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

康拉德

康拉德1899年发表的杰作《黑暗的心》,于1902年结集出版,很快风靡世界,译本繁多,个人比较喜欢智量和王金铃的译本: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2)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3)

小说描述一位船长深入非洲腹地寻找库尔兹:一位传播欧洲文明却最终被荒野和人性的黑暗吞噬的象牙商人。

情节很简单,内涵却隐晦、丰富。

小时候感觉各种评论、分析隔靴搔痒,自己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这种奇特的阅读体验,类似加缪的《局外人》。

一百多年来,《黑暗的心》占据文化批评的暴风眼,心理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新马克思主义蜂拥而上,口水和误解纷至沓来。

女权主义批评家一口咬定《黑暗的心》宣扬男性霸权,对未知领域的野蛮征服象征着对女性身体和意志的征服。

《教父》(1972)及续集大获成功,捧得8项奥斯卡大奖,科波拉一夜暴富:以黑帮史诗而言,《教父》非常伟大,但科波拉志不在此,他想拍一部人类的史诗,根据《黑暗的心》改编的越战片《现代启示录》。

1973年反战浪潮席卷全球,美国从越南撤军。好莱坞不是公益事业,一听康拉德、越战,无不退避三舍。康拉德?你咋不拍康德呢?

作为康拉德的铁粉,科波拉倾家荡产、孤注一掷,自组电影公司,1976年2月进入菲律宾丛林。

拍一部经典有多难,或者说,反抗好莱坞有多难?

《黑暗之心:一个电影人的启示录》(1991)再现《现代启示录》(1979)的诞生过程: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4)

战乱、水灾、主演心脏病发作、影帝耍大牌、天文数字的开销、幸灾乐祸的媒体……

濒临绝境的科波拉不止一次地想要自杀: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5)

有时候,拍着拍着,飞行员突然接到命令要去打仗,科波拉欲哭无泪: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6)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7)

演员都是一时之选,马龙·白兰度更不用说: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8)

敢跟科波拉耍大牌的身价几何?拍三个星期,每星期一百万美元(当时是天价),定金一百万。

科波拉唯一的要求是你先看看原著。

看是不可能看的,永远也不可能看的。

再大牌的演员也得吃透原著,深刻地理解人物——

天才不需要,自身带电,给点颜色就叱咤风云: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9)

剧照

发行公司预支三百万,条件是票房达不到四千万,科波拉就得还钱。

反正老子都要破产了,管它那么多!

科波拉抵押了所有的地产、信誉。影片成本高达三千多万,好在票房1.5亿,斩获戛纳金棕榈大奖;另外,科波拉的红酒生意风生水起,避免了流浪街头的厄运:)

今年奥斯卡晚宴和官方派对用酒,即来自科波拉的酒庄: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0)

《时代》周刊认为《现代启示录》“抓住了被错误动机和外交政策引导的美国迷失一代民众内心中的疯狂状态”。评价不可谓不高,但仍然严重低估了作品的格局和意义,与《黑暗的心》的诸多评论一样,盲人摸象、雾里看花。

《现代启示录》究竟在启示什么?

片头上尉醉酒非常诡异,看着渗人: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1)

剧照

演绎传奇的方式也充满传奇:饰演上尉的马丁·辛酩酊大醉,估计错了距离,一拳打碎镜子,血溅当场,战争梦魇呼之欲出: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2)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3)

剧照

沿着湄公河搜寻、刺杀库尔兹上校,一路上险象环生、高潮迭起:

战争最可怕的不是血腥、残酷,而是它的“迷人”:肆无忌惮的放纵和发泄。

在瓦格纳《女武神》威风凛凛的乐曲声中,酷爱冲浪的比尔中校领队空袭,战争的性感化、游戏化和视听上的狂暴,散发着撒旦般的魔力: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4)

中校一方面视战争如儿戏,不知恐惧为何物,部下躲避炮火时总是傲然挺立: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5)

剧照

一方面又对战俘饱含同情,动用自己的直升机救助受伤儿童,象征现代文明的理性和非理性,以及杀戮与拯救的矛盾。

库尔兹嘲笑军队的伪善:“我们训练年轻人扔炸弹,却不准他们在飞机上写‘操’,因为这很下流。”

劳军女郎、猛虎、被丛林同化的法国贵族、石像充满隐喻,杀牛祭祀与砍杀库尔兹上校的画面交织在一起: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6)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7)

库尔兹的临终遗言“可怕”像原著一样包罗万象,震古铄今。

马龙·白兰度气场强大,完美地诠释了一位精忠报国、最终疯狂叛逆的悲剧性人物: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8)

不能简单地把《黑暗的心》归类于海洋小说、丛林小说或政治小说,文笔汪洋恣肆的康拉德,道尽文明发展、文化冲突的惨烈和环境、财富、权力对人性的腐蚀。

《现代启示录》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越战片、反战片,科波拉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

库尔兹的悲剧是尼采“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亦回以凝视”的影像化,启示人们反思文明、理性之限度,拯救之艰难,放浪不羁而又含蓄、慈悲,沉稳雄毅,格高千古。

一部耐读的经典(从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19)

大哲学家有多厉害?你不知道尼采不要紧,你的作品一定的思想深度,必然是“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亦回以凝视”的阐释和展开。

而艺术就是哲学最锋利的剃刀,呈现历史和人性最本质的部分:血、眼泪、恐惧和怜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