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挑衅的责任在哪里(面对摩擦挑衅有礼)(1)

《周易》原文:

《节》:亨。苦节,不可贞。

  《》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所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这是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同志追悼阵亡新四军将士的挽诗。1940年以后,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再度蠢蠢欲动,不断挑起摩擦和冲突,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最终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毛泽东还是以抗日大局为重,主张在军事上严防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以斗争求联合,极力维护统一战线。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与挑衅,他提出“有理、有利、有节”联合又斗争对敌策略。

“有理”,就是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利”就是胜利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胜”;

“有节”就是休战原则,“适可而止”“决不可无止境地每日每时地斗下去,决不可被胜利冲昏自己的头脑”。

正是基于和遵守这些原则,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我们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建立了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基于这种斗争策略,在以后的抗美援朝,对印反击战,珍宝岛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等都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这两年,面对美国一些政客不断无理的挑衅、打压和摩擦,我们党和政府同样保持机智灵活的联合与斗争策略,以理性和富有建议性的对话赢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同时有理有节地进行反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理、有利、有节”,是毛泽东同志灵活机智的富有建设性的思想,也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开掘和再创造。

“节卦”是六十四卦之一,“节”也是中国运用广泛的汉字之一,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受到挑衅的责任在哪里(面对摩擦挑衅有礼)(2)

一、天地节而四时成

节,《说文解字》中说,朱约也。约,就是竹节的缠束形状,引申为节省,节制,节义。从“节约”角度,触类旁通的词语有:“节食”、“节俭”、“节省”、“节减”;从“节制”解读,延伸的词语有:“节能”、“节流”等,更多的是从名词角度延伸的,“节义”、“气节”、“节操”还有“季节”、“节日”、“时节”、“节令”等。

有关的成语更多,譬如本义的成语“盘根错节”、“细枝末节”,“横生枝节”、“节节胜利(败退)”等;关于“节制”意思的成语有:“开源节流”、“节用爱人”、“节用厚生”、“厉行节约”等;关于“节义”的成语有:“高风亮节”、“至诚高节”、“折节下士”、“砥砺名节”等。

节卦主卦为“兑卦”,卦象泽,象指少女,愉悦;客卦为坎卦,卦象为水,指代困难坎坷挫折。面对客观艰险困难丛生的外部环境,需要心如止水,冷静面对,克制自我,以不变应万变,又需要灵活变通,才能时来运转。

《节》:亨。苦节,不可贞。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这段文字的意思说,节制,亨通顺利,但不可以多度地节制。彖辞进一步做了解释,亨通顺利,因为阴阳和谐刚柔相济行为规范合乎正道(刚柔分而刚得中),但多度的节制将会其到穷困。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说以行险),居中守正自我节制(当位以节),坚守正道自然时来运转通达四方(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唐孔颖达疏:“天地以气序为节,使寒暑往来,各以其序,则四时功成之也。”(《周易正义》)花开花谢,寒暑易节,天地在不停轮回。

天地有节,人间亦有节,作为国家社会就是建立制度(节以制度),一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就会“不伤财,不害民”。

故此,天地有节四季更替才能常新,国家有节规矩方圆才能安稳,个人有节动静有常才能完美(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受到挑衅的责任在哪里(面对摩擦挑衅有礼)(3)

二、节的意义:自我克制与刚柔相济

正如金庸笔下的人物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控制,只能控制自己!

同理,有些环境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只能冷静面对;有些凶险或者困难突如其来地横亘在我们面前,我们除了想法战胜,别无他法。

下面,我们看看《周易》节卦的智慧: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这段文字的意思说,不走出屋门内院,没有什么过错。主要是知道路途阻塞不能前进。路通则行,路塞则止,这也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过马路,讲究“一站二看三通过”,遇到危险,先停下脚步,站一站看一看,没有什么大错的。

九二,不出门庭,凶。《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这段文字意思说,始终不出门厅,就会凶险。因为你丧失了良好的时机。

这就是中国人的哲学,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风险危机,“站一站看一看等一等”都是必要的,但如果因此消极懈怠墨守成规或作壁上观,就是一种错误!错失的不仅是良机,还会给自己带来风险。

  因此,面对风险或者别人的挑衅,“节”不是闭关自守,而是积极应对,寻找时机,主动出击,化解风险!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这段文字的意思说,不能自我节制,就会嗟叹哀伤,但没有过错。原因是,遇到风险冲突之类,发几句牢骚说几句伤感话,都是正常不过的了,不必因此求全责备!

