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居一方水土上。今年以来,新一届市委深入贯彻落实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把油地融合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也赋予了更加有力的行动。油地双方牢记嘱托,共谋发展,将和谐共赢的新型油地关系,深深地刻入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也让“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理念深入人心。

东风正劲,旭日蒸蒸,此时春暖,桃柳明媚。

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万物悄然生长,踔厉奋发的东营人努力拨散疫情的“阴霾”,同样涌动起蓬勃向上的生机。

——为周边5.6万居民的安全,东营原油库及管道迁建工程抢进度,赶工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为打好绿色低碳转型攻坚战,市和油田积极共建区域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平台,推进实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工程;

——为提升城市建设品质,西城更新改造步履稳健,中心医院片区重点项目颐园小区全面启动改造提升;

——为推动油田科研院所整合集聚发展,“三院”搬迁聚集提上日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公共创新基地令人期待;

——为实现人才和智力资源同城互通互享,油地开启干部双向挂职;18家油田改制企业、22个油田创新创业团队落户东营高新区。

……

东营六户管理区绿色发展(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1)

资料图

今年以来,牢记亲临东营时的殷殷嘱托,东营新一届市委和胜利油田一道,同心同向,凝聚合力,传承合作共建的基因,发挥深度融合的优势,将和谐共赢的新型油地关系,答进了油地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民考卷”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国考卷”,也深深地刻入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

东营六户管理区绿色发展(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2)

“东营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油地团结共建的基因已经融注到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到。

东营六户管理区绿色发展(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3)

1986年3月21日,孤东会战。 图片由《胜利日报》提供

这是什么样的基因?60多年前,当隆隆的钻机声第一次在渤海湾畔广袤的土地上响起,油地合作共建的基因便开始熔铸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石油拓荒人的血脉之中。它是油田创业初期相互支援、披荆斩棘、甘苦与共,发现“第一股工业油流”的铿锵与激昂;是油田会战期间携手同进、共筑荣光、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骄傲与豪情;是15000多名油田职工和18000多名民工,战海水,抗风暴潮,向海洋进军76.3平方公里立起孤东大堤的拼搏与智慧;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大潮下,油地双方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共谋发展、共兴共荣的责任与担当。

时序更替,基因传承。站在新的起点,新一届市委深入贯彻落实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把油地融合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也赋予了更加有力的落实与行动。

1月17日,市委主要领导履新东营第二天,就到油田莱113区块和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调研,对推进油地融合发展提出要求。

2月里密集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第七次党代会、市“两会”上,油地融合无疑成为“高频热词”。“感到把油地融合带到了历史的新高度,里头有多个胜利元素。”市政协委员、胜利油田化学高级专家王涛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慨道。

东营六户管理区绿色发展(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4)

3月11日,备受瞩目的油地联席会议顺利召开,会上通报了油地融合发展情况和下步重点合作事项建议,审议了《中共东营市委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油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讨论稿)》,致力于构建和谐共赢的新型油地关系,为全国作出示范。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油地深度融合发展的蓝图谋划已然明朗,迫切需要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高效运行机制。为此,市里坚持油地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和专题会议制度,要求对每次油地联席会议研究确定的合作事项,拉出单子、搞好分工,凡是重大事项组建工作专班,协同推进重大共建事项落地落实。

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落实责任内事项:油地建立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开展教育培训、挂职交流、人才共用、搭建平台等7项重点工作。油地宣传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得以建立和完善,坚持项目化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区域宣传。

作为油田“基地”,东营区内有油田半数改制企业、半数二级单位,油田人口占城区人口半数,双方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是推动油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担当这一重任,东营区进一步加强油地联系,建立健全定期研究调度、沟通协调、督查考核等机制,正着力实现改革发展共商、问题困难互助、各类资源同享。

东营六户管理区绿色发展(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5)

在共和国这片最年轻的土地上,汩汩流淌的“黑金”,积聚了五湖四海的石油人,数十年来,他们与生于兹长于兹的东营人鱼水相依、同城同心、并肩作战,逐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如一家人。

因为是“一家人”,面对国家对央企职能定位作出的重大调整,市和油田奋力赶考“社会职能分离移交”,交出了一张“走在全国前列”的答卷:完成175个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678项市政设施、69所医疗卫生机构、62所学前教育机构、13.4万退休人员的移交,完成18.06万套油田职工住房不动产证办理,61家企业党组织关系、3.22万名油田退休党员转由属地管理,胜利油田也成为5个大型独立矿区中推进最快、职工家属最稳定的一个。

因为是“一家人”,在全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大批油田职工、居民主动冲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线:3月22日,345名油田职工志愿者走进辛店街道18个城市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3月23日,西城文汇街道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演练,来自20个油田单位的371名油田志愿者,奔赴街道内各核酸采样点;在油建社区,一群老年人自发成立沐风志愿者服务队,成为社区战“疫”中坚实的银发力量;油田退休职工刘新芳加入疫情防控核酸检测采样辅助岗位志愿服务后,仅2021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300小时,发动志愿者600余人次,服务居民15万人次,如今依然能看到她每天在核酸采样点忙碌的身影。

