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从你第一次听到《你好,李焕英》这个名字,它仿佛就长在了你的耳边:

综艺节目里有它,社交平台上有它,小视频里有它,广告里有它,上映以后,热搜里更是天天有它。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

一路小跑超过《唐探3》后,每当《你好,李焕英》剧组被问道“获奖感言”,导演贾玲常会谦虚地说:“万万没有想到”,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

41亿票房背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逆袭计划”,深扒电影的宣传线,发现了贾玲的四个“小心机”,越看越服。

01

造“噱头”

你以为贾玲只是个铁憨憨?不,制造噱头,她太会了

《你好,李焕英》选择在2021春节档上映,从电影本身来说,弊大于利:

贾玲是新人导演,首次作品固然让人期待,但同时面临的是没有观众基础和大家对其“专业水准”的质疑。

新春档的《唐探3》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IP,其本身的市场熟悉度就很高,《刺杀小说家》的悬疑路线受年轻人喜爱,演员更是流量派,《人潮汹涌》有“巨星”刘德华坐镇,《侍神令》有手游基础和神仙友情。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2)

在这般激烈的竞争下,大家凭什么选择投资成本小、题材老旧、出自新人导演之手的《你好,李焕英》。

要硬说理由,有两个:

近两年的疫情让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变得浓烈、贾玲自揭伤疤的奉献精神让人动容。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3)

如今票房超40亿,据说作为幕后老板、投资方之一的北京文化只能赚到6000万,可以见得,哪怕是“自家父母”,当初对这个作品也是不够自信的。

而背后老板的“胆小”,反衬了贾玲团队的“胆大”,既然决定冲击贺岁档,没底气也要造底气,于是贾玲用了两招。

造风格:复古风

早在去年年底,贾玲沈腾张小斐三位主演就为电影拍摄好了MV:

主题曲:《路灯下的小姑娘》

穿着:喇叭裤、花衬衫、爆炸头

场景:文艺汇演复古小舞台

从视觉到听觉,一秒钟人带到了80年代,于70、80后而言,有无法言说的亲切感,于90后而言,会不由穿越到父母的时代,代入感十足。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4)

除此以外,在红毯上,别的剧组都是西装、晚礼服,《你好,李焕英》剧组直接把复古路一走到底,自行车推上去、录音机扛上去,瞬间成为全场焦点、成功博得观众、媒体的眼球。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5)

自此,这部作品在大众心中埋下了一颗小火苗。

造梗:“黑马”梗

无论任何场合,“黑马”这个角色甚至比冠军还受追捧,因为它不仅代表着一种成功,更代表着一种逆袭,逆袭的剧本,谁不喜欢?

于是《你好,李焕英》玩起了“黑马”梗:

贾玲为女导演中的“黑马”,张小斐为中年女演员中的“黑马”,沈腾为中年男演员中的“黑马”,电影更是为春节档“黑马”。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6)

这样一来,一部电影,四匹“黑马”,给足观众预期,有了好奇心,就保不齐大家都想走进电影院看一看。

02

“瞄准”受众

你以为贾玲在广撒网?不,她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

一部片子最核心的受众是谁?这个问题,甚至需要在影片杀青之前就开始思考。

因为只有“瞄准”这批最合适的人率先走进电影院,才有可能通过正向口碑放大电影质量的优势。

贾玲早就知道要“圈”谁,所以采取了两个策略:明星传播、节目“严选”。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7)

明星传播

大家注意到没有,无论是电影上映前还是后,社交平台不断有贾玲的明星好友在为其加油打气和宣传,仿佛整个娱乐圈都在看《你好,李焕英》(此处举例部分):

导演类:大鹏、包贝尔

演员类:白敬亭、小岳岳、杨迪

主播类:罗永浩、薇娅

偶像类:华晨宇、刘维、时代少年团

妈妈类:傅首尔

这波好友看似很随机,但以上每个个体都有足够的粉丝群,且粉丝属性是不一样的,有中年的、青年的、当孩子妈的、还是孩子的、爱看直播的、爱消费的……几乎覆盖了所有70-90后人群。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8)

贾玲以一己之力肯定不够,所以巧妙地“借人宣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节目“严选”

电影上映前,哪些节目为《你好,李焕英》做了宣传?

