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话入声字读音与普通话、客家话读音比较(六、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中原官话入声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中原官话入声字(宋代官话入声字读音与普通话)

中原官话入声字

宋代官话入声字读音与普通话、客家话读音比较(六、七)

每个朝代都有官话,科举考试中诗词歌赋考的就是文字表达运用能力和官话读音的标准程度。宋朝官话文字读音标准是《礼部韵略》、明朝是《洪武正韵》、清朝是《配文诗韵》,民国以前拼读方法是用简单字拼读复杂字,民国时采用的是注音符号拼读汉字,解放后是根据注音符号改写的汉语拼音拼读汉字。

《礼部韵略》原书已经失传,只剩下《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收录入声韵:1屋、2沃、3烛、4觉、5质、6术、7栉、8勿、9迄、10月、11没、12曷、13未、14黠、15辖、16屑、17薛、18药、19铎、20陌、21麦、22昔、23锡、24职、25德、26缉、27合、28盍、29叶、30帖、31业、32洽、33狎、34乏,共三十四部韵。

所谓入声字,用国际音标来表述就是十二个单元音[i:]、[i],[ɔ:]、[ɔ],[u:.]、[u] ,[ə:]、[ə],[ɑ:]、[ʌ]、[e]、[æ]中的七个短单元音[i]、[ɔ]、[u]、[ə]、[ʌ]、[e]、[æ]的发音以及以其为韵母、多元韵母与声母拼读出来的发音。

由于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没有入声,为便于识读,下面各字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声母仍用汉语拼音。

六,术部

术,普通话读shù,即读国际音标韵母shu:,

术的宋代官话读音为【食律切】,这个音用音标比较难表达,与国际音标sui非常近似,专业人士用suit表述、反而使非专业人士难以识读,不采用。该部韵与质部通,故其韵为国际音标的i。

入选字,宋官话,普通话, 客家话

1,术, sui, shu:四声,sui二声;

2,述, sui, shu:四声,sui二声;

3,沭, sui, shu:四声,sui二声;

4,秫, sui, shu:四声,?;

5,恤, xi, xy四声, xi三声;

6,戌, xi, xy一声, xi一声;

7,卒, zui, zu二声, zui三声;

8,黜, cui, chu:四声,cui三声;

9,怵, cui, chu:四声,chu:四声;

10,律,li, ly四声, li一声;

11,率,li, ly四声, li一声;

12,聿,li, y四声, li四声;

13,橘,gi, jy二声, gi一声;

七栉

栉,普通话读zhì,即国际音标韵母zhi:四声,栉的宋代官话读【侧瑟切】,这个声母汉语拼音没有,是英语“老师”的尾音tʃ,该部韵仍为国际音标i,“栉”的宋代官话读音为国际音标tʃi。

入选字,宋官话,普通话,客家话

1,栉, tʃi, zhi:四声,zi四声;

2,瑟, si, sə:, si三声;

3,虱, xi, shi:, xi三声;

选择《礼部韵略》“术”部“栉”部十六个入声字,其韵为国际音标“i”,普通话剔除了入声,读音全部不同,同时也可以发行其中韵母变化规律;客家话保留了入声,故而读音几乎与宋代官话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