因为是“一家人”,倍加珍惜人才这一“稀缺资源”“第一资源”,我市坚持同城同策,各项人才政策对油田全覆盖,油地双方积极推动人才共育共享,开展深度合作,蹚出了人才交流新路子。油地校三方互派12名县级干部双向交流挂职,油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孙国挂职智慧油服产业基地;42名东营区干部、32名油田干部双向挂职,在油地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重点推进事项等“舞台”施展抱负、提升本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东营市还将以更大力度整合用好区域科技人才资源,推动油田科研院所与地方企业合作,通过“揭榜”等方式承揽地方企业研发项目,共建研发机构,快速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东营六户管理区绿色发展(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6)

因为是“一家人”,共享油地融合发展成果,一个都不能少。市第七次党代会,赋予了东营区加快西城改造升级和环境改善的重要职责,这也成为服务油田生产生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切入点。“经协小区新装了防盗门,楼间地面也做了铺设”“政通小区不仅做了屋顶防水,还给各家各户配备了雨污分流装置,再也不怕家中漏水了”“几个常去的公园进行了改造,更新了体育设施,也留住了一些文化要素。”西城老旧小区和公园、广场的升级改造、移交学校的改扩建等,切切实实让油田职工变身的“新市民”有了获得感。对于西城“一年有突破、三年大变样、五年塑新态”的全新目标,大家更为期待。2月12日,在东营区召开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建设推进会后,油田宣传文化中心制作推出的微信《“新”西城!来了!》迅速获得3.4万人次的浏览,97条留言建议中饱含了对家园的期待:“油地齐协手,共建家园美”“全局思考,统筹谋划,共建美丽幸福东营”“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城市造福于民,支持!”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当前,西城中心医院片区的重点项目颐园小区已启动1404户居民意愿征集、房屋数据测量、公布搬迁补偿安置方案并征求意见、调查回迁安置房房型并公示等改造提升程序。今年市里还将重点支持东辛片区更新改造,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和服务配套,高标准建设一批“完整社区”,更好满足油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营六户管理区绿色发展(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7)

有一种方向,叫心往一处想;有一种力量,是拧成一股绳。疫情会打乱节奏,却从未改变奋进者的使命。

当前,油地融合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东营市和胜利油田正沿着指引的方向,着力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盘活区域创新资源、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优势互补,推进更大平台、更广范围、更深领域的战略合作。

“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自觉把油田的事作为自己的事,及时协调解决油田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油田增储稳产、提质增效。”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一重大使命,市里将支持油田、服务油田作为应尽之责,全力支持油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营造平安和谐的油区环境。

湿地是东营最具特色的名片,东营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重要标杆,需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共护生态之美。市里将把油田新能源产业链纳入全市新能源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支持油田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油地还将合力共建区域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平台,推进实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工程。尤其是在东营炼化企业逐步推广CCUS技术,合力打造绿色化工园区,形成脱碳固碳产业规模化发展,努力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形成试点示范、走在全国前列。

东营六户管理区绿色发展(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8)

日前,位于东营区牛庄镇的2022年省重大项目胜利油田东营原油库迁建工程储罐基础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记者 周广学 通讯员 缪宏伟

“400余棵老树为东营原油库搬家啦。”东营原油库迁建项目启动以来,一直备受油地各界关注。作为胜利油田最大的原油储备库和原油输销中心,“36岁”的东营原油库即将迁至东营城市开发边界以外——原胜利油田所属物探公司三、四、五大队处。为扎实做好原油库迁建工作,市里专门成立迁建工作专班,由市油地校融合办作为牵头部门,加大统筹协调,推进项目进展。截至目前,原油库新址拆迁工作顺利完成,原油库施工累计完成51.3%,比计划超前4.7%,输油站完成28%,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推动产业升级,重中之重是抓好研发。我市积极推动中石化和胜利油田相关企业深度参与东营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将重点打造中石化重要的船燃生产基地,并搭建人才专家平台、科技合作平台、项目转化平台等,深度发挥油田高端科技研究资源优势。

如今,在油地融合重点阵地之一的东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多数企业源于油田改制、油田职工辞职、买断创办类企业,14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122家从事石油技术服务与装备。为让油田产业资源更好地就地发展,让油田创新成果得以顺利转化,高新区以油田改制企业利丰石油装备公司为突破口,联合中石化胜利油田共同打造了“胜利工程高端装备产业基地”;而正在打造的全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公共创新基地将迎来油田物探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搬迁入驻。

最是一年春好处,时来天地皆同力。东营是油地共同的家园,从60多年前老百姓推起小车、赶着牛车加入到支援石油勘探的行列,油田职工每人每月省出3斤粮食支援百姓开始,到如今油地团结共建、携手并进,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同城之下的一家人正合力推动城市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 赵尔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