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消息,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在周边斗争形势越来越紧张之际,航发和成飞这边又传来好消息,歼20的年产量,疑似获得了翻倍式的增长。

歼20是不是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产量翻倍)(1)

8月27号,航发动力发布2022年上半年“半年度报告”。其中提到,黎明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其中发动机及其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98.72%。我们知道,黎明就是生产太行系列发动机的厂家,而目前中方正在生产的国产战机,基本都是使用的太行改发动机的不同改型。

歼20是不是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产量翻倍)(2)

黎明公司发动机收入提高一倍,即使刨除可能的价格上涨,也说明其上半年产量已经增加了近一倍。发动机产量翻倍,也就意味着战机的年产量,要暴增了。

歼20是不是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产量翻倍)(3)

从沈飞这边来看,歼16的产量已接近满足需求,目前正在转产电子战型号的歼16D和弹射型的歼15T。歼16D的总需求量在100来架,歼15T的需求量在70来架。170多架的需求,再加上一些歼16,在歼35服役前的5年内,以沈飞目前的年产量(40架左右),基本够了。

从成飞这边看,歼10C的产量也接近满足需求,虽有出口,但目前订单并不多。而且有消息称,成飞歼10C的生产线,正在转给贵飞。而成飞这边,将集中力量,大力生产歼20。

所以,很明显,目前需要且正在大力扩充产能的战机,就是成飞的歼20。

歼20是不是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产量翻倍)(4)

根据以前的消息,黎明太行发动机的年产量达到了200台左右。如今再翻倍,那就是400台左右了。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另一个角度来计算:太行改发动机的价格大概在600万美元/台,也就是4000万元左右。黎明上半年发动机及其相关收入为93亿元,也就是200多台;换算成年产量,就是400多台了。

考虑到太行发动机(基本型号)的寿命为1500小时,批量装备(歼11B)的时间在2009年前后,如果每年飞行150-200小时,那么现在已经到了换发的时间。2014年之后,歼16开始批量生产,其装备的太行改发动机寿命为2000小时,目前倒不急。而装备太行改的歼10C、歼20,那就是近几年的事了。

歼20是不是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产量翻倍)(5)

第3批次的歼10C使用上了国产的太行改发动机(2019年)

所以,如果拿出50台发动机用于换发,50台发动机用于备用,还有300台发动机可以用于装备新生产的战机。300台发动机,即使都是双发战机,也够装备150架了。考虑到歼10C还在生产,并属于单发战机,那么目前发动机产能可供装备的战机数量,还要更多。

这样的话,如果沈飞产能不变,即使歼10C产量不降低,歼20目前每年可以生产的数量,也达到了90架左右。其实很简单,发动机产量翻倍,战机产能翻倍,如果沈飞产能不变,如果歼10C产量降低,那么歼20的年产量,将得到数倍的增长。当然,考虑到备战的需要,不排除沈飞这边产能也要增加一些。

歼20是不是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产量翻倍)(6)

2021年,歼20的产量在24-30架范围,即使目前年产量增加到了50-70架,也增加了1-2倍。虽然目前歼20使用的还是太行改发动机,但其综合作战性能,无疑要比歼16强许多(甚至是几倍),大力生产也是应该的。待几年后涡扇15(WS-15)批量装备歼20,歼20将真正变成完全体。

如此一来,到2025年时,歼20的交付数量将达到300架左右。而歼20的总产量,也将打破很多人的预估和想象,达到千架左右。

歼20是不是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产量翻倍)(7)

歼20双座型已刷上空军涂装

不要担心歼20贵,根据美方经验,只要批量生产规模足够大(500架左右),隐身战机的价格,就能降低到3.5代档次。目前,美方正在批量交付隐身战机,湾湾、日本、德国都在大幅度地增加军费(准备在5年内将军费增加一倍),各方都在扩军备战,形势已经如此明显,我们也该有所行动了。

显然,随着周边斗争形势的紧张,中方正在加紧备战,先进战机的生产规模再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本来中方每年新式战机的交付数量就达到了90-100架,与美方(向本国交付的)相当,如今产量再次大幅度提升,这是要像海军舰艇下水吨位一样,超越美方吗?

歼20是不是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产量翻倍)(8)

不过这也是应该的。之前虽然中方拥有了歼20这样与美方同代的隐身战机,虽然中方战机年产量达到了美方水平,但是由于歼20产量不高,中方在隐身飞机产量、数量方面,是与美方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而且差距是在拉大的。

如今歼20大幅度的扩产,使得中方在隐身战机的年产量方面,也达到了美方水平,同时战机总产量也超越了美方。这样的话,中方与美方在空军方面的实力差距,将进入一个快速的缩小期。一旦我们在装备方面接近美方,那么在台海周边地区,就没美方什么事了。

作者:晨曦防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