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多人不怪”,但教师节的礼可不好收。

9月9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某小学一名老师在社交媒体晒节日礼物,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争议。

据报道,网名为“美丽裙子”的女老师发布朋友圈,说她收到的礼物为一束鲜花、一盒月饼及一箱饮料,配的文案是“当老师的好处就是处处都被偏爱着,非常感谢王xx妈妈送来的教师节礼物,您真有心。”对此,有网友认为老师的炫耀行为不妥,也有人认为学生家长送老师鲜花无可厚非。

被老师送礼物怎么发朋友圈(收礼要慎重老师朋友圈)(1)

图片源自网络

9月10日,涉事女老师回应称图片和配文是她发布的,鲜花是她闺蜜送的,其他礼物是学校发的。

9月11日,河南周口郸城县教育体育局发布消息称,经核实,鲜花系学生家长赠送给郸城县宁平镇才英小学教师王某的教师节礼物,有关物品是学校发放的中秋节慰问品。已对涉事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责成其向学生家长退还鲜花等额费用。

对教师进行批评教育、要求退还鲜花等额费用,意味着“鲜花也不能收”,这给教师节教师收礼划下了新的红线

除了此事之外,还有一件关于给老师送礼的事情登上了热搜,要说今年也赶得巧,中秋节和教师节刚好在同一天,在广西某地,家委会提出,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给班里的三位老师送兰蔻化妆品礼盒,并要求家长们均摊费用,每位家长40.72元。

40.72元固然不多,但给老师送名牌化妆品礼盒,却让很多家长感到不适,一位家长在家里率先回应“我不参与”,家委会的倡议者却表示“鉴于您不愿意参加,就没必要一直在群里说我们打扰了,家委会在这里礼貌的请您退群”。

被老师送礼物怎么发朋友圈(收礼要慎重老师朋友圈)(2)

图片源自网络

对于家委会倡议者的回应,这位率先发言的家长感到很不理解,难道就因为意见不合,就必须退群吗?有了这位家长的带头,随后越来越多家长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实,大部分家长都不赞成花重金给老师买东西,买一些鲜花表示心意就好了。

得知该名家长的经历后,当地相关部门向全市家长发出呼吁,希望家长们自觉树立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形象,为孩子廉洁自律做好榜样;并建议大家以“一条祝福语、一声亲切问候、一次家校互动”等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崇敬感激之情;建议参与家长委员会廉洁建设,主动抵制请客送礼歪风邪气,义正言辞拒绝“变相行贿”违规行为。

作为老师,其实最想获得的是家长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而不是一些礼物,家长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老师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动力,与其购买昂贵的礼物,倒不如送老师们一些代表心意的手工品。

强调“绝对不收礼”,背后折射的是当前家校不平等地位所带来的家长焦虑。这也是一直以来送礼的“囚徒困境”,家长不愿意给教师送礼,但担心其他家长送、自己不送,会影响到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因此就不得不送。禁止一切形式的送礼,大家都不送了,也就消除这一“囚徒困境”,但并没有解决根源性问题。

根源性问题是,如何构建平等的家校关系,约束教师不能利用职权对学生进行差别化、歧视对待。构建平等的家校关系,关键在于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立能真正代表家长维护学生权利的家长委员会。

教师节不应该被“送礼和收礼”污名化。为了更好让教师节返璞归真,回归“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教师本心,需要政府、教师、家长等多方共同行动,严格规范送礼行为,不收礼、不送礼,才能令教师节风清气正。(单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