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如律令手势怎么写(急急如律令怎么翻)(1)

今年的电影暑假档期,“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了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该片上映至今,票房已逼近43亿元,并于昨日超越了“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上升至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榜的第三位除骄人的票房成绩让人喜悦外,”哪吒“出品方更是官宣了影片将要在海外上映的消息:“踩上风火轮,去更远的远方......”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喜大普奔的消息传开之时,片中诸如“急急如律令”等一系列有着极强中国印记的台词怎么翻译成英文语句,在网上迅速成了网友们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

确实,这部影片里很多台词和梗,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观众可以轻松理解背后的含义,从而产生共鸣。但要让那些不知道哪吒的故事,甚至不懂汉语的外国人共情,英语字幕就显得尤其关键了。包括太乙真人传授给哪吒的“日月同生,千灵重元,天地无量乾坤圈,急急如律令”,还有申公豹的口吃和哪吒随口吟出的打油诗等等。

如果要在外国上映,那么这些台词要怎么翻译呢?

对此,万能的网友也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果然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比如“急急如律令”,原是汉代公文常用的结尾语词,意谓情势紧急,应依照像是推行法律命令一般火速办理,后来才发展成一种咒语如此溯源之后,网友们给出了自己的翻译建议:

一,快速快速biu--这属于搞怪拟声型,也是目前网友接受度最高的一个版本;

二,紧急法 - 这是直译型,意为“如律法一样紧急”,这个版本的意思最接近“急急如律令”的中文意思;

三,一切都在听我的话 - 这是咒语型,意为“天地万物听我号令”;

四,Jijirulvling--简单粗暴的拼音型,有网友表示“哈利·波特”的咒语都不给我们翻译,我们也给他们来个神秘的咒语,直接用拼音当字幕,“这才是文化输出的正确打开方式”,‘没准老外还会觉得它很酷’等评论不绝于耳。

如此热闹可以看出,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片的优秀代表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出海”这件事,承载了我们对传统文化怎么走出去的希望和期待。这种期待中,自然包括了文化输出所要面临的种种挑战:翻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虽然这是一部取材于神话的动画片,但其中涉及大量的历史,习俗,神话人物,歇后语......如何译出本来就来自于虚构的那些盖世神功,无敌招式,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有人因此认为,越是根植于传统的作品,越不容易跨文化传播。

这个结论当然是立不住脚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射雕英雄传”被翻译成英文版之后在海外的热销,那么,“射雕英雄传”是怎么做的呢?由于语言的鸿沟,金庸在英语国家不太知名,译者便花心思做了一些注明,比如在介绍主要人物出场时,说他就像英国作家托尔金名著“魔戒”中的巴金斯,“权力的游戏“中的雪诺等等,用西方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来为自己的人物找到感觉。正是这般巧妙的借力,为金庸笔下的“侠文化”与西方自”堂吉诃德“以来的“骑士文化”找到了连接,使之前销量并不被人看好的”射雕英雄传“,在欧美上市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火爆态势,上市三个月加印七次。

“射雕英雄传”英文版给“哪吒之魔童降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同时在笔者看来,我们也不妨真的向民间借一点智慧,借一点幽默。总之,对于这样一部不走寻常路的国漫,我们能想到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把每个字都翻译准确了,但看起来则趣味尽失,这便完全丧失了“出海”的意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