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莱塞逝世周年(随笔德莱塞)(1)

拙译《金融家》又要重印,温故而知新。没承望此次细读琢磨,却使我大喜过望地发现了一些亮点、新认知、新含意。归结起来,大致有两点:一是德莱塞不信邪,惟真是从,捅破美国企业巨头“自我打造神话”(The Myth of Self-made Man);二是远在一百多年以前,德莱塞敢于痛揭美国司法体制的短儿,直至21世纪的今天,依然令人振聋发聩。一言以蔽之,像德莱塞那样具有洞烛其奸、秉笔直书的智慧与胆识,在当年美国文学界真可以说罕见其匹,至今举世仍要为他点赞。

原文 :《为德莱塞点赞——拙译《金融家》重印有感》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 潘庆舲

图片 |网络

“神话”与“反神话”

从美国文学史上看,其中荦荦大端,乃是美国大资本家、工商巨头与金融政客的发家传奇,以及天方夜谭式的经济奇迹。擅于此类神话传说的始作俑者,当然首推霍雷尔·阿尔杰(Horatio Alger,1832-189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为《衣衫褴褛的狄克》。此人是哈佛神学院出身的牧师,写过劝善通俗小说与大量类似《从褴褛贫儿到百万富翁》(From Rags to Riches)的动人小说而名噪一时。由此一脉相承的,还有诸如卡内基、洛克菲勒、范德比尔特等企业界巨头现身说法的传记作品,不消说,都是不遗余力地讲述他们白手起家、勤俭致富的经历。其中最出名的是卡内基的《财富福音书》。

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美国有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偏偏大唱反调,主张按照生活的真面目,重写历史。于是,从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开始,历经诺里斯的《章鱼》,辛克莱的《煤炭大王》,路易斯的《巴比特》,直到德莱塞的皇皇巨著《欲望三部曲》,美国工商巨头的英雄形象黯然失色,他们自我奋斗、改天换地的光辉业绩在某种程度上反倒成为邪恶与罪愆的纪录。此时美国社会科学界也群起响应,加入了“反神话”阵线——比方说,史学界盛行“强盗大亨”论(Robber Barons)、社会学家竭力推崇凡勃伦的“寄生的有闲阶级”论,法学和政治学专家也不断受到霍姆士、布兰代斯和罗斯福的提醒,要对托拉斯加镣上铐,驯服野性,严防“垄断怪兽”吞噬民主传统。然而,当时美国学术界对类似如此这般神话传奇的认识,竟然也未能超过一百年前德莱塞塑造超级金融巨头考珀伍德的水平。……或者换句话说,从此美国学术界再也无高手来续写这一类“经济大侠演义”,以致学者、专家们一度断了线索,没法从文学经典中了解现代资产阶级的演变历程。

德莱塞逝世周年(随笔德莱塞)(2)

德莱塞

德莱塞对社会批判的立场

倒是在有关考珀伍德神话里,德莱塞把这个Robber Baron(强盗大亨)置于宽广的历史背景之下,使其发迹吻合于美国经济大发展脉络——从费城、芝加哥到海外扩张(地点),从内战到一战前(时间),从投机批发趸卖到工业资本家,转而勾结金融资本和政客(规律)——类似上述这些步骤,都是作家颇有见地的安排——由此反映出德莱塞对社会的批判立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初始认识。惜乎德莱塞对经济结构与企业管理等等知识几乎付之阙如。他仅仅把考珀伍德当作垄断资本的拟人化怪物,象征性地提示Titan(巨人)的超凡精力和邪恶本性。……小说结尾,德莱塞以他固有的悲剧意识宣告考珀伍德的覆灭及其面对死神时的忏悔……由此不难看出,在《欲望三部曲》之二《巨人》与之三《斯多噶》(亦即《禁欲者》)中或恐也是瑕瑜互见了。

《金融家》中,曾经有理财天才、聪明强悍、身处江湖、左右逢源而又桀骜不驯的年轻金融家考珀伍德,在费城金融政客勾心斗角中被抛出来充当替罪羊,即将对薄公堂,瞬间沦为阶下囚,此时此刻,他难免悲愤交集,感慨万端。多亏美国法律、法官、律师等底细,他原本深为了解,于是根据他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当场慷慨激昂地作了长篇大论的独白——说真格的,不啻作家德莱塞鞭辟入里地痛揭美国这个自诩法治开明国家的怪异、虚假、伪善的面目。

“大律师不外乎是恬不知耻的大阴谋家,……坐在阴暗的角落里,像蜘蛛似的在织网,坐等漫不经心的人有如蝇子似的扑过来。生活充其量不过是一场暗无天日、残酷无情的搏斗,乃由残酷与法律造成,而律师就是这个不得人心的混乱局面中最卑鄙的代表。……”

“至于法官呢,他们不外乎是一拨不称职的律师,不知怎的时来运转才走马上任,要是让他们出庭当辩护律师,断断乎不会比在他们面前能言善辩的律师高明。……”

手头正好有一份2018年2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署名高石所写的一篇文章,切中肯綮地揭露今日美国司法界的现状与真相——乃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如:

“美国著名律师德肖维茨在《金钱可以买到无罪判决吗》一文中都坦承:‘没有富人被判处死刑,这确实是真的;死刑基本上是为穷人准备的。’——一语道破了美国司法体制始终爱富憎穷的本质。”

德莱塞逝世周年(随笔德莱塞)(3)

欲望三部曲

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魅力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欲望三部曲》结尾,德莱塞不知怎的让一生贪恋美色的强盗大亨考珀伍德临终时,竟然没有留下半拉个子嗣来接续他开拓的庞大经济帝国,仅有一个小情妇拿到他部分遗产后,跑到印度去学什么瑜伽和梵文来着。乍一看,如此结局似乎无可奈何花落去,烜赫一世的考珀伍德家族已然销声匿迹了。德莱塞缘何作出了如此令人难以想象的安排,个中有何玄机,让人猜摸着实很费劲儿。但是,倘若经过深入细致思考,实际上或恐还不见得完全是这样。考珀伍德原是满足自我、胸无点墨、利欲熏心、声色犬马的强盗大亨的鼻祖,压根儿不会断了香火的。哪怕岁月似水,倏忽逝去了一百多年。直到今日,这个擅长马基雅弗利权术的利己主义者考珀伍德似乎阴魂不散,说实话,现如今承袭考珀伍德亲传的衣钵,还是大有人在。

总的来说,德莱塞早期呕心沥血之作《金融家》乃是历经百年沧桑的美国文学经典名著,毕竟不同凡响,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魅力,直至今日,人们在仔细研读赏析之余,仍然情不自禁要为其真知灼见点赞。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74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德莱塞逝世周年(随笔德莱塞)(4)www.shekebao德莱塞逝世周年(随笔德莱塞)(5).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