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一部300多万字的历史巨作,和《史记》一样在历史学、文献学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是“史学两司马”。
《资治通鉴》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共294卷,唐朝独占81卷,可是当你通读全文时,你会发现《资治通鉴》却几乎只字不提唐朝的两位大诗人李白和杜甫,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杜甫要比李白更加的幸运,在《资治通鉴》中还是被提到一次,而李白就根本连影子都没有出现在书中。那么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杜甫出现在《资治通鉴》上,到底记录了什么内容?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一生名诗无数,为何单单就这一首诗就有幸被司马光看上呢?首先这句诗表达的是一种未完成志向将军的遗憾,这句话也被很多不得志的政治家引用。而通读《资治通鉴》,大多记载的还是历史变革、国家兴衰的事件。再看看作者司马光是怎么表达自己写此书的心路历程的:
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简单的来说司马光就想说出两点:1.之前司马迁、班固写的史书太复杂,读书人都看不完,更不要说皇帝了(唐代以后,布衣成为还没当官的读书人的代名词,即布衣之士。),所以自己得写得简练一点。2.自己得选取国家兴衰成败、百姓幸福指数的人和事,那些八卦新闻、不影响历史进程的事就不写了。
先看第一点,在古代每个皇帝都要大量的阅读史料,汲取历史的经验,读书人很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阅读史书。正史“二十四史”一共约4000万字,一个普通人正常一天只能阅读1万字,全年无休全部看完得要4000万字,这就是十几年过去了。司马光就是要惜墨如金,给皇帝、读书人节约时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必须要看的史料读完。
那什么是必须要读的史料呢?来看第二点,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司马光要去做和国家兴亡、民生疾苦有关的事情,好的事情可以效法,不好的可以用来规范别人。这样看来司马光是有政治目的的,李白、杜甫首先不是政治人物和国家兴衰无关,此外中晚唐历经战乱,有太多需要记录的史料,只能不把李白、杜甫选入《资治通鉴》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毛泽东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