面对牢骚,哀伤,这时候需要采取“柔化”技巧,及时抚慰民众。作为自己,则要自我疗伤,及时从困境失望中走出,积极面对现实。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这段文字的意思说,安于自我调控自我节制,亨通顺利。这是遵循上天指导,按照规律办事。

经过一段的彷徨徘徊后,终于形成一套制度或者说处事原则,大家按照制度办事或者遵守处事原则,就会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自然亨通顺利。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这段文字是对六四发展,心甘情愿地按照规律办事,一言一行保持中正之美,前进就会受到崇尚嘉奖。

“痛并快乐着”,“戴着镣铐跳舞”,“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每个人都受规则的节制,享受规则,利用规则,同样可以达到自由的极致!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这段文字的意思,极端节制十分痛苦,坚持正道以防凶险,这样悔恨才逐渐消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他坚守的道路逐渐看不到希望。

在困境中坚守,是对意志的砥砺。但这种砥砺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和坚持的。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又说:“不仁者不可久处于约”,孟子进一步阐释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凡事过犹不及,因此“节制”“克制”“节俭”都是有限的,他讲究重大局,更讲究灵活变通,有的放矢。《孙子兵法》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上善如水”,节卦主客观卦都蕴藏着水,所以节卦讲究“开源节流”,讲究节制灵活。该放手的时候放手,该收手的时候收手,该行进时行进,该停止时停止,该柔的时候像湖水一样宁静无波,该该刚强的时候一泻千里不可遏制!

受到挑衅的责任在哪里(面对摩擦挑衅有礼)(4)

三、节的最高方式,建立制度,形成准则

天地有节,四时轮回彼此消长永远常新。

世间有节,天地方圆规矩则止有章有法。

人生有节,动静有常言行有界适可而止。

黄耀华在《天地有节》中说:“生命的秩序就在日将月就间形成。黑与白,昼与夜,阴与阳,此消彼长,相克相生。”世间的秩序可以为法律,也可以为规范利益。《论语•学而》中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大小事情由礼仪节制,但法则是“知和而和”,“和为贵”,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双方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沟通交流,就是礼仪的目标。

学者余治平认为,《彖》所揭示岀来的爻象,正是“君上与臣民分居其位”,都能找到自己的职事本分,定位清楚,责任明确.这也是一种“遵守节度”。然而.对于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来说,君上“得中正之道”,行有节制、知止适可,肯定比普通老百姓的“人有节度.依节度行事”(《周易大传今注》,第356页)更具有影响力和决定作用.所以值得大肆强调和竭力倡导。《象》“君子以制数度”一句,首先突出了身为社会上层的“君子”在控制人欲膨胀方面的示范效应、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力。尽管节卦的卦辞、爻辞之所指并不只针对君王,而且还针对社会上层,甚至还包括极为普通的贩夫走卒,但吃食皇家俸禄的士子官吏更有责任为自己、也为天下人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更好地约束各色人等对欲望的放纵。君子不是好做的,做君子得首先学会约束自己,然后再去帮助别人进行自我约束。君子无论是节自己,还是节别人,都责无旁贷(1)

学者郭立珍认为,主张“节贵适中”。程颐认为“节”应该是一种合理的约束,使事物发展不至于“过”或“不及”, 亦即“适中”,合乎“中道”,即“节以中为贵。主张用“节贵适中”原则指导社会活动。程颐认为,要使节合于“中”,在社会活动上就要损过就中,弥不及就中,就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限制、有所不为。(2)

“节”是中国文化重要思想,从国家层面,就是建立制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让人们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一举一动合乎规范。从社会层面就是弘扬节俭,控制贪欲,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动静有节,合乎法则。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主张“持节适中”,不卑不亢不骄不躁,知和而和适可而止;就个人层面,则倡导动静有常砥砺坚守又能灵活变通。

“节”也是中国人重要的智慧,中国人顾全大局隐忍克制,但不是一昧委曲求全,而是灵活自由有张有弛积极应对。

注:

(1)余治平.“节以制度”“有限而止”---《周易》节卦卦辞的经义传解与哲学阐释.J.周易研究•2018年第6期:63

(2)郭立珍.《周易 》“节’’卦思想 阐微 ---以《周易程氏传》为例.J.周易研究•2006年第2期:23

本文系拙著《道通天地——周易八十一问》的一部分,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多多关注,支持出版。

目录

第一编:《周易》与神秘的世界(已完成,已发布)

第一讲:一阳才动破鸿蒙——世纪、周易八卦与我们的世界

第二讲:造化明周易,达理妙通天--河洛出图、伏羲八卦和基因密码

第三讲:大道本无体,何在文字间——符号的指代与象征意义

第四讲:一天气象沉银汉——神奇的数字与神秘的人生

第五讲:三生万物:六十四卦如何演绎世界

第六讲:忘机悟即见真诠:《周易》中的变与不变

第七讲:第七讲:天地人:中国人的统一场理论

第八讲:气为何物:身禀五行正气,此心如鉴光明

第九讲:生和克:世界基本元素的相互作用

第二编:上上卦(人物篇)(完成发布过半):

第十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第十一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第十二讲:小富由勤,大富由天——大有卦

第十三讲:丰卦

第十四讲:贪婪——噬嗑卦

第十五讲:高处不胜寒:夬卦

第十六讲:上善若水——井卦

第十七讲:兑卦

第十八讲:和谐共处,固本强根——益卦

第十九讲:升沉有时——升卦

第二十讲:有礼有节——节卦

第二十一讲:虎变——革卦

第二十二讲:豹变——颐卦

第二十三讲:渐变——渐卦

第二十四卦:比卦

第二十五讲:联姻与联盟—姤卦

第三编:中上卦(事理篇):

第二十六讲:需卦

第二十七讲:亲君子,远小人——同人卦

第二十八讲:师卦

第二十九讲:比卦

第二十三讲:咸卦

第三十一讲:言而有信——履卦、

第三十二讲:巽卦

第三十三讲:恒卦

第三十四讲:简单粗暴,声名显赫——大蓄

第三十五讲:大壮

第三十六讲:震卦

第三十七讲:离卦

第三十八讲:贲卦

第三十九讲:人生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困卦

第四十讲:小过卦

第四十一讲:审时度势,观而后为——临卦

第四十二讲:观卦

第四十三讲:萃卦

第四十四讲:守位——晋卦

第四十五讲:行险——解卦

第四十六讲:实现——既济卦

第四编:卦象与人生之中卦(事理篇):

第四十七讲:否泰如天地——否卦

第四十八讲:泰卦

第四十九讲:随时变化、与时俱进——随卦

第五十讲:人生多诱惑——蛊卦

第五十一讲:学做好人,做谦谦君子——谦卦

第五十二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豫卦

第五十三讲:行藏在我,动静由时——艮卦

第五十四讲:循环往复,福在其中——复卦

第五编:卦象与人生之下卦(事理篇):

第五十五讲:人生困顿不觉解——蒙卦

第五十六讲:韬光养晦——眀夷卦

第五十七讲:革故鼎新,正位凝命——鼎卦

第五十八讲:失意泰然,饮酒作乐——未济卦

第五十九讲:老夫少妻,枯杨生华——大过卦

第六十讲:小人当道,停止行动——剥卦

第六十一讲:人生何处不官司——讼卦

第六十二讲:无虞之求誉,全之毁——无妄卦

第六十三讲:风行水上,诚信立身——中孚卦

第六十四讲:家道正,天下正——家人卦

第六十五讲:遇人不淑,一错再错——归妹卦

第六十六讲:身处逆境,行险守信——坎卦

第六十七讲:以利他之心生活——损卦

第六十六讲:见险而止,反身修德——蹇卦

第六十八讲:人心散了,如何凝聚——涣卦

第六十九讲:人心不同,求同存异——睽卦

第七十讲:积蓄力量,建功立业——屯卦

第七十一讲:小蓄卦

第七十二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卦

第七十三讲:走为上——遁卦

第六编:体悟篇(已完成已发布)

第七十四讲:庚子年里说周易

第七十五讲:庚子年里说历史

第七十六讲:三生因果伴孤灯

第七十七讲:《白鹿原》里说秘辛

第七十八讲:前程往往有期因

第七十九讲:万事谁能知究竟,人间最怕是流言

第八十讲.水知道:本性澄明万古同

第八十一讲:树消息:大树和我们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