今 旷世风云来眼底,何亲何故 是非警世耐深思”。

石道人是傅山祠院内的一块奇石,它立于状元桥之后洞庭院之前,此石形如汉字中的“山”字,石质为坚硬的北大青(石材学名)花岗岩石。所以把这块奇石命名为“石道人”,是因为傅山为躲剃发令曾出家当道士,道号真山,又号朱衣道人。表明了傅山先生“其志弥坚,介然如石”的顽强不屈的独立精神,所以此石命名为“石道人”。也是对傅山先生字青主,号石道人的另一种注脚和诠释,我和老伴分别和石道人合影留念以示敬仰。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3)

我像个专业的讲解员不?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4)

老伴是不是还算上镜?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5)

膳食院采用中国传统北方建筑和徽派建筑相融合的风格,是为了表现傅山先生在中医中药膳食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说明饮食的重要,还有一句话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说明人患病的不可抗性原则,做到药食同源,那一定是饮食的最高境界了。当你走进膳食院后会看到一口巨型大铁锅,铁锅用于宣传中国传统膳食文化和进行腊八节活动,在每年腊八节、中华傅山园会用这口大锅熬制美味可口的腊八粥进行施粥活动。相传八珍汤首先是傅山为治疗母亲而研制发明的,据史料记载 ,傅山是一位大孝子,他的母亲体弱多病精神不佳,虽然百般调养服用各种药物可是仍不见好转,为了治理母亲的病傅山独辟蹊径,以肉做羹,采用多种中草药与粮食进行配置。经过反复的实验,最终研究出八珍汤,他的母亲多年一直使用,结果不但治好了她的病,而且日渐身强体壮,八珍汤,又名“名医孝母剂” 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和老伴儿今天在膳食院里吃了八珍汤和烧麦配有三道小菜,好吃到舔嘴抹舌不要不要的,还有每人一壶滚烫的黄酒,顿生欢喜心。八珍汤里的藕片山药段和羊肉块在唇齿之间氤氲着弥漫着刺激着口水泛滥,此刻回味无穷不能入睡,你说得有多好吃?!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6)

六十六元双人餐黄酒未入镜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7)

膳食院里的大锅可见吧?

我们走进洞庭院,这里是傅公祠内又一别具风格的建筑。它仿照道教道观内的建筑形式,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砌券而成,表面用石材裱砌,尽显道观庭院之风韵,面阔五间主窑洞,旁配两个小窑洞为门,出入方便。窑洞内展示有傅山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在思想、学术、文化、书法、绘画、金石、训诂、诗文、戏剧、武术等方面的学术成就和艺术成就。全面展示傅山这位中国十七世纪思想文化界“百科全书式”的“奇人”。我把各位名人对傅山先生的操行评语摘录如下:

顾炎武:“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青主也”。黄道周:“晋唐以下第一家。”

阎若球称傅山与黄宗羲、顾炎武、冯班同为“一代圣人。”

傅山同时代人评价他:“学究天人,道兼仙释”,“博极群书,时称学海”。

郭尚先:“先生学问志节,为国初第一流人物。”

全祖望:“先生家学,大河以北,莫能窥其藩者。”

章太炎:“傅山先生高义薄云天,尺諸寸笺,人皆以为环宝。”

常赞春(山西近代大儒):“青主先生胸襟高旷,故读书札记及文、诗、书、画无不超轶绝尘。宜乎尺素寸缣,珍之者零金玉等视也。……青主先生学识淹贯,读书尤别具神思,不循故辙。

于佑任:“傅山先生学问志节皆居上上品。”

侯外庐:“十七世纪中国思想界的一支异军”

郭沫若:“傅青主书豪迈不羁,脱略蹊径,晚岁作此,真可谓志在千里。”黄宾虹;“《霜红龛》博极群书,无不融会贯通,照耀千古。此其读书随笔,妙理名方,虽零緒碎墨,皆是宝也。”

邓散木(现代名书法家):“他的草书,外表飘逸,内涵倔强,没有一点尘俗气,正像他的为人。

沈鹏(现代名书法家):“笔法桀骜不训而多变,结体神鬼莫测而气贯。如老病逃书,炒趣叠出。一纸悬壁,恍见其人。可读,可观,亦可喜也。”

林岫(现代名书法家):“笔动龙蛇真血性,声来云海好文章。”“毡裘退尽得天机,挥笔如云气吐霓。正极奇生宁四道,连绵数代尽谁齐?”

姚奠中(山西大学著名教授、学者):“他应该是宋元以后第一人”。“巧媚排除始得真,苍松古柏肖为人。旁参篆隶之奇变。不与宋元作后尘。”

王谦《傅山书法艺术研究序》:“傅山是中国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和伟大的爱国者,高风亮节,道德文章,不愧是三晋第一流人物。”

伏见冲敬(日本)评论:“他最后终于达到了超乎巧拙而胸中情思直至笔底奔出的境界。”

村上三岛(日本)说:

“傅山高风亮节,令人肃然起敬。我对傅山的为人,一向非常尊敬,对他的书法更是钦佩。”

民间百姓评价傅山:“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8)

洞庭院里领略傅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9)

洞庭院深深拜谒傅山先生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10)

不知不觉在中华傅山园里走了一万余步,我们出来的时候在大门口看到有元宵和豆干还有腌制的雪里蕻和几种小咸菜,工作人员说都是来自这个农耕园里的自产蔬菜,我就每样来一份,带回家中细细品味吧,如果好吃,下次再来。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11)

游中华傅山园记(游中华傅山园记)(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