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可以一直追溯到东汉。有谚语说“十月一,冬至到家户户吃水饺”,可以见得,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大餐。冬至吃饺子,也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要吃饺子耳朵不会冻掉(冬至吃饺子耳朵不冻伤)(1)

相传在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长沙做过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到了现在,我们已经不用考吃饺子来保护耳朵了。

耳朵冻伤

冬至要吃饺子耳朵不会冻掉(冬至吃饺子耳朵不冻伤)(2)

冻伤是由于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耳朵由于长在头部两侧,周围没有头发的围绕,整个耳廓除了耳垂有脂肪组织可以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很薄的皮肤包着软骨,里面的血管非常细微,保温能力极差,所以耳朵很容易被冻伤。

冻伤的症状

冬至要吃饺子耳朵不会冻掉(冬至吃饺子耳朵不冻伤)(3)

常见的症状就是会肿,会发红,摸上去的皮肤还是冷冰冰的,有时候用手去按恢复血色都要好长一段时间,碰到冷水还会发痒,严重点的冻伤耳朵都会溃烂,还会流脓。有很多患者还会出现耳廓皮肤红肿,奇痒难忍、发热,总想用手去揉,逐渐感觉刺痛,有时皮肤发亮并出现水疱。严重时会因为耳部缺血严重而发生干性坏死,也就是我们说的“冻掉耳朵”。

预防措施涂抹防冻膏

冬至要吃饺子耳朵不会冻掉(冬至吃饺子耳朵不冻伤)(4)

在早晨出门前,涂抹上适量的防冻膏。防冻膏能够在耳朵上形成一层有效的保护层,有效的预防水分流失,阻挡寒冷对于耳部的伤害。

多搓揉耳朵

冬至要吃饺子耳朵不会冻掉(冬至吃饺子耳朵不冻伤)(5)

经常搓揉耳朵能够增加耳部血液的流量,从而增强耳部的保温作用,有效预防冻伤。

增加室外体育锻炼

冬至要吃饺子耳朵不会冻掉(冬至吃饺子耳朵不冻伤)(6)

适合的室外体育锻炼能使得人体适应寒冷的环境,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并且体育锻炼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

已经出现冻伤

冬至要吃饺子耳朵不会冻掉(冬至吃饺子耳朵不冻伤)(7)

如果已经出现冻伤,可以用软布时常揉搓患部,或用25℃温水浸之;或用鸡蛋皮适量煎汤,降到适宜温度后,反复洗,至冻伤处有湿感或僵木消失为止。有硬块者可用姜汁、辣椒频擦,使气血畅通。皮肤上有小疤时,可用蜂蜜70%、猪油30%混合成油膏外敷。

当然,在寒冷的冬季,别忘了给自己戴上耳套防寒,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了。冬季,照顾好自己,迎接美好的春天做足准备。

推荐阅读

关注jzE-tdta,回复数字10,查看10月份3篇热门阅读集结

1.《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2.《带您了解心梗》

3.《认识过敏性肠炎》

,