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立法师

1

农历七月十五是夏安居结束的日子,也称为佛欢喜日,与四月初八浴佛节一样,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之一。

(关于安居的含义,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学佛的你不可不知的大日子——结夏)

看到这里,也许有同学会问:七月十五不是世俗说的鬼节吗?怎么又被称为是佛欢喜日呢?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节日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七月十五是不是鬼节日(七月十五是鬼节)(1)

2

在《佛说盂兰盆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回,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

目犍连尊者刚刚得到六神通,想要救度自己已经去世的父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深恩。

3

想到这里,他急忙赶回祇树给孤独园中,将事情一五一十地禀告世尊。

世尊听了目犍连尊者的诉说之后,慈悲地安慰弟子道:“目犍连啊,你的母亲生前造罪太过,罪根深结,不是你一人之力可以拯救的。

你虽然孝感动天,但是这件事情就算是天神地神、邪魔外道、四天王神也无法帮到你的,必须要依靠十方众僧的威神之力才能让你的母亲得到解脱。

你不要太悲伤,我现在就告诉你拯救你的母亲、让她脱离苦海的方法,令她可以消除罪障、远离一切忧苦。

4

这个方法就是:

在十方众僧于七月十五日安居圆满自恣的时候,为自己的七世父母和今生的父母供僧祈福。

在这一天中,用饭食、百味五果、各种容器、香油灯烛、床卧资具等等,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因为在这一天,一切得道的圣众——无论是在山间修行禅定、得到四道果者,还是得到六通自在、广行教化的声闻、缘觉众,又或是十地菩萨示现为比丘身者,都会现身应供。

这些清净的圣僧们,他们的德行宛如大海一样浩瀚无尽。

如果能够供养他们,那么不论是现在世的父母,还是七世父母,乃至六亲眷属,都能够出离三途之苦,得到解脱。

现在生的父母可以福乐百年,过去七世的父母可以得生天上,享受无尽的天乐。”

目犍连尊者听了世尊的开示之后,欢喜不已。

七月十五是不是鬼节日(七月十五是鬼节)(2)

5

这时,世尊告诉十方众僧,应该以禅定意为施主的七世父母祈愿,然后再受饮食。

而目犍连尊者的母亲也因为大众僧的功德力故,得以脱离一劫的饿鬼之苦。

这时,因为母亲脱离苦难而脸上浮现笑容的目犍连尊者,又代未来世的佛弟子向世尊请问道:“尊敬的世尊,弟子的父母因为三宝的功德力、众僧的威神之力故,得以脱离苦海。

那未来世中奉行孝道的佛弟子,又能否以供养众僧来救度现在生乃至七世的父母呢?”

世尊点头称赞目犍连尊者道:“目犍连,你能为未来世众生求福德而祈问,这很好。

如果有四众弟子、国王王子、王公大臣乃至百姓想要奉行孝道者,都应该为自己现在生和过去七世的父母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供养十方自恣僧众。

以此祈愿现在生父母长命百岁,无病无恼;七世父母得以脱离三恶道苦,得生天上,受乐无穷。

作为孝顺父母的佛弟子,应该常常忆念自己父母的恩德,奉养父母乃至为七世父母祈福。

可以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为自己现在生和七世父母供佛及僧,以报答父母深重恩德。”

目犍连尊者和其他佛弟子听闻了世尊的开示,都欢喜不已,信受奉行。

七月十五是不是鬼节日(七月十五是鬼节)(3)

6

看完这个故事,相信大家明白为何七月十五被称为佛欢喜日了吧?

在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的三个月安居期间,佛弟子们精进用功,道业有成,龙天欢喜,诸佛欢喜。这也就是七月十五被称为佛欢喜日的由来。

而在这一天供僧,功德极为殊胜。

唐代的宗密大师在《佛说盂兰盆经疏》中说道:“今盂兰供会具三种肥田,故云胜也。谓佛欢喜日,供养自恣净戒大德,敬田胜也;报父母恩,恩田胜也;父母在厄难中,悲田胜也。为欲示此胜田故,说此经也。”

大意是说:

盂兰盆供具足三种丰厚的福田,所以说是极为殊胜的。

那三种呢?

在佛欢喜日,供养自恣净戒大德僧人,这是敬田殊胜;报答父母深重恩德,这是恩田殊胜;而父母在厄难之中,以众僧威德之力救脱他们出离厄难,这是悲田殊胜。

世尊慈悲,为了后世众生可以种下丰厚的福田,所以为大众讲说了这部经典。

七月十五是不是鬼节日(七月十五是鬼节)(4)

7

按语:

七月十五佛欢喜日,谨以此文供养大家。

愿大家在佛欢喜日,都能得到欢喜,于佛法中得大善益。

宗立合十敬祈

念念观自在

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

不妨转发和好友一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