马东的《奇葩说》,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北京卫视春晚…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9)

单从这几个节目就能看出:贾玲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精准定位”投放的,这几个节目要么是大受追捧,要么黄金时段,要么流量爆棚,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综艺的受众大部分是80、90后,和贾玲电影的受众群不谋而合。

正所谓:节目不在于上得多,而在于上得精。

03

品牌借力

你以为没人看好贾玲?不,她早就成了品牌”团宠”

随随便便一数,从宣传到现在,跟《你好,李焕英》做联名的品牌不下30个,联名周边产品有吃的、玩的、穿的、家居、针线包、护肤品……各种各样,无所不有,几乎全方位覆盖了我们的“吃喝玩乐用”。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0)

用句直白些的话说,贾玲真是“无孔不入”。

这些周边产品,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小需求,创意又实用,另一方面,有些小东西也满足了大家的审美需求。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1)

电影不是大年初一上映吗?

那好,贾玲把宣传都做进年货里去了,有的品牌在超市大摆《你好,李焕英》的物料以宣传自家产品,有的品牌直接在自家广告里插入《你好,李焕英》的背景画面,有的品牌甚至为《你好,李焕英》特意打造专属广告,这一来,贾玲真是让大家上街上网买个年货都时时刻刻“躲不过”她的电影。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2)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3)

有的受众不是喜欢打游戏吗?

那好,贾玲直接和游戏搞联名,《我的世界》就上线了和《你好,李焕英》的联动玩法,还原了电影的经典场景和主要角色,让大家在玩游戏时感受影片或幽默或温馨的情节。

和手游花与剑也做了联名,参加节目,贾玲还率领张小斐、许君聪等人组成战队,取名“你好李焕英”战队。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4)

你们不是喜欢网红吗?

那好,贾玲就搭线李雪琴,两人在荧幕前互相调侃制造热点,近些天又找上了疯产姐妹的“贝勒爷”邵宇轩,来了一波“网红”互动。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5)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6)

这360度的全方位联动,你还能不知道有部电影叫《你好,李焕英》?

04

口碑炼成记

你以为《你好,李焕英》人人叫好?不,这里面或许有“蝴蝶效应”

《你好,李焕英》的评分一直保持在8分以上,其实并不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前面说了,因为贾玲找对了受众群,所以很多走进影院的观众要么是对此类电影本身就有好感,要么就是产生了强烈共鸣,所以打出高分,应该是在意料之中。

而另一方面,媒体也做了不少贡献。

电影上映以后,引起了不少社会讨论,在此之中,就有很多行业媒体发起了电影相关的话题讨论:

比如:消防员背后的李焕英;这些孩子给警察母亲写了封信……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7)

“海军版你好李焕英”“妈妈也曾经是个花季少女”“新年第一张合照”“想对20岁的妈妈说”等多个话题也引发热烈讨论……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8)

这些举动,很快就成为了让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的助推器,大家会有一种心态:既然那么多人都说好,都在宣传,那肯定是真的值得看。

能够得到各方肯定,还是得益于《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传达的正确价值观,关于母爱,关于女性。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19)

不得不说,贾玲真的狠,至少在宣传上,有两把刷子。

这次春节以后,很多人把喜剧界的局势形容为“四足鼎立”:德云社、本山传媒、开心麻花、大碗娱乐,但单单从《你好,李焕英》的“黑马”身份,我们就能看出,大碗娱乐这个团队很不简单,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有勇有谋。

如今的时代,“酒香还怕巷子深”,就像张小斐,明明很优秀,但一直火不起来,说白了宣传、包装很重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作品质量很重要,但宣传“心机”也一样重要。

那句老话说的没错: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贾玲为了李焕英干什么去了(42亿票房绝非偶然)(20)

至此,你还觉得贾玲这次的成功有那么简单吗?

我是@宁小娱 ,和我一起给枯燥的生活加点料,聊聊娱乐圈的八卦趣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